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实用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创造奇迹的人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 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徐光宪便是这样一位致力于我国稀土科学研究事业的科学家。采用徐光宪院士科研成果生产的单一高纯稀土大量出口,让那些曾经无视中国“稀土大国”地位的国家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中国高纯度稀土使国际单一稀土价格下降了30%-40%!现在,中国生产的单一高纯度稀土已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一些长期霸占世界市场的稀土“垄断国”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停产,一股中国旋风在世界稀土市场上雄劲地刮了起来。徐光宪院士在这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冲击”!
徐光宪1920年生于浙江绍兴,1946年徐光宪考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一学期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导师竭力留他在哥大任讲师。就在这时,抗美援朝开始了,美国即将通过法案,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1951年,徐光宪携夫人高小霞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几经艰难终于回国,到北大任教。
几十年来,徐光宪始终把国家的需求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分离镨钕,纯度要求很高。徐光宪接下了这份任务。这已是徐光宪第四次改变研究方向了。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镨、钕都属于稀土元素。稀土元素一共有17种,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犹如孪生兄弟一样,要将它们一一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的分离又是难中之难。徐光宪顶住了各界的质疑,打出了一个接一个“漂亮仗”——他建立自主创新的串级萃取理论,推导出100 多个公式,并成功设计出了整套工艺流程,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他率先办起“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使新的理论和方法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稀土工业的竞争力……
徐光宪在量子化学、核燃料化学、配位化学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广泛积累资料,去粗取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他认为创新是科研的灵魂,但又不是高不
可攀的东西。各门学科表面上相差很远,但其内在规律和研究方法往往可以相互借鉴。把其他学科中的概念、方法移植到本学科中来,就是创新。
谈起自己的科学成就,徐光宪院士总是认真地说:“我的工作都是团队集体的工作,我只是其中的一名代表而已。他们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我最大的安慰和自豪。”几十年来,他不仅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生和硕士生,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北大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学生中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
近年来,他仍然密切关注新世纪的学科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和创新思维的论文和报告;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奔赴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和四川攀西冕宁矿区考察;他还先后多次为我国稀土资源的优化利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谈到我国的科技发展,徐院士充满信心:“我们中国人既有智慧,也很勤奋。今天上午的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不断创新,我们就可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被外国同行称为的“中国冲击”是说中国生产的单一高纯度稀土已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一股中国旋风在世界稀土市场上雄劲地刮了起来,占据了整个世界市场。
B.几十年来,徐光宪不仅自己做研究兢兢业业,而且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C.徐光宪作为科学家多次改变研究方向,“哪里需要哪里跑”,说明他总是委曲求全。
D.稀土元素种类繁多,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要将它们都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的分离又是难中之难。

E.徐光宪在他的论文中常常很谦虚地夸耀年轻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年轻人在科学领域的优秀表现使徐光宪感到安慰和自豪。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文章体现了徐光宪的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伟大的科学家首先是一位爱国者。徐光宪院士有哪些爱国情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陶大镛:勤力端方写人生
北京安贞医院一间四壁洁白的病房里,陶大镛先生静静地躺在床上。清癯的面容,在睡梦中仍是凝神思考的模样。
儿子陶晓永来了。老人醒来,用目光发出无声的指令。于是,陶晓永俯在父亲耳边,讲起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新演变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老人凝神听着,浑浊的眼里渐渐有了神采。
这就是他充电的方式。于他而言,人生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片刻不能虚度。
(一)
1918年3月,陶大镛出生于上海,父亲是商务印书馆的排字工人。他家境贫困,又生逢战乱,但幸有机会接触书本,终于通过刻苦自学于1936年考取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1942年,大学毕业不久的陶大镛因战乱流落广东,结识了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王亚南。被王亚南破格提拔为讲师。1945年,27岁的他即升任教授,人称“老教授里的少壮派”。1946年,陶大镛赴英国研修,迷上了马克思和《资本论》。两年多时间,撰写了《战后资本主义》等著作,为即将解放的新中国选择经济道路提供了参考。而他最主要的学术贡献——世界经济研究,也在这一时期悄然滥觞。
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版的《世界经济讲话》《世界经济与独占资本主义》,是我国最早的世界经济专著,直接促成了这一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建立。他的研究方法与理念,一直影响至今。
(二)
1957年,席卷而来的“反右”风潮使许多知识分子蒙受苦难。39岁的陶大镛被扣上了“右派”帽子。他被撤消职务、监督改造、受尽磨难,一蹉跎就是20余年。
然而,陶大镛以超乎想象的坚韧挺了过来。他在“牛棚”里偷偷写下了上百万字的书稿。他的耳畔似乎回响着马克思推崇的句子——“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坚强来自内心的信念,他曾多次对我们讲,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求不会因为人生际遇而动摇,因为这是他披沙拣金寻得的真理。”陶大镛的弟子、北师大赵春明教授说。
(三)
1957年,陶大镛在一次会议上发出呼吁:“早春寒意消,园丁快育苗”,而这句话正是他半生倾情教育事业的写照。
19 54年,北师大成立不久的政治教育系,急需一个学贯中西而又富有声望的学术带头人,留洋归来的陶大镛自然成了不二人选。1979年,北师大组建政治经济学系、哲学系和马列主义研究所。陶大镛接受了任务,建起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第一个经济系,这对于我国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完善意义深远。
对博士生严把质量关,决不批量化生产,这是陶大镛育人的一大特点。严格的学术训练,使他培养的每位博士生都成了学术中坚。
(四)
在夫人牛平青眼中,陶大镛是一个为事业完全忘我的人,勤奋是他最大的特点。
“在伦敦的时候,他经常去大英图书馆,一块三明治一壶水就是午餐。在马克思常坐的那排书架前,他似乎能够汲取到特别丰富的养分。”牛平青回忆。
“正人君子陶大镛”,这是学界对陶先生的一致评价。“你可以不同意陶先生的观点,但你不能不佩服他的人格。他始终如一,从无虚伪。”李翀感慨。
端方、刚正、敢于直言,牛平青说,先生始终摆脱不了有些天真的“书生意气”,而这种真性情更滋养了他内心的善良。就在住院不久后的一天,先生谈及中国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竟至老泪纵横。
病床上的陶大镛,依然有心愿未竟。在病魔摧垮身体之前,他正在构思几件事情:写一部《大时代小故事》,浓缩经风历雨的人生智慧;创办《太平洋导报》,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的需求……他的心,因为这些愿望而始终热烈。
相关链接:
①牛平青:“文革”时,我们被赶到12楼的一间小房子里,我们俩在风雨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夫妻间的理解和信任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最重要的力量。
②记得有一次,我去看望先生,他躺在病床上跟我谈了一个多小时,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农村发展、教师工资、弱势群体、世界经济学科建设等,而对自己的病情和痛苦却只字不提,尽管当时他说话要借助人工喉,很费力,说不了几句话就要停下来歇一会儿。我知道,这是先生这一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质,对自己的事情可以置之度外,但对国家、民族、民众的命运和前途却常系于心。
(赖德胜《怀念陶大镛先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陶大镛出身贫寒,勤奋好学,通过自学考上大学,他之所以能够取得经济学研究的成就主要是拜伯乐王亚南所赐。
B.陶大镛在英国留学期间专攻世界经济研究,撰写了《战后资本主义》等著作,为新中国选择经济道路提供了参考,并促成这一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建立。
C.“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在蒙难的20年里,陶大镛常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以非凡的毅力偷偷写下了上百万字的书稿。
D.陶大镛教学生涯主要是在北师大,他创建了政治教育系,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建起了全国第一个经济系,从而完善了我国师范院校学科建设体系。

E.陶大镛即使在晚年重病期间,也从没有停下对国家、民族、百姓以及对学术的关心,而置自己的病情和痛苦于度外,这就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境界。
(2)这篇人物通讯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陶大镛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请简要归纳。
(4)成就人生需要怎样的条件?请结合这篇通讯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朱清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丁西林:君子不器
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又是出色的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8部独幕剧、9部多幕剧,其独幕剧的创作堪称典范。他出现在中国现代喜剧的肇始期,初试戏剧之笔,就表现出了一种艺术上的成熟,显出“凤毛麟角一般的可贵”。
丁西林191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1914年负笈英国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191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由英国学成归国后,受聘入北京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学教授兼理预科主任。后多次被选为物理系主任。他任物理系主任期间,极力延聘优秀人才,使物理系一时人才济济,称为一时之盛。他大力提倡实验工作,以树立理论与实验结合的优良学风。他讲授物理课,首倡采用中文编写讲义,并从事整理和订正物理学名词术语的中文译法,以利于国人吸收西方科学。他在北京大学任教近十年间成绩卓著,深受学生尊敬,培养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才。
1927年丁西林出任设于上海的物理研究所所长。当时研究所白手起家,经费很少,所需各种器材、设备和书刊均必须从国外购进。他面对困难毫无惧色,精心规划,刻苦经营,迄至抗战前夕物理研究所已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他任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坚持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功绩斐然,深得中研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器重和所内人员的尊敬。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英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名著。归国后业余从事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作于1923年的处女作《一只马蜂》主旨在于批判守旧思想,宣扬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但和当时流行的注重作品的社会意义的“问题剧”不同的是,没有常见的阶级矛盾的双方、水火不容的敌我,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含蓄的风格表现自己的主题,让人物在一连串的反话与谎话中表现自己,使剧情变得轻松活泼。丁西林对人物的态度也较温和,他用一种既嘲弄但又不乏爱护的态度描写每一个人,表现出一种温和轻松的幽默品格。
作为一位常年从事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绩的科学家,丁西林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都不可能不为自然科学所要求的理性逻辑所渗透。而用这套思维去观察、思考、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种别样的色彩。
物理学对研究者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使丁西林在从事戏剧创作时形成了优越的“喜剧审美定势”。正是这种发现与挖掘能力,使丁西林像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从“找房子”“偷烟”“赔花瓶钱”这些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近乎无事之事”中捕捉到喜剧的因子,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作为以严密逻辑推理为基本工作要素的科学家,他对逻辑关系的掌握是熟练的,而当他作为一位戏剧作家时,他便在作品中自如玩弄与破坏着生活中正常的承接与因果,从而使偶然性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被自然化解,产生独特的喜剧效果。
丁西林认为喜剧是一种理性的感受,必须经过思考,必须有味。喜剧的笑也不同于闹剧的哄堂、捧腹,而是“会心的微笑”。丁西林一般不采用通常意义上的夸张,更不求助于外加的笑料。他的独幕喜剧大都情节单纯,人物不多,也没有大的矛盾,但能把握住剧中的喜剧性“种子”’形成核心情节。在剧情展开上,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有鲜明的层次和节奏。他还很重视喜剧的结尾艺术,每每在全剧矛盾冲突已经结束了之后,又出人意料地添上一笔,进一步强化喜剧效果。他的语言,也以幽默俏皮为人称道,挥洒自如,毫无斧凿痕迹。
建国后,丁西林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多种职务。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对于戏剧的创作与发展仍做出坚持不懈的探索,创作出多部话剧、舞剧、新编戏曲等。他的独幕喜剧久演不衰,北京人艺多次把他的《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搬上舞台。
1974年4月4日,丁西林因心脏病猝发,不幸去世。他在独幕剧创作上的突出成就为中国现代话剧史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相关链接:
①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杨伯峻《论语译注》)
②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中国现代话剧是以悲剧为主体的,他是为数不多的喜剧作家之一;中国现代话剧的主要代表作大多是多幕剧而他却执著于独幕剧创作的艺术实验……他出现在中国现代话剧的初期,可是从起笔就达到了高水准,表现出一种艺术上的成熟。(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③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学者,丁西林通常面对的是抽象宏观的物质世界、超越人类之上的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因而培养了他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不仅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而且怀纳的悲悯远大于愤激。在黑暗中能看到光亮,在不可笑中发现可笑,让可笑变得更可笑。(郑以然《行走在物理与戏剧之间》)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丁西林在北大担任物理系主任期间,广纳人才、整订术语,树立起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风,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一个图书馆,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B.上海物理研究所创办时步履维艰,十年后就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与丁西林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C.丁西林的戏剧创作从一开始就达到了高水准,表现出一种艺术上的成熟,是因为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求学期间积淀了丰厚的文学底蕴。
D.丁西林的戏剧在题材上并无特色,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含蓄的风格显出个性,善于用夸张丰富剧情,使情节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让观众欣赏后发出会心的微笑。

E.无论是从事物理学研究工作还是在建国后从事文化交流工作,丁西林都没有放弃对戏剧创作与发展的探索,剧作广受欢迎,意义深远。
(2)请结合材料简述丁西林“凤毛麟角一般的可贵”表现在哪些方面。
(3)文中说,丁西林“用这套思维去观察、思考、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种别样的色彩”。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丁西林的剧作有哪些“别样的色彩”。
(4)丁西林的“不器”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并据此分别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张元济:不可再现的高度
这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悲壮的一幕:
冬日上海,阴霾的天空下,“飞灰满天,残纸堕地”。商务印书馆所印书籍、商务印书馆所设立的东方图书馆及涵芬楼之藏书,顷刻间化为灰烬,焚余纸灰飞达十数里外。时人回忆,“空中的纸灰像白蝴蝶一样随风飞舞”。
时间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商务印书馆被日机投弹焚毁,东方图书馆遭日本浪人纵火。
纸灰飘到与商务印书馆隔了半个上海的张元济寓所,这位商务的董事长望着长空,不禁潸然泪下。
后来,张元济编纂《涵芬楼烬余书录》,在序中表示,取“烬余”两字,意在“志痛”。
敌人的言行证明了商务印书馆的价值。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曾经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然而,张元济在给胡适的信中明确传递了商务复兴的决心:“商务印书馆诚如来书,未必不可恢复。平地尚可为山,况所覆者尤不止于一篑。设竟从此澌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事实是,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无论是在遭此劫难之前,还是经过劫后复兴,一直是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出版文化机构。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涵芬楼发展而成的东方图书馆,藏书逾50万册,为当时全国图书馆藏书量之冠,涵芬楼更是藏有大量善本珍籍。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如同现代学术史上的北京大学一般。
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从1902年进入商务起,从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到董事长,正如叶圣陶所评价的,张元济“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
张元济与商务创始人之一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并曾在诗中写道:“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他的这一抱负,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1949年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并且是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力量之一。
康有为赞誉“译才并世数严林”,而严复的译著(包括《天演论》再版)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得到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极高推崇。《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是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
张元济的人生可谓传奇。他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点为翰林。1898年,朝中大臣保荐,称康有为、张元济等为“维新救时之才”,光绪帝遂在颐和园召见了二人。
1949年9月,毛泽东邀张元济同游天坛。当晚,他对儿子张树年说:“我活到耄耋之年,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见过孙中山,见过蒋介石,今天又见了毛泽东。”
由于被认定是“大老板”,张元济在1927年曾被一伙绑匪劫持了整整6天。6天中,他陆续作了10首绝句,脱险后编定为《盗窟十诗》,分送友朋。其中写到“邻家笑语”、“池塘鸭子”,自认为是在“领略天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对馆史素有研究的陈应年慨叹:“今天中国的出版界,没有一家能跟当年的商务相比!”
一位对中国出版史研究颇深的学者,参观建在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后留言:“张元济不可追。”
相关链接
①商务印书馆创办时只是一个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小作坊……在张元济手中,商务印书馆迅速地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论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向》)
②涵芬楼就是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的地方,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吴永贵《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
③张元济在自己给商务馆确定的“在商言商”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舵手,他小心翼翼地驾驶商务馆这条船绕开政治漩涡。(《民国时执掌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
④张元济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辑校整理古书,钩沉、整理进而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但商务毕竟是企业,搜集、编校古籍毕竟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张元济的做法难免遭人反对。有股东指责张元济收购古籍是“徇一人之嗜好”。文弱儒雅的张元济拍案而起:“此事决不使公司于营业上有损!”……《四部丛刊》初编出版以后,光这套书就赚了100多万。经营上的成功,为他后来能够持续地做这件事情,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辉文《中国出版第一人》)
⑤张元济的编辑宗旨是坚定的,即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但作为一个实业家,他也并不讳谈“利”字。(李艳《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元济一生见过中国五个“第一号人物”,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馆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
B.在张元济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严复翻译的著作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对此康有为大加赞誉。
C.张元济志在“昌明教育”,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和奠定新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D.张元济所写的《盗窟十诗》中“邻家笑语”“池塘鸭子”等诗句,表现了他被绑架时身历险境而不畏惧的镇定自若。

E.张元济以出版推动教育,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不可追”的一生。
文章为什么着力描写商务印书馆被日本投弹焚毁的悲壮一幕?
文中说“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张元济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
张元济在经营商务印书馆时是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这种做法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万启盈:鲐背之年坦荡行 (曹玲娟)
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与印刷史相关的书籍与材料.谈起七八十年前的人与事,老人声如洪钟、思维清晰,那段投身革命烘炉的激情岁月,依旧历历在目。
万启盈,93岁,从他1933年进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开始接触印刷算起,迄今已有80年。
“咱们还是同行,我当过几天记者。”一见面,万老笑着回忆。1920年5月4日出生的万启盈,本在北平市第四中学读书,为实现当“无冕之王”的理想,1933年转学到以“手脑并用”为校训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那里,万启盈接受了社会科学和包括印刷课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系统教育。
80年后,老人出版了一部《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史》。不是挂名,也不为“钓誉”,一字一句都由老人亲笔写出后由助手整理,他有时一天伏案七八个小时。近年来,老人听力减弱很多,他自嘲:“我现在是‘半个废物’。”不过他仍在坚持,偶尔也会担忧,“后面续篇还有50万字,不知道能不能写完” 。
真正与印刷结缘,是在1937年。那年,这位热血青年千里迢迢赶赴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又转去延安。按中央组织部的安排,一心想进抗大继续学习的万启盈因为懂得印刷技术,被分配到党报委员会领导的中央印刷厂。
在延安清凉山脚的万佛洞,万启盈排过字,拼过版,管过工务,当过厂长,甚至还书生挎枪当连长,在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时率领工人游击支队在延安附近打游击。延安时代,万老同其他青年一样,全心全意投入革命事业中,“没有一丝一毫私心杂念,纯洁得像清水,透明得像玻璃”。
已是鲐背之年,老人仍然关心很多事情,也对时事了如指掌。老人对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很是心痛,他说,经常听到各种消息,“现在本位主义问题仍然很严重,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不解决,有些事情上不去”。
老人骄傲地说,新中国成立后,工作担子比过去重了,也经受住了考验。他自我评价是:“热爱专业,敢挑担子,廉洁清正,不徇私情,正派向上。”
1954年,万启盈被任命为华东行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主管印刷、科研、教育、物资等,周恩来总理签的任命状他珍藏至今。被称为中国印刷事业奠基人之一的万启盈,于1953年创办了上海印刷学校,对中国印刷工业影响至今。首届学员没有现成教材,万启盈只能边编写讲义边授课。“上海有人提出停办,北京有人提出撤销学校的实习工厂。为此,我曾很不冷静地拍桌子瞪眼睛。”万启盈回忆。
万启盈的坚持,令上海印刷学校顺利起步并办学至今,而同样是这份坚持,成为他后来的一条罪行。1957年,因为在如何接管、改造上海文化单位的问题上和领导意见不一致,万启盈被打成右派,直接下放到印刷厂劳动,后调到上海印刷研究所工作。
“文革”中,他又成了专政对象,干脆就被发配当了木匠。但万启盈只要有空就摸索第一代照相排字机的排版工艺,调整修理好一台废旧的日本照排机。他居然摸出门道,把过去仅用来制作地图文字的照排机用于书刊文字排版,摸索出第一代照排书刊胶印印书的新路子。老人说,自己耿直的脾性,一辈子都改不了。他曾在自述中写道:“难移的执着直言的秉性,曾碰得我头破血流,也有过看事片面说话不审慎之处。团结了人,也得罪过人。”
但老人更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爽朗地笑,说自己“尽管家散了,官没了”,但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对我是好处太大了。可以说,这是我最出成绩的20年,很多事情都是这时候做的” 。1985年后,万启盈致力于编写专业书籍和整理印刷史料,参与了《辞海》的编纂修订工作,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印刷学科部分的主编。1997年,老人荣获毕昇奖。
在《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史》里,老人特意使用了九个繁体字,希望以此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早在2004年,老人就一字字写下《时代呼吁书同文》,希望海峡两岸能够互相交流,各自挑选出几个字来改变,大陆使用繁体,港澳台使用简体,以此达到一种“书同文”的文化默契。
“我这辈子就是这么个人,一辈子讲真话,屡教不改。”93岁的万启盈,依旧声如洪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笔简洁,描写细腻,形象地刻画了万启盈老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形象,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
B.第八段中万启盈老人的自我评价,充分表现了他对自己一生品行的肯定,他很为自己言谈举止、为人处事上没有失误而感到自豪。
C.在延安工作时,万启盈毫无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干革命。排字,拼版,当厂长,当连长打游击,做过多种工作。
D.万启盈不仅热爱专业,而且关注国事。他了解时事,心痛于社会不良现象,他希望海峡两岸开展交流,达到“书同文”的文化默契。

第四段写万启盈自嘲:“我现在是‘半个废物’。”这句话是说他现在岁数大了,有些工作没有精力去做了,比如书稿须交给助手整理。
(2)作为中国印刷事业奠基人之一的万启盈,在印刷方面做出过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概括。
(3)从全文看,万启盈先生有哪些个性特征?请简要分析。
(4)在万启盈的奋斗历程中,“坚持”二字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你认同他的“坚持”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晋升国家元首的“巧克力大王”
周有恒
波罗申科,1965年9月26日出生于乌克兰中西部南布格河畔的文尼察市。在家乡读完中学后,波罗申科以优异成绩考入基辅舍甫琴科大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系,专业是国际经济学。
1989年从基辅舍甫琴科大学毕业后,波罗申科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波罗申科刚起步阶段必然经历低谷和坎坷,他做过不少生意——卖过好莱坞电影碟片,还开办过一个小型的语言学校,但这些生意都不长久,也没有赚到多少钱。后来,头脑灵活的波罗申科开始寻找新的商机。当时正值苏联剧变前夕,他与同班同学扎伊采夫合作,从比利时和荷兰购买可可豆(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卖到苏联各地的糖果厂。自此,他的生意逐渐顺利起来。
卖可可豆让白手起家的波罗申科获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将事业做大做强。在苏联解体后的混乱年代里,乌克兰的权贵们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大肆鲸吞国家资产,一批新贵寡头应运而生。这种乱局也让波罗申科抓住了发家机遇。在私有化浪潮汹涌、国家价格管制失效的背景下,百姓纷纷出售手头的债券,波罗申科乘机廉价收购了几家糖果厂,并于1995年将它们整合起来,组建了乌克兰最大的糖果公司——如胜公司。如胜公司每年的收入达到十亿美元,波罗申科因此赢得了“巧克力大王”的绰号。
亿万富翁波罗申科在创建如胜公司两年后即开始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乌克兰的政治活动,1998年,他首次当选乌克兰国会议员。
波罗申科投身政坛后最大的一笔投资,始自“橙色革命”期间。尽管不确定这个富商到底为“橙色革命”投入了多少金钱,但他被普遍视为“橙色革命”的头号资助者之一。波罗申科和“橙色革命”的“领头羊”尤先科往来甚密,尤先科还是波罗申科双胞胎女儿的教父。当尤先科2005年赢得总统宝座后,波罗申科曾希望自己能够出任总理。但尤先科选择了自己的铁杆盟友季莫申科,而将波罗申科任命为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不久,随着“橙色革命”联盟的土崩瓦解,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一起被尤先科撤掉了职位。此后,拥有经济学背景的波罗申科担任了乌克兰国家银行理事会主席,2009年被尤先科任命为外交部部长。
令人惊奇的是,尽管波罗申科被视为尤先科阵营的一员,但当尤先科的政敌亚努科维奇2010年当选总统、许多人以为波罗申科的政治生命行将结束之际,波罗申科却以自己的努力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波罗申科的政治智慧不仅仅只限于在多届政府中游刃有余,在2013年11月开始的那场乌克兰政治危机中亦得到充分展示——广场集会开始后,波罗申科凭着商人的敏锐,抓住机遇,完全转入反亚努科维奇阵营,为广场上的人们提供水、食物与燃料。波罗申科是唯一一个资助了反对亚努科维奇政府示威者的富豪。
亚努科维奇倒台后,亲俄部队夺取了克里米亚议会。波罗申科试图启动与亲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政府的会谈。他曾飞赴那里,希望与亲俄部队谈判。虽然他被愤怒的示威者赶走了。但波罗申科是乌克兰唯一一个敢这么做的政治家。
据选前多家民调机构的调查显示,波罗申科的支持率高居榜首,成为最热门的总统候选人,他的主要对手、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位列第二,排在这二人后面的还有乌克兰国会议员、前经济部部长季吉普科和拳王克里琴科等。
乌克兰选前的情势,也对波罗申科非常有利。呼声甚高的克里琴科突然在3月29日宣布放弃参加总统大选,转而参加基辅市市长的竞选,并随后表态支持波罗申科,这无疑为波罗申科增添了更多获胜筹码;刚刚出狱的季莫申科已是过气的政治人物,政治信誉已经被透支,人气大失;曾经的执政党——地区党在亚努科维奇逃亡后群龙无首,四分五裂;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独立浪潮,一些波罗申科支持率较低的地区拒绝举行选举,这客观上也有利于波罗申科胜出。一切都在朝有利于波罗申科的方向发展。6月2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奥亨多夫斯基正式宣布,波罗申科当选总统。
波罗申科原本属于政坛上比较低调的人物,十分注意保护自己的家庭隐私,但自从他参与总统竞选成为公众人物后,乌克兰未来的“第一家庭”已开始曝光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波罗申科和妻子育有两子两女。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阿纳托里耶夫娜辞去工作,回归家庭,在家相夫教子,甘当贤内助。波罗申科家的传统是:在家不谈政治;重要节日要一起庆祝;妻子生日时外出旅游。夫人阿纳托里耶夫娜是个热爱生活、富有个性的现代女性。她说:“我从来不去美容院,我也不喜欢‘第一夫人’这个头衔。我不愿意抛头露面,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个头衔会让我和别人产生距离。”
(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9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波罗申科的大学生活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他的财富大部分是依靠自身努力挣来的,他的财富建立在巧克力之上。
B.波罗申科在创业之初,经历不少坎坷,卖过电影碟片,开办过语言学校,均以失败而告终,而购买可可豆是其人生的转折。
C.波罗申科对“橙色革命”的投入有目共睹,在其间有得又有失,随着“橙色革命”联盟的瓦解,波罗申科也被撤了职。
D.波罗申科夫妇走了不同的就业之路,而阿纳托里耶夫娜甘于牺牲自己,辞去工作,回归家庭,给波罗申科莫大的帮助。

E.本文通过对波罗申科政治生涯的描述,介绍了他懂得审时度势,最终凭借其政治智慧,登上了国家元首的宝座的故事。
(2)请简述波罗申科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乌克兰的政治时局。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波罗申科其人其事的?请简要概括。
(4)请结合全文分析波罗申科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屠呦呦一一用小草改变世界
屠呦呦,1 930年1 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正是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
1 95 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党的“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遂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叉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在2年半的学习中,她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
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40%。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屠呦呦立即改用沸100%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从12%提高到100%。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索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疟疾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世卫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有2.47亿人感染了疟疾,其中100余万人死亡,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约每30秒就有一个幼儿因疟疾而死亡,而传统的抗疟药物奎宁因疟原虫的抗药性早已失效。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疾事业带来了曙光。世卫组织声明,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仅在赞比亚,由于综合运用杀蚊措施和青蒿素类药物疗法,2008年疟疾致死病例比2000年下降了66%。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一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2015年12月11日凌晨零点12分,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
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国之蒿由此走向世界。
(节选自《好搜百科》有删改)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来源 《人民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来源((好援百科》)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屠呦呦强调,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经过继承、创新、发扬,它的精华能更好地被世人认识,能为世界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中国人的成果被国际认可,关键是真正解决了问题,挽救了许多生命。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来源《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屠呦呦自幼取铭“呦呦”,寄托着父亲对她从事中医研究的殷切期望。她通过不懈努力,用一棵小草改变了世界,终于在中药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B.屠呦呦小时候就对中药的特殊疗效感兴趣,大学时如愿考上喜欢的生药学专业,对其中的本草学专业等兴趣极浓。因为她认为这些专业最接近中医药领域。
C.大学毕业后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后来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提高了认识。带领课题组不懈努力,带病工作,亲身试验药效,终于发明研制出抗疟“神药”青蒿素。
D.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后说“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可见她具有宽广胸怀、高尚医德。

E.青蒿素的研发是一次创举,屠呦呦是发现、证实者,实至名归。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可见其疗效显著。青蒿素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医影响力。
(2)屠呦呦用小草改变世界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作为真实感人的他传,本文写法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
(4)作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不仅使国人敬重,而且得到国际的认可,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世界政坛采访之母
《纽约时报》9月16日的讣闻版,占据了显著版面位置的,是一位77岁名叫法拉奇的意大利女人。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家私人诊所里,当地时间9月14日夜晚,这位“世界第一女记者”死于癌症。
她一生中与数十位世界风云人物交锋。《洛杉矶时报》把她称作为“没有一个世界大人物会对她说不的记者”。
据称,美国新闻专业的一些教科书中,有“法拉奇式采访”这样的术语。“她能钻进每个采访对象的心灵深处,询问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决定……她用尖叫和争吵来获取更多的事实真相。”她未经授权的传记作者圣·阿里科说。
而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她的著作“被一些新闻从业者当作‘圣经’”。有评论认为,她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新闻界,带来一种“记者的风范”,一种样式,一种精神,甚至一种价值。
这个不到1.60米的女人,不惮于挑战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华盛顿邮报》形容她“剥光了”这些大权在握者,将他们“刺激出少有的坦白和情绪爆发”。而《洛杉矶时报》则称“她把领袖们逼到角落里”。
1972年,当时世界政坛的超级明星基辛格,便在她的穷追拷问下,公开承认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是一场无用的战争。她甚至将“你是尼克松精神上的奶妈”这样的评语当面扔给了基辛格。而在一系列设计精巧的提问抛出后,这位政坛老手终于说漏了嘴,按捺不住得意地宣称,他之所以成为风云人物,甚至似乎比总统尼克松还要有名,是因为“我总是单枪匹马地行事”,美国人喜欢“那些总是独来独往的牛仔”。“牛仔论”引起美国舆论大哗。按基辛格回忆,尼克松非常生气,一度拒绝见他。
这是法拉奇的风格:不厌其烦地挖掘大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究他们的真实动机。这次采访后来被基辛格称为“我与媒体人士最灾难性的一次谈话”。
她的采访甚至是挑衅式的。1979年她采访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不得不像伊斯兰妇女一样裹上长袍,这令她感到羞辱,采访中她无礼地问:“如果你也穿着长袍,你怎么游泳?”霍梅尼回答:“我们的风俗不关你的事。如果你不喜欢伊斯兰服装,没人强迫你穿。因为伊斯兰服装是给那些良好端庄的年轻女士们穿的。”“你真是太好了!”法拉奇叫了起来,“既然你这么说了,我立刻把这愚蠢的、中世纪的破衣服脱下来。”说完她一把把长袍扯了下来。霍梅尼被激怒了,他“像猫一样敏捷”地跳了起来,撇下她走了。不过很快,他又约见了她,继续被中断的采访。据法拉奇回忆,这次,当他看到她时,他先是微笑,再是大笑。霍梅尼的儿子在采访结束时对法拉奇耳语道:“相信我,我从没见父亲大笑过。”
她有极大的勇气,敢于对任何人说出任何她想说的话。这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酷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近似原始的生气,成就了她的采访。
1929年,法拉奇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弥漫着反抗情绪的佃工木匠家里,法拉奇10岁起就“参加了革命”,给抵抗运动放风、传递情报,还曾把逃出法兰西斯魔掌的盟军士兵领到安全地带。渴望自由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性格,1943年9月盟军轰炸佛罗伦萨时,法拉奇随父母躲在教堂里,轰炸开始后,14岁的她吓得哭了起来,这时父亲走过来,照她脸上就是一个重重的耳光,还紧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训斥:“女孩子不要哭,也不许哭!”从此,法拉奇与眼泪彻底绝缘。
21岁那年,她受雇于《欧洲人》杂志。一度,她被派去好莱坞采访明星们。后来,她成了战地记者,奔波于世界各地战火中,从越南到中国到拉美再到南非,她还采访过世界政坛风云人物,以及受到全世界敬重的我国领导人邓小平。这些采访后来被法拉奇本人汇集出版,书名为《采访历史》。
她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这些丰富的经历与她的成功相互交织,才塑造出了明星般的奥莉亚娜·法拉奇。
【相关链接】
①法拉奇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她以独特的采访风格和独具个性的文学创作,在新闻界取得骄人的成绩,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
②正如《纽约时报》在法拉奇的讣闻中所说:“奥莉亚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为偶像的记者。”
③“作为一个女人,你得更激烈地战斗。也就是更多地观察,更多地思考和创造。”二战的惨痛回忆使法拉奇一直无法摆脱法西斯的阴影,她厌恶德国,厌恶法西斯和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
④“无论是战争时期,或是和平时期,我都忠于自己的原则,为了自由,为了反抗各种形式的专制主义而奋斗不已。”1993年法拉奇在中国采访时如是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法拉奇能够成功采访世界风云人物,和她个人综合素养有关,也离不开她的努力,她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详细研究采访对象所在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与外交现状,以及采访对象的背景和气质等等。
B.《华盛顿邮报》发文称“她能钻进每个采访对象的心灵深处,询问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决定……”,这些评语折射出法拉奇思想的深度。
C.她采访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彼此之间产生了不愉快。不过很快,他又约见她,继续被中断的采访。这次,当看见她时,霍梅尼先是微笑,再是大笑。表明霍梅尼觉得法拉奇有个性,认为采访颇为痛快。
D.年少的法拉奇因盟军的轰炸而痛哭,她脾气暴躁的父亲,却给她一记耳光,还盯着她的眼睛训斥她,这让她记住了仇恨。

E.“凭自己的良心说话”,按照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去报道新闻人物和事件,她有极大的勇气,敢于对任何人说出任何她想说的话,这种个性天然的展示,给新闻界带来一种样式,一种精神,甚至一种价值。
(2)材料详细介绍法拉奇采访基辛格和霍梅尼的趣事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分析。
(3)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奥莉娅娜·法拉奇采访的特点。
(4)奥莉娅娜·法拉奇成为“世界政坛采访之母”,结合文本谈谈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就其一点联系现实阐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录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丘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弃文从理,转系后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的道理。
B.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文史成绩优异,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是因为钱伟长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自小是看古书长大的。
C.本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刻苦求学的过程,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成就卓著、令人尊敬的科学家的形象。
D.多年来各学派学者对平板和壳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没有找到内在联系,钱伟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吉的研究结果相似。

E.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弹的研究,他提出的方案曾帮助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
(2)为什么说《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一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请简要分析。
(3)本文反映了钱伟长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4)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上大学时却弃文从理,最终在科学领域还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人们平时却常说扬长避短更容易取得成功。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冰城情牵温哥华
——申雪冬奥会圆梦“全家总动员”
新华网哈尔滨2月16日体育专电(记者邹大鹏)16日是大年初三,申雪的父亲申杰一大早在摆满奖牌的书房驻足许久,手中抚摸着这些奖牌和奖杯,口中念叨着“就差一块了,就差这一块了……”
几个小时后,这枚独缺的冬奥会金牌终于毫无悬念地落入了申雪和赵宏博的囊中。作为“四朝元老”,他们赢得了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队的首金,也摘得了中国花样滑冰项目的首枚冬奥会金牌,打破了俄罗斯人在这个项目上的“一统天下”的局面……
“虽然夺冠只是几分钟的比赛,但我们全家却等了近20年!”申杰说。
当申雪和赵宏博在冬奥会赛场上向终极梦想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时,他们的家人经历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记者这一天目睹了申雪“全家总动员”。
2岁小侄女:“第一、第一……”
16日早晨8点,记者准时敲开了申雪家的门。两人的比赛中午才开始,但十多个亲属却早已守候在电视机旁。由于随后赶来的记者太多,好客的家人不得不将脚上的拖鞋送给“不请自来”的客人。虽然准备了很多沙发和椅子,但在这个春节,申家的客人似乎注定多于亲人,几个亲属为了把有利的位置让给记者,不得不坐在地上观看比赛。
为了抢到独家新闻,每个媒体都拉着一个家人采访,试图挖掘申雪和赵宏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时间,申家人成了“全明星”。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一个走起路来跌跌撞撞的2岁小姑娘,梳着“1”字冲天辫的她是申雪表弟的女儿,不时跑到镜头前竖起食指嘟囔着“第一、第一……”
“孩子会说的话不 多,就这句说得最清楚!”申雪的妈妈吕曼丽一把抱起这个一身喜庆红衣的小家伙,亲了又亲。
夺金一刻:申妈妈晕倒在沙发上
虽然申妈妈口中说着不紧张,但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带着对远方这对冰上情侣的牵挂。“等会让你们随便采,现在大家都别着急,让我好好看一下电视!”面对不停地在电视机前和几个房间游走的各路媒体,申妈妈的紧张和着急让人开始担心她的身体。“老太太心脏不好,血压还高,这两天都没好好睡觉,也没怎么吃东西!”一位亲属告诉记者,“睡不踏实、心总感觉悬在空中,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不饿、也不渴,就是今早喝了杯咖啡!”申妈妈的黑眼圈难掩疲惫。
虽然距离两人比赛还有几个小时,但突然出现的电视转播故障让申妈妈坐立不安。“怎么搞的?怎么只有图像,声音断断续续的……是信号的问题还是现场的问题?等下小雪和宏博比赛的时候不会这样吧?”面对老伴的担心,申杰不停地安慰:“没事,信号的问题,等一下就好、等一下就好。”
与申杰在每组选手比赛结束后都急迫地上网查成绩不同,申妈妈在等待申雪所在组别候场浇冰时,径直走向另一个房间,口中焦急地喊着“浇冰、焦心……”
当两人成功夺冠后,刚刚站起身准备接受采访的申妈妈突然后仰跌倒在沙发上,亲人们赶快找来了降压药和心脏病药。“熬到今天,这俩孩子实在太不容易了,这块金牌就该是他们的!”眼里噙着泪水的申妈妈说,“说不紧张是假的,刚刚看比赛的时候走神了,眼睛在这,心走了!就怕他们有个闪失!”
“不是一半,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
庆祝的爆竹在小区摆了一条长龙,申杰亲手点燃。对于这枚金牌,老俩口把功劳都给了“儿子”。“在我眼里没有女婿,只有儿子,宏博这么多年来太难了!”申妈妈说。“您觉得这块金牌小雪和宏博谁的功劳最大,还是一人一半?”面对记者的提问,申妈妈毫不掩饰对“儿子”的偏爱,“不是一半,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他的功劳最大!”
(有删改)
(1)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块金牌就该是他们的”,充分说明在这块金牌背后申雪、赵宏博的艰辛训练和勇于拼搏精神。
B.申妈妈说“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 她的话真实地反映了在夺取这块金牌的过程中,赵宏博付出的比申雪多。
C.这篇新闻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详细地记录了在申雪、赵宏博夺冠过程中,他们家人经历的心路历程。
D.这篇新闻的选材角度独特,作者没有写申雪、赵宏博在温哥华赛场夺金的实况,而是从申雪家人的角度,表现了申雪家人的牵挂。

E.这篇新闻中的人物语言平实质朴,具有口语化,充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2)概括说明申雪、赵宏博在冬奥会上向冠军冲刺时,申雪家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3)“当申雪和赵宏博在冬奥会赛场上向终极梦想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时”属于新闻的哪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
(4)本文的副标题是说“全家总动员”,可是记者只是详细写了申妈妈、侄女两个人,有人认为这样写没有呼应题目,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吴明珠:为“甜蜜的事业”辛勤耕耘的人
1930年,吴明珠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教育世家。吴明珠从小就立下了报国之志,上初中时,她在作文中写道:“长大要为人类作贡献。”父亲启发她:“你靠什么为人类作贡献?要作贡献,首先要学有所长,第二做事要脚踏实地。”父亲的话像一粒种子,落在她的心里。上大学后,21岁生日那天,她在日记中郑重写道:“人生最美好的是,你创造出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1953年,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毕业,她要求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地区。作为组织重点培养对象的她,却被选送到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但吴明珠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在涌动:应该到一线搞科研、作贡献。1955年,正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急需各娄科研人才、技术骨干,自治区向中央寻求支援,请求借调一批干部。经过几番软磨硬泡,昊明珠终于从首都北京来到了新疆。到了乌鲁木齐,她不满足于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又是一番软磨硬泡,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吐鲁番盆地鄯善县。从此吴明珠就成了鄯善人,在火焰山脚下开始了她毕生为之奋斗的西瓜、甜瓜育种事业。
育种是一项艰苦的连续性工作,摸清家底,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就是收集地方品种。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就带着一壶水和一块馕,顶着风沙烈日,长年奔波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里。她常常要穿过火焰山和大戈壁,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收集品种。尤其在夏季,那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像炼丹炉一样,烫得连毛驴都不敢下蹄子。吴明珠不顾艰辛,一块地一块地普查,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跑,整整用了3年时间,她走遍了300多个生产队,将全地区的甜瓜资源分类整理成44个品种。从此,吐鲁番的甜瓜有了基本档案。吴明珠坚信这是一个物种宝库,一定可以从中选育出优质新种!从收集的优良材料中,她系统选育提纯了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甜度极高的品种,这些品种后来都成为最佳育种亲本。她所做的这项基础工作,使哈密瓜从小农经济走向商品化,为新疆甜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明珠也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奠基者。
在新疆的成功让吴明珠更加充满信心:“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吃到哈密瓜,要让哈密瓜走出新疆,走向全国!”1973年,43岁的吴明珠又踏上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像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样,选择了去海南“南繁”,进行甜瓜的南部育种工作。与此同时,有人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认为植物的生长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就如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子所说的那样“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而吴明珠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海南秋冬季节气温暖湿、光照充足的特点进行种子繁衍、种质研究等方面的科学实验。最终她让南方长出了北方的瓜,实现了甜瓜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梦想。
吴明珠不只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从选种、播种、打埂、铺地膜、授粉,到考种、鉴定品样、测糖度,每道工序都亲自动手,样样都是行家。数十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让她在这个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功单性花率100%的脆肉型哈密瓜优质自交系,创造出一种新的种质资源,把中国特色的甜瓜系列品种和完整的育种创新体系推向世界。
吴明珠把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和大半生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最甜蜜的事业,她开创的甜瓜育种事业,促进了哈密瓜优种的大面积种植,甜度极高的哈密瓜从此“飞入寻常百姓家”。回忆往昔,吴明珠总是淡淡地说:“这一生,就是一直没有背叛自己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相关链接
①吴明珠(1930.1.3- )园艺学专家,新疆西甜瓜育种事业的开创者。选育出优质抗病的西甜瓜新品种,创造了一批新的种质资源。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摘自《中国工程院走近院士》)
②吴明珠对瓜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她最爱做的事,就是到地里看瓜。面对艰苦的辛劳,她却甘之如饴。在戈壁绿洲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吴明珠常常从早晨五六点一直忙到中午十一二点。她培育的甜瓜新品种覆盖面积曾占新疆商品瓜区总面积的80%,涌现出一批甜瓜致富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用数字体现。
(摘自《人民日报:新疆农科院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2013.08.26)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为一名园艺学家,吴明珠重视实践研究,熟悉科学育种和甜瓜种植的每道工序,在戈壁绿洲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吴明珠常常不知疲倦地连续工作。
B.吴明珠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奠基者,是因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她就开始收集整理甜瓜地方品种,并建立了吐鲁番甜瓜的基本档案。
C.为了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气候优势进行种子繁衍、种质研究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吴明珠顶住压力、力排众议,毅然选择了去海南进行甜瓜的南部育种工作。
D.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时要求分配到条件艰苦的边疆地区开展甜瓜育种工作,但没被批准,而是被选送到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留在了首都北京。

E.吴明珠一生坚守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数十年从事西甜瓜育种的“甜蜜的事业”,使优质哈密瓜“飞入寻常百姓家”,工作虽艰苦辛劳但她却甘之如饴。
(2)标题中的“甜蜜的事业”有哪些深刻含义?吴明珠从北京欣然来到艰苦的新疆,从事她的“甜蜜事业”的主观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作为一位园艺学家,吴明珠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吴明珠在为其“甜蜜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有哪些闪光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梅贻琦:一生清华,一世清白
梅玉荣
201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在百年庆典之际,清华人常常谈起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
1931年,梅贻琦正式出任清华校长,可谓就任于危难之际。那时国内形势风雨飘摇,学潮动荡,清华师生赶校长、撵教授是家常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但梅校长却深得学生爱戴。无论什么时候,清华学生的口号都是“反对×××,拥护梅校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他风趣地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吧!”此后不到10年时间,清华大学便声名鹊起。
梅贻琦治校期间,校务采用分层负责制,讲民主,又法度严明。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审时度势,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
同时,礼遇教师也是清华得以兴旺的重要因素。梅贻琦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他和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直保持着诚挚的友谊”。最有影响的事例是对华罗庚的“三破格”: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梅贻琦破格录入清华大学;又破格从一名系资料员转升为助教,被允许修习大学课程,并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最后又破格未经讲师、副教授阶段而被聘为教授。
梅贻琦为人重实干,平时不苟言笑,开会很少说话,人称“寡言君子”,有学生作一打油诗调侃其谦逊含蓄:“大概或许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一时被传为笑谈。实际上,如果非要他报告或讨论,其言语总是条理分明,把握重点,在许多人争辩不休时,他常能一言解纠纷。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虽话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便隽永深长耐人回味。陈寅恪曾大发感慨:“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这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1937年,国难当头,在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奉命迁往昆明成立西南联大时,寡言的梅贻琦讲过这样一段“高调”的话:“在这风雨飘摇之秋,清华正好像一条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必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前进。虽然此时使人有长夜漫漫之感,但我们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风定。到那时我们把这条船好好开回清华园,到那时他才能向清华的同人校友敢说一句‘掌告无罪’。”建校初期三人(另有南开的张伯苓和北大的蒋梦麟)共同主持校务,此后八年的西南联大主要校务工作由梅贻琦执掌。在此期间,他凡事讲究民主,处理问题公正,并和众多教授一样贫寒。一次家中来客,夫人韩咏华只得上街摆地摊,出卖子女幼时所穿衣服,得款10元用以待客。在战乱频频、校务繁重、生活艰苦的环境下,梅贻琦呕心沥血,管理井井有条,创造出联大“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局面。其高风亮节广受赞誉,被称为西南联大的“船长”。
1946年9月,梅贻琦辞别春城,回到北京,继续任清华大学校长。
1955年,梅贻琦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也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曾在这里就读。梅贻琦因为一手奠定了台湾的清华基础,被称为“两岸清华校长”。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他逝世两个星期后,人们打开他生前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面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梅贻琦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国内有校友集资栽种的花木,叫“梅林”。梅贻琦纪念奖章被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生视为最高荣誉。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他与清华的不解之缘。由生到死,梅贻琦一生只干好这一件事:奠定了清华的校格,提升了清华的声望。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1年第13期,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国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梅贻琦临危受命,挑起清华校长的重担,尽管当时校长被赶是常事,但他却深得学生拥护。
B.梅贻琦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因而在他主政清华时期以通才教育为唯一要务。
C.华罗庚曾经得到梅贻琦的破格录用,并被送到英国深造,最终成为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也一直对梅贻琦心存感激。
D.曾有学生作打油诗调侃梅贻琦为人不苟言笑,话语不多,但他做报告或讨论,却能其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E.本文以梅贻琦与清华的不解之缘为线索,描写了他勇担重任、使清华走向辉煌的经历,表现了一位学者的严谨学风。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不到10年时间,便使清华大学声名鹊起,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从全文看,应该怎样理解题目“一生清华,一世清白”?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演员于是之
于是之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配角。比如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就喜欢演那个只有十几句话的吕若冰,而不喜欢演那个队长刘海清……”于是之曾在《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文中写道。
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至今仍是于是之的“绝唱”之一。在那部戏中,于是之扮演配角老车夫老马。老马累计出场时间不过十分钟,第二次出场甚至没有台词,第一次出场,主要动作是在风雪夜进屋,踉跄昏倒。
于是之一上场,似乎就给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带进一股寒气。他头上扎着破旧的白毛巾,花白的眉毛、胡子上似乎带着霜。进门踉跄两步,打着寒噤,上牙碰下牙,唇口已然冻木……
演配角,于是之的功夫一点也不少下。他说过,为演老马他写的申请的字数比老马的台词还要多。更重要的是,他懂老马。早年,穷苦人冬天出门没有棉裤,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腿上,外头罩一条单裤。裹了报纸,关节的灵活度受限,步子发僵。于是之演老马,步态如何趔趄的依据就是打这来的。“他没让你看到那个报纸,但他的表演已经把报纸和报纸后面那一片生活概括在内了。”196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跟于是之同台演过戏的林兆华说。
在老马之前,于是之经历过冰火两重天。《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让26岁的于是之尝尽成功的喜悦,《雷雨》里的周萍又让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于是之和程疯子投缘。“我爱我这角色……照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水平,我还不能有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剧本的第一遍朗读,已经把我带到生我长我的地方……我的杂院生活,叫我体贴我的角色,同时也给我一种责任:他们要我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一辈子也别打算成为演员了。”于是之在《我演程疯子》中写道。
为演好程疯子,于是之看《立言画报》、《名伶百影》,咂摸旧艺人的表情;向侯宝林、“白派”京韵大鼓代表人物白云鹏请教;上茶馆、钻胡同,寻访单弦艺人、京剧二路角儿;从朋友眼角的鱼尾纹“化”出程疯子的眼神;从白云鹏说话用手指头点三下以示强调的习惯动作里“长”出程疯子的手势……
“形”之捕捉与“神”的建构同时进行。老舍先生说,程疯子“原是有钱人,后因没落搬到龙须沟”,于是之将程疯子精确定义成庶出的旗人子弟,没落之后曾唱单弦为生。《程疯子传》洋洋洒洒六千余字,几乎是一篇上好的小说的开头。白描手法被时年26岁、正式学历仅到初中的于是之运用得得心应手,不让老舍、汪曾祺。
《龙须沟》攒下的“家底儿”到了《雷雨》却全无用处。少年时,同龄人让于是之看《少年维特之烦恼》,于是之冷冷地说:“我没有少年。”那时,于是之已经失学,在日本人的仓库里作“华人雇工”,每天从破败的宣武门下走过,感觉自己的少年“叫宣武门给吃了”。正如当年无法理解维特“还烦恼什么”一样,于是之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周萍在豪宅里的苍白生活和他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周旋。
《雷雨》的惨败,甚至让《龙须沟》成为耻辱。从1954年到1957年,于是之的表演停滞了两三年。
1956年秋天,于是之听老舍说:“我写了一个新戏,主角的台词几百句,从小演到老。”于是之没说话,但心里已经憋着劲儿要演这个“从小到老”,有“几百句”词的主角了。这个“主角”是《茶馆》里的王掌柜。
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不好演,如果演不好,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大龙套。于是之没有让王掌柜成为龙套,而让他成为了自己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在茶馆里,我为人沏茶送水的动作比较多。虽然不经常被人注意,但我总要认真去做。因为我尝到了其中的好处,在一个小的真实上,丢掉了信念,就会影响随之而来的主要的戏,叫你失去了大的真实……”这是于是之在《茶馆》中悟到的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摘编自石岩《演员于是之,领导于是之》)
相关链接:
①于是之(1927~2013),话剧表演艺术家,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洋麻将》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他的表演风格本色自然、含蓄深沉且富含诗意。(摘自百度百科)
②究竟怎么演?一字一泪,哭腔哭调地演,还是另外的演法?研究一下生活吧。王利发这时一定不愿意哭,他要控制住自己,并在亲人面前装作轻松,当儿孙们欲哭时,他甚至还要申斥,为的是要他们迅速逃出这灾难的虎口。因此这个悲剧的小片段,就不能直接去演那个‘悲’,而要多演那个对‘悲’的‘控制’,甚至强作欢笑。这么演就可以较含蓄些,也可能更感人些。(摘自于是之《演“王利发”小记》)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于是之选择角色不以是不是主角作为标准,在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中,他选择演的就是配角吕若冰,而不是主角刘海清。
B.在演《骆驼祥子》时,为使人物符合生活真实,于是之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自己的腿上,让自己表演时能步子发僵,步态趔趄。
C.于是之演程疯子追求形神兼备,他不仅通过各种途径来揣摩程疯子的外形,更写了六千余字的《程疯子传》来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
D.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但于是之却让这个龙套人物成为了自己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E.本文通过介绍于是之话剧表演生涯中对几个经典角色的成功塑造,表现了这位经历过挫折的话剧表演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
于是之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为什么能成为他的“绝唱”之一?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于是之的表演不在任何小的真实上丢掉信念,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说明。
于是之成为话剧表演艺术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郁达夫:一个人的旅程
卞流光
①郁达夫少年即负文名。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26岁。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
②郁达夫属于早慧的人,因为三岁丧父,他的童年生活是孤寂的。记忆中,母亲经常奔波在外,祖母每天念经礼佛。这在一个小孩的心中播下了孤寂的种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从私塾到新式小学到中学,郁达夫的成绩一直优异,性格却越来越孤僻,这两者好像相辅相成,形成了他既自负又自卑的矛盾性格。1913年17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除了积极广泛的学习本领外,孤寂和落寞再次强烈地包裹了他。他曾给一个叫隆儿的女孩做过这样的诗句: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感情上的不顺,志向的难酬,这是他一生焦虑的开始。
③1922年回国后,接触到中国现实后,郁达夫跟许多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一样,有一种幻灭感。《还乡记》这样写道: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了过去的云烟。《沉沦》的风行海内并没有给郁达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经济上照样无法立足,还引来无数的误解和谩骂。回国后一直到1927年僻居上海,郁达夫挣扎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回国伊始,郁达夫一边在安庆教书,一边写作、编杂志,然后又因为生计无着,再去教书。这样来来回回有三四次,“为饥寒的驱使,乞食四方,车无停辙。”
④这个时候郁达夫写过一系列文章,如《还乡记》、《还乡后记》、《南行杂记》和《感伤的行旅》,给读者一个飘零的旅行者的背影。1926年春,时在广州的郁达夫接到远在北京的儿子龙儿病危的电报,仓惶北归,却还是没来得及见儿子一面。多年来的奔波漂泊的苦楚,一下子汩汩而出。他在散文《一个人在途上》的结尾这样写道: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远了。自家一个人,只是孤苦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如此凄凉的自况,孰料却成为他一生的谶言。
⑤感情上的连连受挫,加重了他的流离感。1927年与王映霞相遇之前,郁达夫放浪形迹,流连酒楼歌馆。“检点青衫旧泪痕,歌场到处有名存。”然而其背后的孤苦和辛酸,恐怕十倍于他的放纵吧。与王映霞的结合,让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郁达夫拒绝了鲁迅的劝阻,从上海移家杭州。过起来了半名士半隐士的家居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与国事一样,家庭同样遭遇风雨?飘摇。备受打击的郁达夫此时应该是很绝望的,从他的选择可以看出:只身去国,自我放逐。“投荒大似屈原游,不是逍遥范蠡舟。忍泪报君君莫笑,新营生圹(坟墓)在星洲。”见过郁达夫临难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沧桑的面容,蜷曲凌乱的发须,几乎让人难以辨识。
⑥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不管是选择还是命定,郁达夫没有回头。郁达夫的性格中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气质。他的沉沦、颓废、软弱、自卑、自我暴露,掩盖不了其率真赤诚对这个社会强大的冲击力。郁达夫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让人恨,也让人爱,因为这就是他。终其一生,他没有屈服改变过,哪怕这漫漫旅程,他必须一个人走。
(1)下列选项对文章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段中“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在文章中承上启下,引起下文对郁迭夫孤寂一生的叙述。
B.文章多处引用郁达夫的原作中的文字,目的是为了语言的华丽多彩。
C.郁达夫因《沉沦》成名,虽然在经济上没有得到实惠,但在当时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赞誉。
D.文章题目“一个人的旅程”,在文中有几出有呼应,突出在漫漫旅程中郁达夫的孤寂。

E.文章中提到郁达夫的生活放荡、颓废,因此其作品消极因素过多,不值得当代读者去阅读研究。
(2)作者说“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
(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学过的《故都的秋》,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结合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