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实用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后面题。
大梦敦煌六十年
段文杰,1917年生于四川绵阳。曾任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现任名誉院长,是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事业的开创者、杰出代表和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敦煌学家。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敦煌艺术保护研究事业,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百年之际,他被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2007年8月,在他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周年和90高龄寿辰的时候,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又为他举办了纪念活动,并授予他“敦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满头华发的老者,段文杰为自己钟爱的敦煌艺术研究事业倾注了整整60年的心血。对他来说,这60年为莫高窟壁画所做的临摹、保护和研究工作,都只是为了实现他在26岁那年立下的一个理想:要把生命和一切都奉献给敦煌艺术。今天,他可以自豪地说:我做到了!
1944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重庆举办了一场画展――敦煌壁画临摹展。重庆国立艺专国画系26岁的学生段文杰,为了参观这个画展跑了二三十里路。展厅里两百多幅色彩斑斓的敦煌壁画摹本立即深深地吸引了他。回到学校后,“到敦煌去”的声音一直在他的脑海回响,在他心里埋下了敦煌艺术的种子,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翌年,毕业的段文杰遵循心中的宏愿,义无反顾地向着心中的艺术圣地――敦煌进发。
他这一去,就跟家人离别长达10年。
到达敦煌后,段文杰完全被莫高窟吸引住了,他一头扎进壁画临摹中,忘记了敦煌生活的艰辛。
莫高窟环境、气候恶劣,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夏天干热高温,冬天风卷黄沙,打得人睁不开眼睛。用的是土桌、土凳,喝的是宕泉河的碱水,没有大米,少有蔬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交通也极不便利。莫高窟就像沙漠中的荒岛,三五个月进不了敦煌城是常事。段文杰他们最初的好几年都住在由马厩改造成的简易房间里。和段文杰同来的人中,不久就有因为受不了恶劣的条件而离开的。
但段文杰从来没有动过离开敦煌的念头。从1946年开始,段文杰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面积达140多平方米。这一成绩在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创下了第一。他的代表作之一《都督夫人礼佛图》,原画中人物表情及衣饰都模糊难辨,临摹难度极大。段文杰反复观察考证洞窟中的供养人图像,查阅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并进行了多次实验练习,经过4个月才完成了这幅巨型壁画的临摹。
段文杰的临摹方法与张大千不同。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本,随意性较大,带有个人创作的成分;段文杰敬仰张大千,但他主张临本应该忠实于原作。临摹跟翻译一样,都是一种再创作,要想在临摹作品中传达出古人的精神,并不比创作容易。他主张,临摹一要客观忠实地再现原作面貌;二要传神,即在精细的基础上突出原作总体神韵;三是绘画技巧不能低于原作水平。这些由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方法,至今仍然是敦煌壁画临摹的指导原则。
1947年和1948年,段文杰他们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他们做的洞窟编号被认为是最完整和科学的,至今仍在沿用。
历时3年的莫高窟第285窟临摹,是段文杰主持的敦煌壁画临摹史上第一座整窟原大壁画现状临摹。1955年国庆节,敦煌壁画临品在北京故宫展出,以285窟原大临本模型、大量巨幅临本、精美的图案为三大亮点,引起轰动。
曾与段文杰共事近40年的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前所长关友惠说:“段文杰从1946年开始就带领大家进行临摹,他制定的临摹方法一直是我们临摹敦煌壁画的指导原则,他个人在敦煌壁画临摹史上也创立了多个第一,他是我们敦煌壁画临摹工作当之无愧的领路人。”
在进行敦煌壁画临摹的同时,段文杰开始了敦煌学的研究。他的研究是从莫高窟壁画人物服饰开始的。
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临摹壁画中,为复原一幅唐代壁画,查阅了百余种有关古代服饰的文献资料,通读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摘录了两千多张卡片,为他以后进行敦煌服饰研究打下了基础。后来,他写出了《敦煌服饰》这一重要学术专著,丰富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内容。解放后一直致力于历代服饰研究的沈从文,还不辞路远专门拜访过段文杰,与他探讨敦煌壁画服饰研究的问题。
对敦煌艺术的起源历来有“西来说”和“东来说”两种观点。段文杰通过研究,认为这两种观点各持一端,都失之偏颇。他认为敦煌艺术是在深厚的汉晋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艺术的营养而成长起来的中国式的佛教艺术。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敦煌学学界的重视和肯定,为后继研究者打开敦煌石窟艺术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
今天,在全国敦煌学者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走到了世界前列,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但段文杰仍谦虚地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敦煌莫高窟,是段文杰的大梦,是他的梦想栖身的地方。
(选自《大梦敦煌六十年》,有删改)
文中划线处引用了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前所长关友惠的话,有什么作用?
从文章看,段文杰在对敦煌艺术的保护及研究中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
根据文章内容来看,段文杰拥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并针对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已然殒世,但是,在历史的天空中,钱学森必将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颗明星——就像那颗距离地球大约2.23亿公里的“钱学森星”一样,长久闪耀在苍穹。
在中国,钱学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科学精神,那就是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与探索,不为自己设置任何禁区。钱学森身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而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体味他对中国的真正价值。
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
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20世纪80年代初,他把对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探索和组织指挥“两弹一星”等重大科研工程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钱学森开始审视中医,他写道“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的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他同时又认为:中医理论是事实和臆想以及猜测的混合,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不能说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或者说,中医是“前科学”,即尚待进入科学技术体系的知识。他甚至在1981年《自然杂志》第4 卷第7 期题为《开展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一文中提出: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1958年3月1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及至20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钱学森的倡议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 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钱老走完了他的近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我们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真正体味他对中国的重要价值。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B.钱学森认为中医的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C.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
D.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他认为中医理论是事实和臆想以及猜测的混合,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也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E、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本文的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结合全文,说说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怎样一笔丰厚的遗产?
答:
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答:
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并说说对你的启示。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陈忠实: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
胡忠伟
陈忠实话少,不会客套,他说话几乎不用形容词,偶尔一两句玩笑话,会逗乐在场的所有人。别人拿他开玩笑时,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会现出憨厚的一笑。他生活简单、沉静,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创作上;他语言简朴,却总能一语中的。对人生的感悟,他可以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
1942年,陈忠实出生在陕西西安灞桥西蒋村。高中毕业之前,陈忠实也谨慎地为自己谋划着未来,他的打算是:上上策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再次是回乡村。遗憾的是当年大学招生名额锐减,他落榜了,军营也对他关了门。于是他便只得归去,时在1962年。陈忠实感到了命运对自己的捉弄。
完完全全当一个农民,陈忠实显然难以接受。好在他对文学怀有强烈的兴趣。缘于此,陈忠实变得沉静起来。水深了才能沉静,而且沉静之中也许还潜藏着波澜大惊。于是,在乡村当教师、当公社干部之余,他把自己埋进了文学创作之中。
1965年初《西安日报》发表了他的散文处女作。1973年陈忠实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以后就每年一部。陈忠实大水深藏,一旦地裂土开,才见其汪与洌。1992年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的信,得知长篇小说《白鹿原》即将出版,并有高度之议,他流泪了。后来,这部小说果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版本数种,行世百万册之余,为其它众多艺术形式所使用,计有广播、绘画、泥塑、秦腔、话剧、舞剧等,翻译为日本语、韩国语、越南语。这正是他沉静写作的开花结果。
《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我现在又回到原下祖居的老屋了。老屋是一种心理蕴藏--新房子在老房子原来的基础上盖成的,也是一种心理因素吧……获得的是宁静。”在一篇散文中陈忠实这样自陈心迹。这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一种心理状态。宁静,从容,甚至还有一些悠闲。
尽管现在陈忠实已达到“小康”,但他仍保持着先前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美德,他常说:“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陈忠实习惯白天写作,晚上休息。他尊重身体的生物钟,起居有常。写作时,当顺畅地写到一定字数的时候,陈忠实便奖励自己去轻松娱乐一下,要么听秦腔,要么找知己聊天,要么找人“杀”一盘象棋。
2000年腊月,陈忠实及一批文艺家应邀去外县采风。晚上休息时,主人问明日何时起来,陈忠实随口说:“睡觉睡到自然醒吧。”第二天,主人求他写字,陈忠实写了这句话,但他没有给主人,也没有依主人的要求写得很大挂在宾馆大堂,而是写了小小一幅,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有一年“五四”青年节,陈忠实应邀给西安的一些青年谈创作,有读者问他近年为什么没有写小说,他说:“没有写是因为没有感觉,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艺术上没有新的发现,干脆不要写。”此次谈话不久,他写了《日子》等小说,引起很大反响。《日子》写的是底层农民的“日子”,有底层农民生活的悲辛以及对社会的批判;《作家和他的弟弟》写一个作家的农民兄弟的狡猾与愚蠢,可笑与可哀,触及灵魂,滋味复杂。这些小说都写得简洁、含蓄而精到,作家与他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是贴近的,而他的目光又是悠远的,有入乎其内的深刻,更有出乎其外的透视与开阔。我想,这与陈忠实近年一直住在乡下而带来的宁静的心态大有关系吧。宁静,才能产生从容和悠远。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陈忠实主张如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没有艺术上新的发现,就干脆不要写,不久他写出了引起很大反响的《日子》等小说。
B.陈忠实总是语言幽默诙谐,简单直观,能一语中的地体现人生感悟,如他那“馍蒸到一半,最怕揭锅盖”的描述就是如此。
C.陈忠实高中毕业前曾谨慎地谋划未来,觉得最好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结果却受到命运的捉弄,只得回到乡村。
D.回乡村后,陈忠实怀有强烈的文学兴趣坚持创作,最终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推荐,《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

E.2000年腊月陈忠实应邀去外县采风,第二天陈忠实主动写了张“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条幅送给主人,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陈忠实的人生经历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乡居得静,五谷养人”,这两方面与陈忠实创作成功有关吗?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 1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曾向人“挪川费百金”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为此他发出了“屋价之贵,可谓极矣”的感叹。1855年,35岁的沈葆桢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家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降旨,署沈葆桢“先行接办”,“不准固辞”。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只好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8年时间,造出了5艘商船和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装备起了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在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沈葆桢厅”。
1879年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
(节选自《文史参考》2011年总第44期)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徐不以貌取人,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后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作为“晚清名臣”,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
成就沈葆桢“名臣”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出身”、“读书”、“无私”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安然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
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
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
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他的倡议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 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 ——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这些都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所应当具备的。
B.人们并没有像对“卫星上天”的成就那样信服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C.“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是钱学森找到的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进而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始了全面的解读。
D.钱学森认为山水城市应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

E.本文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不但介绍了“导弹之父”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还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
本文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请分条陈述。(6 分)
                                                                            
                                                                            
文章的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钱学森”诠释了怎样的科学家的内涵?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后面的题目。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  闫荣霞
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做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鲁迅、郭沫若也以得他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毕业的时候还在唱;这样的歌就是诗了,他的诗又怎能不好:“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连他给友人夏丏尊的画随便题两句话,都好得不行的:“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为题小梅花屋图》)
可是一入佛门,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完全置之度外了。叶圣陶谈弘一晚年书法:“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就像一道虹敛去七彩,白气藏身天地间,非为字变,实则人变。当了和尚,字也有了一颗为僧为佛的心,自然是“刊落锋颖,一味恬静”。
就如他这个人。初始华丽,剃须裹腰在舞台上扮茶花女,如今却是面容清癯,眉目疏淡,一个过午不食、行脚度世的老和尚。就像烟花“啪”地炸开,整个天地都为之增了色彩。眼看着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圆了,又更圆,然后暗了,又更暗……整个人生就这样由绚丽归于平淡。
环顾当年,人们对大才子李叔同出家动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师的弟子、著名美术家丰子恺则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而弘一法师,就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丰子恺的“人生三层楼”的说法,切合实际,振聋发聩,一扫世俗们对李叔同出家因由的所有推测之说。
庄子讲天地有大道,却是一定要做到“无己”,成为“至人”,才能得之。世事不再关注,生死不再思虑,贫富得失不是挂在心尖上的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游于宇内。
可是,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却要能熬得过刳骨剔肉的痛苦。剃度后,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千里迢迢赶到灵隐寺,他铁石心肠,竟然连庙门都没有让他们进,妻子无奈离去,只是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
他用刳骨剔肉的痛苦,置换了真正的自由。一切他都舍得,只为追求心中那一点萤火。
我们对于追求自由的人一向是敬仰的。自身是燕雀,怎不羡鸿鹄?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赵朴初评他是:“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其实他才不要当什么奇珍和明月,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心罢了。所以他出家也不是为当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更不为能和虚云、太虚、印光并称“民国四大高僧”。弃家毁业不为此,大彻大悟不消说。那些虚名,他是不要的。真实的他,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却自号“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三天后,沐浴更衣,安详圆寂。“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他的粗钵里盛满自由。
【注】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在他艺术发展如日中天时,他毅然摒弃了世俗,中年出家后成为南山律宗一代祖师,被誉为“民国四大高僧”。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一钵了却谁的浮生”这个题目新颖别致,一方面与李叔同的身份、性格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有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作用。
B.作者将弘一人生的转变比作烟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前半生的绚丽与后半生的平淡,以二者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其人生轨迹转变的深深的忧伤。
C.“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一句,以高傲的张爱玲的谦卑,体现出了李叔同的大家风范。
D.弘一在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后圆寂,表明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既有喜的一面,也有悲的一面,是留有遗憾的,对自己的抉择隐隐流露出悔意。

E.全文不仅在写李叔同的才华——天才般的才华,更在写他坚定舍弃,对真正自由的追求。在当今物质至上、利益为先的商品时代,李叔同的这种追求,是照鉴我们灵魂的一面镜子。
从文章内容看,弘一进入佛门前后的人生轨迹有哪些不同?世人对他是如何评价的?
作者在文中直接引用了李叔同作的《送别》和他的诗,又大量地引用了名家的言论,请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6分)
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可谓是传奇般的天才,在艺术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毅然毁家弃业,皈依佛门,以一钵了却浮生。你如何理解他的人生抉择?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与发展。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陋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D.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E.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何嗣焜:由职业校长而践行现代大学制度
俞 可
1897年4月8日,地处上海徐家汇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开办师范院,此举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滥觞。师范院亦为该校首个教学机构,后人遂尊该日为校庆日。因此创举,南洋公学首任总理(校长)何嗣焜得以彪炳中国教育史册。何嗣焜(1843一1901),字梅生,江苏武进人,世代耕读。以一介生员入伍(淮军)而辅佐两广总督张树声,仕途坦荡却并非得意,便遁隐乡野。1896年,清廷决意创办南洋公学,天降大任于斯人,何嗣焜认定办学乃安身立命之举,
毅然肩负南洋公学首任总理之职,为该校百年伟业奠基,为中国教育体制拓荒。
甲午战争惨败。1860年10月31日,太常寺少卿盛宣怀向光绪递呈奏折,阐明创办南洋公学之意,并提议三品衔分省补用知府何嗣馄出任公学总理,总办公学事务并节制下设的监院和华课总教习。盛宣怀之所以慧眼识中何嗣焜是因为他热衷于教育,主张“开通知识,教育尤亟”;盛宣怀称其“学术湛深,不求闻达,志气尤坚卓,不致始勤终堕”,“总理之人非该员不足当此选”。
以“明体达用,勤学善诲”为培养目标,何嗣焜设计了严格的选拔制度。师范新生皆持“白据”即“南洋公学师范学堂试业证”,两个月后再确定去留和分层。分层采用“五层格”,每合一层格者可换据,依次换为蓝、绿、黄、紫、红据。执红据者准予担任教习。每季考核一次,优者递进,劣者淘汰。何嗣焜每月按层格发给师范生津贴,一层格每月津贴膏火银6两,进一层格加银1两,10两封顶。对成绩欠佳与违犯校规者,则扣除膏火银。一旦兼职教员,师范生可额外领取40两,而总教习月薪也不过100两。
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办学亦然。一旦有章可循,学校成员即可按部就班,学校运作亦可有条不紊。开学当年10月,何嗣焜拟定《南洋公学章程》,对学校所有事务一一予以规制,事无巨细,无一挂漏。“凡章程所无,未经总理注入者,不准据事理擅行。凡章程所有,未经总理注废者,不准据事理擅废。”该章程由何嗣焜亲笔书写,张贴于大众易见之处。治理学校,何嗣焜以严厉著称。1899年4月19日,他发布学生奖励办法,以“中课、算学、英文三项积分而定,一项不及格者皆不奖”。这些皆为办学过程中凝聚而成的思考与策略,何嗣馄每年年终把新增与改易的规章制度汇辑成册,并增订公学章程。
设置师范院旨在解决南洋公学的师资问题,而公学又为师范生提供绝佳的教学实践基地。师范院一旦启动,公学其他教学机构的设置便纷纷跟进,首先便是何嗣焜仿照‘旧本师范学校有附属小学校之法”创设的外院即高等小学堂,于1897年10月5日招生,1l月9日开学。大班毕业生可升入1898年4月22日开学的中院即中学堂。5年制(包括2年高等预科)的中院为学生提供“充分预备而升入大学”。外院还为师范生提供编写教材的可能,有些校本教材竟可辐射到国内其他新式小学堂,如《蒙学课本》《物算》《笔算》《本国地理教科书少:当然,新设的译书院介译大批西学经典,既用作教材又开启民智。外院1899年6月第三次招生,入学考试成绩排名第五和第六的分别为范静生和蔡艮寅。前者就是曾两度出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范源镰,而蔡艮寅即蔡锷,入学半年便应梁启超之邀赴日留学。  
南洋公学的师范、上、中、外四院分级办学模式堪称中国近代教育体制之创举,垂范久远。《清史稿》记载:“中国教育由系统之组织,此其见端焉。”原创者虽为盛宣怀与何嗣焜,执行则由何嗣焜独自担纲。执掌四年可谓筚路蓝缕,办学之效不可立竿见影,何嗣焜却使南洋公学异军突起。他辞世次年,1902年2月13日,管学大臣张百熙在奏折中称:“查京外所设学堂,已历数年,办理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
何嗣焜办学,事必躬亲,焚膏继晷,宵衣旰食,入不敷出,积劳成疾。1901年3月1日,何嗣焜闭门“撰拟奏草”,突发中风,“搁笔侧首”而逝,时年58岁。盛宣怀赞何嗣焜“宏深邃密,体用兼赅,淹贯古今各国源流,有匡世之略,而不囿于晚近”,因而,“公学之规模考查,钩稽权衡,靡不中于事理”。他与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奏朝廷,称“公学之营造法式、教育章程,尤为该员心力之所专”,何嗣焜“积劳病故”,故“请将何嗣焜学行宣付史馆立传折”,以彰其勋。1917年,学校师生制作何嗣焜铜像一座立于校园,以资纪念。
何嗣焜著述寥寥,且大都毁于寓所1887年失火,现存世仅《存悔斋文稿》五十余篇。尤其在担任校长四年期间,何嗣焜不事著述,其“述”便是校长的既定职责,其“作”即为所奠定的南洋公学百年基业。这便是校长职业化。面对当今大学校长“双肩挑”固有模式并日趋院士化与官员化,职业校长在位期间只能是教育家,其真正造诣为领导智慧、思想与实践。而且,只有职业校长才能对大学章程“顶礼膜拜”。可见,大学章程与职业校长共同构成现代大学制度,缺一不可。何嗣焜堪称全职校长之典范,心无旁鹜而鞠躬尽瘁。
(摘自《上海教育》2013年第15期)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记述了何嗣焜兴办南洋公学师范院的经过和取得的成就,详略得当,细节突出,内容详实,有很好的励志作用。
B.盛宣怀认为公学总理人选非何嗣焜莫属。盛宣怀对何嗣焜十分赏识,因为何嗣焜在事业心、学识、眼界上有过人之处。
C.何嗣焜拟定《南阳公学章程》,对学校所有事务都一一做好规定,并且不断增订完善,每年开学汇编成册公布于众。
D.曾两度出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范源镰和蔡锷将军都是师范院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当时因学业成绩优异而赴日本留学。

E. 本文刻画了一位办学事必躬亲、焚膏继晷、积劳成疾而溘然长逝的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先驱,中国近代史上杰出教育家形象。
何嗣焜作为职业校长采取了哪些措施兴办师范教育?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盛宣怀在文末从哪几个方面赞颂了何嗣焜的功绩,请简要分析。
作者认为,职业校长在位期间只能是教育家,其真正造诣为领导智慧、思想与实践。而且,只有职业校长才能对大学章程“顶礼膜拜”。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陈忠实:乡居得静 五谷养人
胡忠伟
陈忠实话少,不会客套,他说话几乎不用形容词,偶尔一两句玩笑话,会逗乐在场的所有人。别人拿他开玩笑时,他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会现出憨厚的一笑。他生活简单、沉静,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创作上;他语言简朴,却总能一语中的。对人生的感悟,他可以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
1942年,陈忠实出生在陕西西安灞桥西蒋村。高中毕业之前,陈忠实也谨慎地为自己谋划着未来,他的打算是:上上策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再次是回乡村。遗憾的是当年大学招生名额锐减,他落榜了,军营也对他关了门。于是他便只得归去,时在1962年。陈忠实感到了命运对自己的捉弄。
完完全全当一个农民,陈忠实显然难以接受。好在他对文学怀有强烈的兴趣。缘于此,陈忠实变得沉静起来。水深了才能沉静,而且沉静之中也许还潜藏着波澜大惊。于是,在乡村当教师、当公社干部之余,他把自己埋进了文学创作之中。
1965年初《西安日报》发表了他的散文处女作。1973年陈忠实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以后就每年一部。陈忠实大水深藏,一旦地裂土开,才见其汪与洌。1992年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的信,得知长篇小说《白鹿原》即将出版,并有高度之议,他流泪了。后来,这部小说果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版本数种,行世百万册之余,为其它众多艺术形式所使用,计有广播、绘画、泥塑、秦腔、话剧、舞剧等,翻译为日本语、韩国语、越南语。这正是他沉静写作的开花结果。
《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我现在又回到原下祖居的老屋了。老屋是一种心理蕴藏--新房子在老房子原来的基础上盖成的,也是一种心理因素吧……获得的是宁静。”在一篇散文中陈忠实这样自陈心迹。这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一种心理状态。宁静,从容,甚至还有一些悠闲。
尽管现在陈忠实已达到“小康”,但他依然保持着先前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美德,他常说:“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陈忠实习惯白天写作,晚上休息。他尊重身体的生物钟,起居有常。写作时,当顺畅地写到一定字数的时候,陈忠实便奖励自己去轻松娱乐一下,要么听秦腔,要么找知己聊天,要么找人“杀”一盘棋。
2000年腊月,陈忠实及一批文艺家应邀去外县采风。晚上休息时,主人问明日何时起来,陈忠实随口说:“睡觉睡到自然醒吧。”第二天,主人求他写字,陈忠实写了这句话,但他没有给主人,也没有依主人的要求写得很大挂在宾馆大堂,而是写了小小一幅,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有一年“五四”青年节,陈忠实应邀给西安的一些青年谈创作,有读者问他近年为什么没有写小说,他说:“没有写是因为没有感觉,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艺术上没有新的发现,干脆不要写。”此次谈话不久,他写了《日子》等小说,引起很大反响。《日子》写的是底层农民的“日子”,有底层农民生活的悲辛以及对社会的批判;《作家和他的弟弟》写一个作家的农民兄弟的狡猾与愚蠢,可笑与可哀,触及灵魂,滋味复杂。这些小说都写得简洁、含蓄而精到,作家与他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是贴近的,而他的目光又是悠远的,有入乎其内的深刻,更有出乎其外的透视与开阔。我想,这与陈忠实近年一直住在乡下而带来的宁静的心态大有关系吧。宁静,才能产生从容和悠远。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陈忠实主张如没有关于小说的感觉、没有艺术上新的发现,就干脆不要写,不久他写出了引起很大反响的《日子》等小说。
B.陈忠实总是语言幽默诙谐,简单直观,能一语中的地体现人生感悟,如他那“馍蒸到一半,最怕揭锅盖”的描述就是如此。
C.陈忠实高中毕业前曾谨慎地谋划未来,觉得最好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结果却受到命运的捉弄,只得回到乡村。
D.回乡村后,陈忠实怀有强烈的文学兴趣坚持创作,最终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推荐,《白鹿原》获得矛盾文学奖。

E. 2000年腊月陈忠实应邀去外县采风,第二天陈忠实主动写了张“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条幅送给主人,并主张挂在房间里。
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陈忠实的人生经历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乡居得静,五谷养人”,这两方面与陈忠实创作成功有关吗?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题目。
毛泽东传•序曲
(美)罗斯•特里尔
黑发分头下温和的面容,柔软的双手,透人肺腑的目光,使首脑持重的如轮大耳,在没有皱纹、宽阔而苍白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一位认识他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缅甸人评论道:“他没有周恩来的清秀,但是显得慈祥宽厚。”
年逾82岁,毛泽东的外貌没有很大的改变。青年时看上去略有焦虑,在官邸里,这位领袖显得雅致、悠然自得。他渐渐地发福,同时也失去了热情的知识分子的神态,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他看上去像一头海象”,一位在他有生之年见过他的泰国领导人说:“一切都显得气宇轩昂。”
他总是处在人们注意的中心。富于自制力。给人的印象是能同时眼观六路。毛从没有失去他的两重性:脑弦紧绷如满弓,机敏似猫。
他善穷经据典,使访者大惑不解,或以沉默静思使对方不知所措。他把手伸进口袋般的裤子扪虱子的粗举又会把另一访者吓得目瞪口呆。脸部的上半部分显示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宽阔的前额,探索的眼睛,长长的头发。下半部则表明他是一个感觉论者:厚厚的嘴唇,高隆的鼻子,稚童般的圆圆的下巴。
毛泽东的步态并不优雅,他步履蹒跚。美国妇女活动家史沫特莱带着政治的和个人的热情在三十年代曾试图让毛唱歌跳舞——与她轻易地跟其他中共领导人所做的一样——但最后不得不怏怏地放弃这种努力。“高傲和自重妨碍了他的跳舞。”在这同一时期认识毛的一位流放中的日本共产党人野扳参三说,他的舞姿看上去像在做操。毛泽东跳舞不合节奏。
毛泽东出击时从不错过目标。而他的这种平衡——如果存在平衡的话——是自对手的撞击。他说自己既有虎气,又有猴气。他的性格中冷酷无情的一面和幻想狂热的一面不断交替出现。
他的笔迹表明,他是一位随心所欲而不会为戒律所困的人。那些字体则大则小,龙飞凤舞,用绅士派学者的标准衡量,这并不是“好”书法。
因为毛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所以人们绝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里会随时流出些什么。尽管毛是一位温和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有脾气。自密苏里州的记者艾德加•斯诺,早在三十年代就见到毛,他说,毛对任何事情从不持中立或消极态度。
毫不奇怪,毛并不能经常博得众人的爱戴,至少不像周恩来那样——这位高级官员甘愿立于毛的身影之下;或者不像朱德那样——这位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总司令坚韧、不拘小节、笑口常开(史沫特莱成功地使他们二人与自己跳舞)。
“我简直不知怎样与毛交谈,”一位与毛和周恩都打过交道的印尼人说,“与周恩来而不是与毛在一起——可以有热烈的讨论,你会完全知道你的位置。”
毛生于1893年,逝于1976年。这一时期,中国几乎天翻地覆。封建王朝被推翻。战争像有轨电车一样去而复,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密友翻脸。斗争的火炬传给新的一代,而他们并未感到像毛在燃烧时的那种热度。
他活着就是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毕生使命,这位幸存下的农家子看上去更像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这一战争摧毁了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国,同时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许国——他却从未负过一次伤,没有缺胳膊少腿或失去眼睛。
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
怎样说才贴合毛泽东的形象?农民造反者?他劝导并率领从湖南稻田里和江西绿林中的群氓游民组成的弱小军队,夺取了地主手中的统治权。
军事统帅家?他说过,他的胃口从未像战争时期那样好过。
诗人?如果他不置一切不顾,去吟上几句诗以表达令人振奋的斗争激情,描绘中国山河的壮丽,就难以结束一场战斗。
近代以来,许多中国的爱国者出国寻求到了使苦难中国获得新生的手段吗?毛从欧洲借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有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帝王?他教会中国三代人去公然藐视束缚中国人民两千年之久的禁条和权威,然而最终,或许他自己也感到绝望,他树立了一面天子出言皆金科玉律的镜像,这可怕地表明,旧世界老是附在新世界身上而再生。
(摘编自《毛泽东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表明了毛泽东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相连的事实。
B.本传记在评说毛泽东性格中的两重性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展开。
C.跟自甘居于毛泽东之下的周恩和笑口常开的朱德相比,毛泽东并不能博得众人爱戴。
D.传记写了跟毛泽东有过接触的多位外国人各自对毛泽东的评价,这些外国人的“一面之词”,汇聚起,比较全面地描绘了毛泽东的多个侧面,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毛泽东的“复杂”。

E.毛泽东形象复杂,经历丰富,因此,本传记作者认为毛泽东是一个农民造反者、一个军事统帅、一位诗人,甚至是一个帝王。
毛泽东性格中的“两重性”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1—2自然段是如何描写毛泽东的?有何效果? 6分
本传记的作者给毛泽东贴了几个“标签”——“农民造反者”“军事统帅家”“诗人”“帝王”等,对此你有什么认识?请任选其中一个“标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相关链接:
(1)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选自“百度百科”)
(2)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  (《张鸣访谈录》)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和“北大中文四老”,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讲究穿戴,或中或西,风度翩翩,加上教态大方,吸引了学生们全神贯注的倾听。
C.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他身上得到教益。
D.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两校写作组”,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

E.林庚并不具有显赫的地位,不被人崇仰供奉,却以其人格魅力被学生永远铭记,这是一个老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
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全文,说说这“精神财富”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
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它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
②略萨与马尔克斯可以说是一生的朋友和敌人。早年略萨与马尔克斯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两人开始决裂,决裂的原因也一直被认为很诡异。1976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打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2007年,两人和好。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百年孤独》上市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B.流亡巴黎时,马尔克斯穷困潦倒,房东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30年后,马尔克斯回去报恩,房东太太没有接受,但大为感动。
C.马尔克斯的作品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是作品的内容被关注,后是作品的形式被关注。
D.在中国,除了主流作家或年纪较大的读者外,年轻读者对《百年孤独》不感兴趣,更有甚者认为此书是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

E.马尔克斯去世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后继乏人,他留下的作品也乏人问津,在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经典往往被忽略。
本文通过哪些事情表现马尔克斯襟怀磊落,知恩图报及凡人心态的?
马尔克斯在中国有怎样的影响?请简要分析。
作者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2013年10月22日下午,102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得此消息,燕园师生们陆续来到先生生前居住的燕南园61号献花追悼,还有一些人则来到未名湖畔,在那块先生题写的未名湖石碑前,追忆先生生前的点点滴滴……
一个人与一门学科
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
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做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资料。
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转变。
1946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仁之影响很大。
1950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立。
一个人与一座城
对北京,侯仁之说自己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北京不仅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第二故乡,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了这个对象,温和的侯仁之常常迸发出勇士般的豪情。
对卢沟桥的保护,正是如此。“文物古迹是城市文脉的载体,丢了它们,就丢了城市的记忆”,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卢沟桥疲惫不堪,破损严重。侯仁之心急如焚,当即写出《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不久,北京市政府决定进行整修。此后,卢沟桥不仅多次整修,还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被列为旧城外的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和申报世界遗产的后备名单。
让侯仁之放心不下的,还有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后门桥。后门桥是历史上北京城址转移的一个标尺,是元大都城市规划的起点。1998年,已近90高龄的侯仁之建议把什刹海的水引过后门桥,恢复后门桥下的水上景观,正是这个建议,使得历史上中轴线的最初设计起点焕然一新。
对北京这座城,侯仁之到底有多爱?北京大学前后二十几届的学生都是见证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每年北大新生入校听的第一堂课,就是“侯仁之讲北京”,这一讲,就是20多年,直到侯仁之年事高了为止,这也成为北大的一桩美谈。
一个人与一项工程
侯仁之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北京”,有人赞他为“北京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
1980年春,侯仁之在美国考察期间,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回国后,侯仁之立即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案获得通过。不久,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
晚年,先生长居燕园。只要是阳光好的日子,先生便会坐在轮椅上,由女儿推着散步,每每走到未名湖畔,研究了一辈子历史地理学的先生都会说,“多少时光过去了,它依然是这样……”
是的,他依然是这样。百岁人生,行走天下,守望大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①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在一个专修中国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
(侯仁之《〈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
②1984年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1999年被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乔治·戴维森勋章,他是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中国人。
(百度百科)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首尾称侯仁之为“先生”,表达了对他的尊重敬仰之情。结尾处“他依然是这样”,是对侯仁之百年人生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赞美。
B.达比认为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经过了自然和人的长期改造,侯仁之深受达比学术思想的影响,因此研究兴趣、方向发生转变。
C.侯仁之平素性情温和,但对北京却常常迸发出勇士般护卫的豪情,耄耋之年也如此。卢沟桥的整修和后门桥的焕然一新就是证明。
D.侯仁之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他被誉为“活北京”,北京大学二十几届学生都是见证者。他的讲座成为北大的一桩美谈。

E.本文开头交代侯仁之去世的具体时间、地点、年龄和悼念情景,令人心生悲凉之意,这和结尾饱含的缅怀之情遥相呼应,结构严谨。
侯仁之创立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过程,表明他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怎样理解对侯仁之的评价“行走天下,守望大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有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雷雨》的介绍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是周朴园的台词,《雷雨》原著注明此时周朴园的语气是“冷冷地”,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的《雷雨》周朴园的语气是“高昂地”。
在侍萍与周萍见面时,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的《雷雨》增设了“周萍跪下来让侍萍抚摸差点相认”的情节。
你认为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时,周朴园的语气是该“冷冷地”还是“高
昂地”?为什么?
增设“周萍跪下来让侍萍抚摸差点相认”的情节,这样处理好不好?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尼采——伟大的漂泊者
一百年以前,一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几乎把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小有名气,这个人就是尼采。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如今,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1844年,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茨恩市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个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未满五岁时,父亲病死,数月后,年仅两岁的弟弟又夭折,幼年的尼采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常,因而变得孤僻敏感。小学毕业后他就读于普夫达中学。1865年,二十一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言学。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说,这不啻是一个反叛的信号,后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敌——“反基督徒"。与此同时,这个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酗酒、浪游、殴斗的青年人,突然变得少年老成起。他退出了学生团体,离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
这是尼采生涯中发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机。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吗?他心中酝酿着一种使命感,要为自己寻求更真实的人生。他偶然的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发现在他之前也有人受同一问题的折磨,并且用哲学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同一悲观看法,便顿有觅得知音之感。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从此永久地印在尼采的思想中。
1868年秋,尼采在莱比锡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大师瓦格纳,一见面两人就久久谈论着共同喜爱的叔本华哲学。可是,他渐渐发现瓦格纳歌剧中的那种歇斯底里的激情,过度亢奋的敏感,对神经和官能的刺激,集中体现了时代的颓废症。这使尼采深感压抑,渐渐产生对抗心理,最终二人决裂。
1869年,尼采二十五岁,在李契尔的推荐下,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仅仅两年以后,尼采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腊悲剧起的小册子引起了轰动,既受到热烈的赞扬,也遭到激烈的攻击。在正统语言学界看,一个语言学家不好好地去琢磨柏拉图古典语言的精妙,却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全然是荒诞不经。1879年,尼采结束了十年教授生涯,从此开始了他的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伴侣的孤独的漂泊生涯。靠着微薄的教员退休金,尼采度过了10年的漫游和创作黄金期。
1883年,尼采著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惊世骇俗之作。这本书卖了四十册,送给朋友七册,只有一个人表示感谢,没有人称赞这本书,没有哪位哲人如此孤单过。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提出了“超人"理想。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人也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尼采的人性观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以主张人的超越性为归宿。他之所以否定旧道德,正是因为旧道德同时否定了这前提和这归宿。他认为“善恶的创造者首先必须是破坏者,他必须摧毁一切价值观念"。朋友们眼中,这完全是一部怪异的作品,这让尼采倍感孤独。他又开始了漂泊浪迹的生活,他坚持写作,最后将创作的箴言、警句、辞条汇集起,组成了两个集子《善恶的彼岸》和《道德的谱系》,在书中他呐喊着摧毁旧道德,为超人的道德开拓道路。在189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着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与世长辞。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一颗敏感的心,太早太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潜伏的病痛,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时代人听,却好似疯子的谵语。直到世纪转换,时代更替,潜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从这疯子的谵语中听出了先知的启示。或许对他的理解富有争议,但尼采是现代思想的里程碑和德国散文的巅峰,使人们对过去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制度和观念进行了反思。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   
(节选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有删改)
链接: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受叔本华哲学影响,提出“权力意志论”、“超人学说”等,尼采猛烈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尼采哲学所表达的正是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尼采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的生命哲学,但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也使他形成了沉郁孤独的性格。
B.尼采的首部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由于全新的视角和大胆的批判遭到了正统学界的批评甚至攻击,为此尼采不得不结束十年教授生涯而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
C.作者记述了尼采与瓦格纳由最初仰慕到最后决裂的交往过程,展现出了尼采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我的性格特点。
D.文章结尾“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这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尼采哲学思想的锋芒及其产生的时代影响力。

E.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面详实地叙述了尼采的人生轨迹、思想形成过程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凸显了他非凡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本文题目为“伟大的漂泊者”,尼采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简要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文章结尾处作者评价尼采“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你得到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