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法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成为用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的载体,也即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 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搏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的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
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C.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法家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
D.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

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B.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C.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甚至是丧失。
D.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年轻人写毛笔字少了,使用纸质少了。当前时代甚至即将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 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
B.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
C.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中国书法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可以说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书法史。
D.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青年书法家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
黄培昭
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
当然,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即便如这次取得了好成绩,但“水土不服”就会引发纪录片中校长那样的抵触情绪;如果把英国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显然也根本行不通。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
(摘自2015年08月21日《人民日报》)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显示,英国的那些学生在接受了“中式教育”后,各个科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B.由于中英两国教育的理念、思想、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尴尬。
C.英式教育虽然以玩乐为主,但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
D.英国教育者认为将学生置于“圈养”的框架下,会令他们束手束脚,进而难以独自对应未来的挑战。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英式教育是“快乐教育”,英国的一些中小学学生少有眉头紧锁、神经紧张的,总是笑意盈盈的。
B.中国的教育,很是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教育水平很高,中国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应试技能的把握上要优于英国学生。
C.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是成正比的,英式教育较为注重对孩童天生好奇心的唤醒。
D.英式教育绝不是完全式“放养”,它在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活动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施教原则,说明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B.作者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所以中小学应大力加强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用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
C.中英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是有差异的,但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存在适合和适应的问题。
D.中英教育应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但直接移植别国教育模式,显然也根本行不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无神论思想。从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考察中华传统文化,合理汲取其中的无神论思想,有助于我们今天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
中华文明具有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如果说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惊奇感”,希伯来文明起源于对上帝的“敬畏感”,那么,中华文明则起源于对人之为人心性丧失的“忧患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先贤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也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人生。
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说,中国古人思考的是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就是“道”来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培育人格。这一境界和状态,儒家谓之“至善”,道家谓之“上善”,佛家谓之“般若”。所以,“明心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共同的价值取向。儒家强调“存心养性”“止于至善”,道家强调“心斋坐忘”“性命双修”,佛家强调“即心即佛”“明心见性”。“心性之学”关乎“成圣”“成道”“成佛”,一句话,关乎“成人”的问题。诚如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中国天人之学中的“天”,涵义是多样的,主要有“神灵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诸说,它们的共同主张是天人合德。
神灵之天及其天(神)人合一论为周人所立。天(神)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表明天(神)人是相关的。也正是这一“相关性”“合德性”体现出周人的天(神)人之学的最终指向是人而不是神。周人的“天命论”的重心与其说是神,毋宁说是人。“天视之我民视,天听之我民听”是对这一思想的最好诠释。周人的这种天(神)人观具有原始的无神论倾向。
在儒家看来,“命运”代表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对人有一定制约作用的力量。对于这一存在,儒家提醒人们要给予充分尊重,乃至敬畏。我们可以将儒家这一“天命”思想看作对人可能出现的盲目自大行为的告诫。而在处理“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上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表明儒家从没放弃重人事的基本立场。
道家老庄的“天”“自然”等概念,表征着万物本来存在的状态。这一“天”(自然)是无为的存在,是没有意识和目的性的存在。这些观念都集中表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可见,道家独特的天人之学有着浓郁的无神论意味。道家的“自然为本”与儒家的“人事为本”一起成为中国无神论发展历史的两条主线。以荀子为代表建立的以现实的自然之天为基础的天人之学,更是直接而明快地承认“自然之天”的物质性、客观性以及自然性。
从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考察中华传统文化之后,我们还应对无神论彰显的究竟是一种什么精神加以挖掘。主张“无神”,其实是对“人”这一主体而言的。“无神”的主张所要肯定的首先是“人”。因此,无神论的精神首先就表现在伸张“人”的精神和价值或者说人的主体价值。而人的主体性又是通过一些具体方面展现的,主要是有为精神、创造精神与自由精神。这些精神,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应得到肯定和颂扬。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7月8日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先贤最关注的不是自然、天国以及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人生。
B.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虽然其中“天”的涵义是多样的,但天人合德是其共同的主张。
C.周人的天(神)人观具有原始的无神论倾向,因此周人的天(神)人之学的最终指向是人而不是神。
D.以荀子为代表建立的以现实的自然之天为基础的天人之学,承认“自然之天”的物质性、客观性以及自然性。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性命双修”、佛家的“明心见性”虽然强调各不相同,但它们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儒家在处理“天命”与“人事”关系上的主张,它说明儒家没放弃重视人事的基本立场。
C.道家老庄的“天”(自然)等概念是无为的存在,是没有意识和目的性的存在,有着浓郁的无神论意味。
D.“无神”的主张是对“人”这一主体而言的,它首先肯定的是“人”。因此,伸张“人”的主体价值是无神论的精神首要表现。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无神论文化,合理汲取有助于我们今天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
B.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视为对人之为人心性丧失的“忧患感”,中华文明具有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C.儒家的“至善”、道家的“上善”、佛家的“般若”是它们各自“思以其道易天下”所追求的境界和状态。
D.儒家的“天命”思想可以看作是对人可能出现的盲目自大行为的告诫,对于“天命”儒家认为要给予充分尊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源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不必过分担心微博“口水化”
喻国明
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微博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
当“你‘织围脖’了吗?”成为人们的问候语时,你就不难发现微博正以迅猛的势头,颠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然而,微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争议,比如有人称缺乏意义的无用信息和情绪发泄在微博上时有出现,于是人们有了微博正在被“口水化”、变成“泄愤地”的担忧。那么,微博会不会被“口水淹没”呢?
其实,正如人具有多面性一样,微博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的特性是复杂而多面的,而“口水化”只是一个比较随意的说法,并未揭示微博特质的全部,更不是微博这种新兴媒体的本质。大家可能看到一些社会名人借微博论战,其中有激烈的言论。但这不是微博的本质所必然导致的。同其他许多网络媒体一样,微博也是网络人格化的一种表现,其表现出来的状态,更多是由使用的人的性格所决定的。
但是,微博的这些特性,不仅不会阻碍和扭曲人们的交流,反而会起到正面的推动效果。首先,它的传播是即时便捷的。其次,它对字数的限制,使得人们的网络表达必须简洁,在有限的篇幅里言之有物。能不能在140个字里把话说清楚,这对人们的表达习惯提出了新要求。字数的限制并不会导致“言难尽意”,因为微博沟通是即时互动的,一条微博表达不清楚,可以多发几条来表达。
相比其他的网络工具和传统媒体,微博具有自己的独特气质。比如说QQ等社交网络以“人际关系”为重点,多数是用于熟人之间的沟通;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则以“内容”为重点,最注重“说什么”。而目前中国的微博则是既以“内容”为中心,同时也辅之以“关系”为架构。在微博上,我们既可以和朋友交流沟通,还可以靠有趣的话题来吸引大量的陌生“粉丝”。只要话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普通网友也会拥有众多“粉丝”,反之,名人微博的话题如果毫无新意,也会遭遇门庭冷落。
因此,说微博仅仅是“名人堂”或者“口水化”都不是很恰当的。我们对微博的发展趋势,要有包容平和的态度。在微博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上,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它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其实,无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无论是互联网上的所谓虚拟空间,还是现实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大规则都是不能违背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27日)
下列各项,不属于“不必过分担心微博‘口水化’”依据的一项是(  )

A.微博中的激烈言论是由使用人的性格决定的,而非这种媒体本身。
B.微博的特性促进了即时互动的沟通,对人们的交流起到正面作用。
C.任何媒体都不可能毫无约束,更不能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大规则。
D.可以用多条微博表达观点,所以字数限制不会导致“言难尽意”。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正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B.微博的字数限制会让使用者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话说清楚,言之有物。
C.微博的复杂而多面,恰恰是微博使用者多面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D.由于微博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的信息和过激言论,其发展受到争议。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微博会以其传播即时便捷的优势推动人们的交流。
B.社交网络重“人际关系”,传统媒体重“内容”,而目前中国微博则在重内容的前提下兼有两种特点。
C.我们要以包容平和的态度对待微博的发展,微博不是名人堂,也不可能被“口水化”。
D.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网友,在微博上要吸引众多的“粉丝”,发起的话题都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
张再林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的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体贴。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为一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不是像西人那样,把其看作是异己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而是把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故在古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的“天象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都会同体感通地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中国的“人我不二”的伦理观、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乃至中国的“神美同义”的宗教观。舍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古人的“无之不体”的人生境界和追求。乃至于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腹心”喻朋友,用“同胞”喻众生,用“父母”喻天地,乃至其使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整个宇宙都成为我自身生命机体的生动的隐喻和象征。当然,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同等的重要性。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了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近取诸身”“反求诸身”的文化,一旦舍弃了这种“身体”,中国文化中的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选自《民办教育研究》)
下列选项与文中“体贴”的概念不一致的一项的是

A.用“手足”喻兄弟,用“父母”喻天地。
B.中医的“望、闻、问、切”。
C.《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D.借助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因为中国的医患双方构成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医疗法能在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是指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C.“礼”也可以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一种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是中国古人“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D.中国古人把“体贴”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以来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就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B.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多强调的不是认知,而是身体践履,是一种生命体验。因此也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
C.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人我不二”“天人合一”等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
D.要想走进中国文化的大门,真正明白中国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领会中国文化中的“身体语言”的内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文后小题.
原始文艺的产生离不开原始人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在那个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不得不为抵御和战胜自然而把获得生存的劳动当作第一需要,由此派生出来的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欲望,乃至早期的雕刻、绘画、歌舞等文艺活动,不但须臾离不开劳动生活,而且还与实际的劳动融为一体。原始文艺对劳动的这种从属关系,反映了人类在还不能真正支配自然的历史条件下,造成了原始文艺具有物质功利的普遍特质。包括神话在内的史前艺术,虽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初始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但这种想象和情感体验始终以对实际生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为目的,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观照与创造的性质。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远古时代岩画和其他艺术遗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那些艺术品都是以当时人类的劳动活动或生产对象为基本内容的,所反映的范围及表现形式,也是受当时生产方式及工具制造的水平所制约的。
随着人类从野蛮人向文明人的漫长的历史演化,特别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史前艺术在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终于过渡到真正的艺术的时代。人化自然的劳动既改造了自然界,又改造和发展了人本身,使人获得了物质机能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形成和丰富;从而使人的需要由生理的走向心理的,由个人的走向社会的,由实用功利的走向精神的、审美的;同时,也使人的本质力量从单纯的物质创造力发展成为包括审美创造力在内的具有复合结构的实践主体。于是,人的精神世界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终于从混沌的物质世界中分离出来;建立在审美观照基础上的想象和美感也开始获得了审美的属性;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形态的文艺活动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地位。总之,以审美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就是在以功利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
在这里,人们还认识到了生产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所达到的程度,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文艺起源及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具体说来,工具及技术对文艺发生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其直接的作用,表现在史前艺术如雕刻、绘画和制陶、器乐的制作等,都是以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为直接前提的。
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对文艺发生的间接作用,则是它对人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想象能力的影响。即使像近代以来巫术说所主张的那样,最早的绘画是狩猎巫术的一种工具,而它在粗糙的岩壁上创造出了虚幻的空间,这个空间代表了人类的创造,它有着真实的自然空间所没有的特殊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每一幅岩画都是在以非语言的语言去解释自然并控制自然。同时,岩画一经画成,它就是一种体现人类艺术想象力的“虚构世界”。随着人类艺术感觉能力的不断丰富和展开,文艺便从隶属于劳动的实用功利性质逐渐走向独立的审美创造的质。
(摘编自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始文艺具有的物质功利特质”的一项是(   )

A.史前艺术中的神话,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初始的想象和情感体验,始终以对实际生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为目的。
B.远古时代的岩画,反映的范围及表现形式受当时生产方式及工具制造水平制约,基本内容是当时人类的劳动活动或生产对象。
C.史前艺术如雕刻、绘画和制陶、器乐的制作,都是以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为直接前提的,艺术只是在此前提下产生的从属价值。
D.最早的绘画,在粗糙的岩壁上创造出了虚幻的空间,这个空间代表了人类的创造,它有着真实的自然空间所没有的特殊地位。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远古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还不能真正地支配自然,致使原始文艺从属于劳动,这样就使得原始文艺具有物质功利的普遍特质。
B.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改造和发展了人本身,使人得到了发展和丰富:使人的需要由具体走向抽象,使人的本质力量由单纯走向丰富。
C.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使人的精神世界从物质世界中分离出来,使想象和美感获得了审美的属性,使文艺活动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地位。
D.人类艺术感觉能力的不断丰富和展开,为以审美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在以功利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把获得生存的劳动当作第一需要,所以早期的文艺活动成为人类抵御和战胜自然的必要手段。
B.史前艺术始终把反映实际生产活动作为目的,追求的是实用功利性,这种情况下的史前艺术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观照和创造的性质。
C.人类不断地从野蛮人向文明人演化,劳动范围不断地扩展,生产技术不断地进步,在这同时,史前艺术完成了向真正的艺术时代的过渡。
D.生产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有力地推动了文艺的产生和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生化机器人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具有极其任何生物体的各种优势。可分为两类,一是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人,二是具有人类肉身的机器人。按意识分,前者算是人类,后者算是机器;按生物组织分,前者算是机器,后者算是人类。
结合人脑和机器人身体的生化机器人,我们称为“人脑机器人”,很可能是人类未来的终极形态。这是因为人脑机器人兼具机器和人类的优点:对信息的储存和处理速度比人类快得多,在社会交往上比机器人聪明得多。具有人脑特质的机器人恐怕要在遥远的未来才能诞生。要让人类拥有机器肢体,首先得让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和植入身体的电子设备“正常对话”。
科学家希望能控制神经细胞和电脑芯片的信息交流过程。他们目前的研究目标是把2个或2个以上的神经细胞用生物学的方法连接起来,使其可以互相交流信息。远大目标是将多个细胞联接在一起,做成一个类似电脑上的转换电路,这样就可以将为电子设备和人体结合起来,制造出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人,或者是具有机器身体的机器人。
他们还在研究一种机器大脑、人类身体的机器生化机器人,称之为“肉身机器人”。它只是包裹了一层仿真的人造皮肤,皮肤下面完全是电子设备,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相对完善的肉身机器人,真正的肉身机器人全身都和真人一样,皮肤具有人类的触感和温度,体腔内完全是人类的内脏。它除了头部的一块电脑芯片,其他地方都是利用基因技术制造的人体器官,全身布满了神经系统,其行动是由头部的芯片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的。它还将具有人类的思维能力,能够与人类通过对话交流思想、接受并理解人们的命令。
随着生化机器人技术的成熟,未来的人类社会将会变得复杂而有趣:长得像机器人的可能是人,而长得像人的可能是机器人。人脑机器人将可能使人类的终极形态,而肉身机器人将可能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之一。人脑机器人和肉身机器人究竟是人还是机器?到了生化机器人时代,人和机器人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那时的法律和道德都将与现在有很大区别,也许会让机器人享有和人类平等的权利。
人脑机器人技术的更大用途是为人类的健康造福。如果有人身患残疾,就可以安装一个相应的机器器官。有了生化机器人技术后,机器器官和人类大脑能够正常“对话”,让身体的免疫系统接受外来的器官,不产生排斥反应。
人类死亡时,大脑中的大部分细胞往往还是活的,如果把这些细胞移植到机器人体内,制造出一个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人,人类就有实现永生的梦想。
人类制造肉身机器人不仅仅是为了让机器人可以成为自己的好伙伴,更重要的是让机器人更好的为自己服务。                                                                  (摘自《百科知识》)
下列关于“生物机器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化机器人是由微电子和生物体构成的,集机器人和生物体的各种优势于一身,它的出现,将使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荡然无存。
B.真正的肉身机器人除了头部是一块芯片外,它的里里外外都是利用基因技术制造而成的,而且全身上下都布满了神经系统。
C.结合人脑和机器人身体的人脑机器人尽管在生物组织上是机器,但从意识上而言则算是人类,很可能是人类未来的终极形态。
D.生化机器人的出现,必然会冲击现有法律和伦理道德,机器人将可能赢得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权利,和人类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之所以无法与植入人身体的电子设备“正常对话”,是因为人类大脑对电子设备存在排斥反应。
B.生化机器人技术旨在造福人类,人脑机器人研制是出于延长人类寿命的需要,肉身机器人则处于服务人类的需要。
C.生化机器人具有很多优点,人脑机器人有人类的大脑和机器的身体,肉身机器人则有机器人的大脑和人类的肉身。
D.生化机器人的研制目标是实现神经细胞和电脑芯片的信息交流,使微电子设备和人体结合并且不产生排斥反应。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来世界的人类将拥有同机器人一样强壮的身体,机器人也将拥有同人类一样聪明的大脑,到时人类也将不再为疾病和死亡忧心。
B.生化机器人技术可以让人类的身体能够接受外来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也将能够轻松自如地控制那些植入身体内的电子设备。
C.对心脏停止了跳动但大脑细胞仍然活着的人,如果运用生化机器人技术,将其大脑移植到机器人的体内,那么人就可以起死回生。
D.生化机器人曾经只出现科幻小说中,但是随着机器人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化机器人的诞生将不再只是人们的科学幻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
张田勘
所谓的“世界末日”——地球会彻底毁灭,这并非完全源于玛雅预言,而是综合了古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和宗教传说而产生的。墨西哥碑铭专家欧布莱孔·克莱林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而且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是:人们将经历187.2万个日子来到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神将从天而降。就连现代玛雅人、危地马拉的玛雅长老皮克顿也表示,他们所说的2012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以2012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都触目惊心。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的诱因: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该种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末日种子库”,只不过是人类因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份”做法。真正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即使是没有核战争,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世界末日”的威胁之中。
所以,“世界末日”并非只是个“传说”,但锁紧“世界末日”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下列各项中,“世界末日”的内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B.墨西哥碑铭专家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
C.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D.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下列各项中,属于“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原因的一项是(    )

A.目前金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B.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
C.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其中一次鼠疫的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
D.2012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这虽不能阻止却能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
B.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因为电影《2012》的宣传、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的发生、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等,仍让人觉得“世界末日”犹存。
C.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但古今的玛雅人确实都说过“2012年”将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或者神将从天而降,或者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觉醒、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D.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因为无论是核电站发生事故,还是核电站产生的至今无法妥善处理的那些乏燃料,都将成为巨大的危险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富裕型结构过渡。消费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消费标识功能正在逐渐增强。在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等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比例在下降,科教文卫等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不断升高,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越来越呈现出现代社会消费结构的特征。
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消费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层级性,即不同阶层在消费上体现不同的需求。在较低阶层的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仍是这些阶层消费的主要目的,主要的消费支出仍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面;而在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消费支出更多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对这些阶层来说,消费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休闲式消费、社交式消费、身份性消费、炫耀式消费是他们消费的主要方向,消费更多的是与自我身份表达、社会认同联系起来。
③大环境为人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很多机会,富裕之后的人们有了社会流动的欲望和可能,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囿于政策体制的局限,一生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如今,人们的流动欲望被激活,社会流动呈现出常态化,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向异质多元的现代型社会结构发展,逐渐从封闭、僵化、凝固的社会阶层结构向开放、流动、分化、重组的社会阶层结构转变,具体表现在:各种新兴阶层、边缘阶层逐渐涌现,阶层之间分化速度加剧,不同阶层之间在不断地分化重组,阶层位序在重新排列,中间阶层的比例在迅速扩大,中下阶层的规模在逐渐缩小,现代型社会结构在不断分化与融合的彼此推进中日趋形成。
④传统的家庭结构经历着巨大的变迁,原有的纵向型、谱系型的大家族式的结构正在缩 小,家庭规模正在向小型化发展。新的家庭结构类型不断出现,在城市出现了诸如丁克家庭、空巢家庭、单身家庭等;在农村,隔代家庭比例迅速上升,漂泊家庭和分离的核心家庭比例增加。此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出现平等化趋势,父权制、宗法家长制的情况正在大大改变。与之相伴,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空巢家庭养老问题,农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传统家庭观念、亲情感的日趋淡薄。在社会日趋多元、异质化日增的今天,我国的家庭结构如何顺应社会结构发展的趋势,使家庭结构的调整与现代社会结构的发展相契合,理应成为今后政策制定时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⑤丰衣足食之后,社会结构的变化还会表现在民主意识的增强对政治结构的改善提出新要求,对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提出新要求,对社会管理格局中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大众参与提出新要求,对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新要求,对人际交往结构提出新要求,等等。
(选自谢志强《中国社会结构变动趋势应对》,有删改)
下列关于“社会结构”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消费的功能更加多样化,科教文卫等消费支出比例不断攀升。
B.在较低阶层的消费 结构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面。
C.阶层结构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社会流动欲望被激活,社会流动呈现出常态化,趋向异质多元。
D.在现代型社会结构形成过程中,我国的家庭结构顺应社会结构发展的趋势,家庭结构的调整与现代社会结构发展相契合。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层级化,总体上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过渡,消费标识功能正在逐渐增强。
B.家庭结构由传统的大家族式结构向小型化家庭结构转变,带来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问题。
C.丰衣足食后,社会结构的变化会在民主意识的增强方面提出新要求,这正是社会结构变化的目标。
D.社会阶层结构融合与分离之时,中间阶层的比例在迅速扩大,中下阶层的规模在逐渐缩小。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阶层在消费上体现不同的需求,在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更集中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B.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人们自由流动更加频繁,各种新兴阶层、边缘阶层逐渐涌现。
C.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农村隔代家庭、丁克家庭比例增加,这给农村发展带来了重大难题。
D.社会阶层从温饱型消费向丰衣足食后的发展型消费转变后,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必须作出切实的回应和变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中述及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并说:成都华阴两县,被驱掠80人,其中有杂剧丈夫两人。这是杂剧名称见于记载之始。南诏进攻成都,在唐文宗太和三年,其时已是唐代晚期。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应是在成都演奏的伎工,则杂剧之兴当在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在宋代。
北宋开封习于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词中有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也就不能不受影响。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继续发展杂剧。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官本杂剧段数》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朝陈时的旧音流传久远,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波及。因此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以避免受到陈时旧音的影响,因而会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这一点前人似未多所道及。
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流行于中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到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高峰。杂剧名家辈出,不断汇集于大都,极一时之盛。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载。
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因此杂剧虽由开封传来,却难免带有北方的音调。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合于南人口味。这样柔缓婉转的声调,自然和北方的遒劲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融合。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未逸出杂剧的范畴。
元明之际有了传奇。传奇也属于杂剧,但它虽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一,主唱却只有一个人。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早期传奇的作家就已不少,高明就是其中一位。高明于元时已有文名,明太祖很推许其书,他的《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传奇仍在旧都继续传播演出,似未稍止。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南京也应该不会无人演出。传奇以南曲为主,也参用了一些北曲,因而也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
明清之际改朝换代,而传奇并未因此而产生差异。传奇的盛行时期大致是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清康熙时,洪昇撰《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齐名,当时有“南洪北孔”之称。《长生殿》曾在北京演出,据说轰动一时,这样的演出固然是由于洪昇的文名震世,但也显示出都城中人对传奇的爱好。
(摘编自史念海《古代音乐戏曲杂耍与古都文化》)
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杂剧的名称最早见于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根据其中有关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的记载,可以推知早在晚唐之前杂剧就已出现。
B.杂剧盛行于宋代。宋室南渡之后,杂剧在临安继续发展,从周密所撰《武林旧事》中所记的官本杂剧段数之多可以看出杂剧在当时的兴盛。
C.在金、元的倡导之下,杂剧至元代更有显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随着朝代更迭,杂剧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元大都,名家汇集于此,一时盛况空前。
D.杂剧发展到元明之际,出现了传奇。传奇出于杂剧,是对杂剧的进一步发展。杂剧有折数、出场人物和主唱人数的限制,而传奇在这几方面则没有限制。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临安的杂剧在保持当年开封正声的同时,又不能不受到南朝陈时旧音的影响,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这一点以前似乎很少有人论及。
B.据说,北曲在音乐上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南曲在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两者风格迥异,不能互相融合。
C.高、明和汤显祖都是明朝著名的传奇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出过,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也应该会在南京演出。
D.传奇并没有因为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而衰落,其盛行期大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都是清传奇的代表作品。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周密《武林旧事》和钟嗣成《录鬼簿》中对不同时期杂剧盛况的记载,为后人研究杂剧发展史提供了依据。
B.从发展史来看,杂剧常常在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繁荣的都城盛行,宋代的开封、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南京等都曾是杂剧的繁盛地区。
C.传奇以南曲为主,最初主要在南方流传,后来参用了一些北曲,也逐渐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并为京城中人所喜爱。
D.从文中看,统治者的倡导,民众的喜好,不同地域的风气,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等都对杂剧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重大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石榴有助延缓关节炎病人软骨退化
美国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一项研究表明,石榴提取液能阻止导致骨关节炎的元凶——酶的生成。
研究人员用石榴提取液对白细胞介素IL-lb进行干扰。IL-1 b是一种导炎症蛋白分子,是导致骨关节炎病人软骨退化的元凶。据美国国家健康协会资料显示,美国现有2000万名骨关节炎患者,而目前的治疗手段对延缓关节的坏死和病情的恶化都非常有限。
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医学教授哈奇博士说:“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医学界纷纷开始研发和鉴定抑制骨关节炎的新试剂,现在治疗手段不能根治关节炎,至少也得想尽一切方法抑制它。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疾病,患关节炎的病人是最倾向于寻求草药和传统疗法的群体之一。但是,这些植物提取液与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究竟如何,尚有待科学的评估。事实上,有的草药疗法甚至会干扰目前的治疗。”
哈奇博士补充说:“为了限制病情的恶化,在患病或治疗的初期,应慎用补充剂和草药。”
水果、植物的叶子以及蔬菜中的草本类黄碱素因对许多疾病有保健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石榴中就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和消炎成分,对许多不同的病症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的研究首次指出,石榴提取液有助于延缓人类软骨的退化。哈奇博士指出:“石榴的药用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患癌症的动物进行的试验中我们看到,服用石榴提取液可以起到抗癌的作用。而对人类和老鼠的研究也表明,石榴提取液还可能产生一种潜在的医疗和化学防癌的作用,对心血管失调起到辅助的疗效。”这种原产于波斯的水果中所蕴含的抗氧化剂成分不但没有任何的毒素,而且可以迅速地被人体所吸收,这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之喜。
研究人员将人体软骨中受骨关节炎感染的组织放在一个特制的玻璃器皿里,然后再往里注入石榴提取液,结果发现除了上述的抗氧化剂和消炎成分外,石榴提取液还对软骨有保护作用。IL-lb蛋白分子会导致包括矩阵金属蛋白酶< MMP)在内的活性分子的过分繁殖。这种蛋白酶对组织的改造非常重要,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当患有骨关节炎病人体内蛋白酶生成过多时,病人的软骨就会退化,从而导致关节的损坏。
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的研究指出,石榴提取液可以抵制MMP在人体软骨细胞中的过分繁殖。“也就是说,饮用石榴提取液可以帮助抑制骨关节炎病人软骨的退化,从而使软骨免受IL-1b的影响。”哈奇博士说。
人体的关节究竟能够吸收多少石榴提取液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将来,科学家们还将继续运用动物进行骨关节炎的研究,来求证石榴提取液是否能对软骨起到修复的作用,同时也要看看它是否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选自《知识窗》2006年第1期)
从原文看,下列对白细胞介素IL-1b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导致关节炎的酶。
B.是一种导炎症蛋白分子,可导致骨关节炎病人软骨退化。
C.会导致一些活性分子的过分繁殖。
D.石榴提取液可保护软骨不受因IL-1b使MMP过分繁殖而导致的损害。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服用石榴提取液就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医疗和化学防癌剂的作用,对心血管病会有一定的疗效。
B.石榴中所含的抗氧化剂成分没有任何毒素,而且具有消炎作用。
C.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人类与老鼠的研究中表明,服用石榴提取液可以起到抗癌作用。
D.一些植物提取液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还不清楚,人们应慎用补充剂和草药。

根据原文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人类对服用石榴提取液的广泛运用,对关节炎的治疗将可以彻底解决。
B.服用石榴提取液可以迅速地被人体吸收,这对关节炎病人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
C.从对一些动物的实验来看,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依靠服用石榴提取液对所有的关节炎进行治疗。
D.服用石榴提取液可以抑制矩阵金属蛋白酶在人体软骨细胞中的过分繁殖,从而抑制关节炎病人软骨的退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品牌价值的塑造
在传统短缺经济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因为在人类大部分历史上,物质极其匮乏,人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一切同生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行业,都被扼杀和抑制。
现代科技从两个方面为人类打开了满足基本生存以外需要的道路。一个是矿物能源的利用,使人类的制造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是科学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进步,使人们在强大能源支持下,制造物品和物质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制造的低成本、快速性、灵活性和非人化。所谓非人化,即制造行业和制造过程中,大量工作已经摆脱对人类体力和技术的依赖。人类第一次,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着一个不需要体力生产的社会。在这个新的社会当中,物质生产远远超过了人的生理需要与消费能力。人类物质生产,可以超越简单的生存需要,而根据人类的多种需要进行。
这就导致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已经不再是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相反,推出能够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价值,并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的发展空间成为企业主要的使命。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发生在中国饮料需求市场上。中国最大的市场需要,也就是饮料的市场需求,实际上是为外国公司和品牌占领,他们能够占据这个需求,依靠的并不是产品质量,而是一种价值创造的技术。人们消费可口可乐,是满足了人们一种生理上的需要,但更加满足的是人们思想上和感觉上的一种需要。可口可乐,正如其广告所说,不是最好的饮料,而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用简单的物质产品,同这种挡不住的诱惑竞争,自然难以取胜。这充分地说明,创造市场需求,或者说竞争性的创作市场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已经从简单产品生产,转向成了包括创造生活方式在内的消费价值生产。在新的竞争体系下,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产品等武器,而是今天价值创造的武器。就像90年代海湾战争的核心武器是信息武器,而不再是传统武器一样。
(选自《21世纪》)
以下各项对“品牌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品牌价值是指并不单纯依靠产品质量,而是凭借能满足人们思想上和感觉上的一种需要,由著名产品的牌子创造的价值。
B.第三段提到的“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是指商品的质量标准,而“消费者”的需求标准与此恰恰相反。
C.物品制造的非人化是商品品牌价值产生的重要原因。
D.外国饮料品牌占领中国饮料需求市场所依靠的“价值创造的技术”是指外国公司塑造品牌价值的技术。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在新的竞争体系下,企业胜败的决定性因素,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产品等武器,而是今天价值创造的武器。
B.科学的进步和强大能源的支持,使人们制造物品和物质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制造的低成本、快速性、灵活性和非人化上。
C.“非人化”指制造行业和制造过程中,大量工作已经摆脱对人类体力和技术的依赖。
D.因为在历史上,人类物质匮乏,人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所以物质产品的生产,便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现代科技从两方面为人类打开了满足基本生存以外需要的道路,从而使人类物质生产可以超越简单的生存需要,导致了物质的产品不但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求,而且附加了其他价值,即品牌价值。
B.创造市场需求,或者说竞争性的创作市场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已经从简单产品生产,转向成了包括创造生活方式在内的消费价值生产。
C.可口可乐占领中国饮料市场,依靠的并不是它产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品牌价值。人们购买它是出于满足思想和感觉上的需要等非商品本身价值的原因。
D.生产商品的厂家不仅要提高商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塑造出知名的品牌,而后者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梅格与人格
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呢?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质索,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
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环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这就是梅花的陪衬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
《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式出现“岁寒三友”,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问得梅一枝》云:“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梅与竹,不仅为“友”,而且同属于“君”。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
(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有删改)
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高雅之士的身姿。
B.梅的“疏影瘦身”,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一种不屈精神。
C.疏影横斜的枝条,历经沧桑的苍皮是士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格力量的象征。
D.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
B.梅花色淡气清,表现高雅脱俗,文人学士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格相合。
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入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人格相合。
D.梅花“淡雅”,梅格“孤高”,竹子才是它的好朋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B.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
C.《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D.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将雪、露、松、竹放在一起写,让人感受到最清幽高雅的视觉享受,让梅更加高贵、幽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