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来源:2018年全国卷Ⅱ高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 【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 【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

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

"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

"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

"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来源:201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 ,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6年全国卷Ⅰ高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1)诗歌的前四句的主要意思什么?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元散曲)〔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②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③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它们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试做简要的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2)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①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②蛩:蟋蟀。螿(jiāng):蝉。
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道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请就这首词的感情和运用的手法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所作。
(1)试分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比喻昂贵的柴米。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意,往往一个字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决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因而被称为“诗眼”。阅读本诗,可以看出本诗的诗眼是“忧”。请具体说明理由。
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哪些手法?
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些呢?(方法规律提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校本课程阅读)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小题。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这首诗的情感写得很有层次,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情感变化。
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小题。
临江仙·暮春
宋 赵长卿①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②,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③雨,疏柳断桥烟。
注:①赵长卿为宋朝宗室,本词作于“靖康”之难后,宗室南迁,定居临安。
②即是寒食节的夜晚,寒食节,是祭祀先人的时候。
③此处“南浦”,暗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简要分析首句中“征鸿”的具体含义。
杜牧在《睦州四韵》的原句是“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本词却写到“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简析词人以“天”代“前”的艺术效果。
本词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