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格桑梅朵
张玉兰
(1)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连绵的雪山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
(2)父亲在这条线上修了一辈子路,最后不得不带着一身的高原病回到家乡。临走时,也不忘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那时,我刚卫校毕业,本有大好的前途。可军人出生的父亲,却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你必须得去,那儿需要你这样懂医的人。
(3)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有掉一滴泪,把对父亲的怨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山脚下的道班。
(4)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荒凉,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的热闹。纤细娇艳的格桑花蓬蓬勃勃一路开到雪山之巅;连绵不断的进藏汽车排起长龙,在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蠕动;骑行爱好者们一路欢歌,摇着清脆的铃铛,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还有那些藏族老乡赶着自家的牛羊,从从容容地跨过公路,辗转到别的草场……
(5)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养路工人最繁忙的时候。这段28公里长的川藏线是属于我们道班管辖的,为了能保证这条路畅通,李大姐他们天不见亮就得起来去清理路面,然后再回来吃早饭。
(6)通常这个时候,我都还在睡懒觉,他们知道我憋屈,也不叫我出工,由着我的性子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因此我也放任着自己,我要让我的父亲知道,是他毁了我的一生。
(7)直到有一天,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接着是李大姐的呼喊:“幺妹儿,快起来,要出人命了。”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个藏族老乡抬进来一个老阿妈,呼吸急促,脸色乌青。我被这慌乱的场面吓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老阿妈的呻吟瞬间战胜了我的犹豫,我从床下拿出急救箱,给老阿妈吸上氧,打针,拿药,倒水,喂药,一连串的动作再自然不过了。
(8)不一会儿,老阿妈终于缓过气来,她忽然跪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吓得我直往李大姐的身后躲。
(9)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看远处盛开的格桑花,一个部队的车队从道班门口浩浩荡荡驶过。这时,一辆军车靠边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正在修路的李大姐他们比划着什么。
(10)忽然,李大姐抬起头,朝我大喊,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房顶上跳下来问:“喊我干啥子?”
(11)那个士兵递给我一个栽有格桑花的罐头盒说:“谢谢你救了我阿妈,这是生长在五千米雪山上的格桑梅朵,送给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掉了。
(12)我只知道这花叫格桑花,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格桑梅朵,好有诗意的名字。我把那盆格桑花放在窗台上,问李大姐:“格桑梅朵是什么意思?”
(13)李大姐说:“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
(14)以后的日子,那个藏族士兵每次进藏都要为我带回一个栽有格桑梅朵的罐头盒。渐渐的,娇艳的格桑花开满了我的窗台,在花香里,所有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了。
(15)终有一天,为我送格桑梅朵的不再是那个满脸高原红的藏族小兵,而是他的战友。我问他的战友,那个小兵哪儿去了?战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他牺牲了。
(16)战友红了双眼,哽咽道:“就是这次进藏,突遇暴风雪,道路塌方,嘎旺他们的车就翻下了悬崖……”
(17)我不知道那个战友是何时离开的,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18)李大姐安慰我说:“别伤心,在这几千里的川藏线上这样的事已是家常便饭。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美满。”
(19)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格桑梅朵,在暖暖阳光下,绽放着。似乎在告诉我,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路工人是在用生命浇灌着更多人的格桑梅朵。
(选自《2014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第(1)段描写的自然环境,写出了川藏公路线环境的恶劣,表现了“我”进藏的无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公路养护工形象,作者以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出他的强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C.小说以“我”睡懒觉、不出工、放任自己与李大姐等养路工人天不见亮就起来去清理路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养路工人的繁忙和我的懒惰与任性。
D.小说以“格桑梅朵”将小说中的人物串联在一起,使小说结构紧凑,内容浑然一体,并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E.“我”不愿去高原,感觉人生灰暗,后来给藏族老阿妈治病,藏族士兵给“我”送格桑花及藏族士兵的牺牲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对改变以后的人生充满希望。
(2)为什么小说在第(4)段要极力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
(3)小说主要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概括。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主人公是以父亲、李大姐为代表的川藏线的养路工人,还有人认为主人公是一个群体,包括父亲、李大姐、“我”、藏族士兵。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文后各题。
背 叛
东方生
这座唯“物”主义的现代都市消遣着春日的滥情,慷慨地分泌出过剩精力,在城市上空浮躁成咸咸的冲动,用公牛发情的力道倾泻在想入非非的灯红酒绿中。高楼以雄性的霸道君临芳泽,马路以母性的温存承载风月。远山痴痴,近水脉脉。风儿煽情,花儿燃情,鸟儿动情,树儿矫情。
城市一隅,公园一角,一个装饰着时尚与名贵的年轻女子,以动物的姿势半蹲半跪半踞在一条毛色黑亮、体格健壮的狗前。纤纤素手轻揉它的毛发,眼神痴痴若星外的空洞渗出史前的幽怨。似自语,似倾诉,一如既往地重复着:“宝贝最乖,你是永远不会背叛我的。不是吗?”
狗听得似懂非懂但必须装懂。时而摆尾,时而竦身,时而溜舌,时而朝树巅饶舌的鸟儿嗥叫两声。这一切都被女主人解读为忠诚的誓言。她满意地笑了,牵着狗,踩着初上的华灯回去。狗儿明白,它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等待它的是丰盛的物质奖赏和明天了无新意的考验。
次日,她又牵着狗,步态轻盈地来到公园,准备重复那海枯石烂的古老传说。一不留神,狗儿不见了。她失魂落魄地找遍了公园的每个角落,问遍了公园里的所有生物,依然一无所获。树巅跌落晚霞的艳照,粉蝶跳起性感的断魂舞。一种似曾相识的恐惧如猛兽般啮噬着她的心。①她撕心裂肺地呼唤着,那声音,直如古墓响起的追魂声、索命咒。许久,她目光呆滞地颓坐于地,脸色苍白得像盖尸布。公园死寂,如世界末日。
她不知自己是如何回的家。躺在床上,思绪渐渐复活。最想忘记又最难忘记的往事,像夜半的门铃声,固执而尖锐地响起。这铃声,曾让她有过多少期待,多少失望,多少怨恨。每次听到他夜归的门铃声,她都会条件反射般地从床上弹起,衣冠不整地冲到楼下,慌不择路地穿过厅堂,手忙脚乱地打开大门。
遇到他之前,她是本市一家高档宠物医院里最漂亮、最有爱心的白衣天使,常以宠物的思维期待着心中的白马王子。那天,风度翩翩的他牵着翩翩风度的它翩然而至。从此,她迷上了风度翩翩,并把自己许给风度翩翩。当人们羡慕的眼光还没来得及固化,她发现风一般的男人是拴不住的,就如风中的铃声不可捉摸。他离开了这座城市,到金发碧眼的国度去大显身手,带走了不可带走的一切,留下了不要留下的所有。她成了腰缠万贯的穷女人。她忍受不了他残余在风中的铃声,搬了家,带着狗。遛狗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旱六晚五,风雨无阻。
狗儿为什么会突然不见了呢?是被拐?被骗?还是……她想到了最坏的结局,不寒而栗。无论怎样,要把它找回来。打1 1 0报警,登报,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上做滚动式寻狗启事,并许以重金酬谢……能做的她都做了,尽管这要花费几十万,她不在乎。
剩下的便是难熬的等待。每次电话响起都让她心惊肉跳,满怀希望地接通又满脸沮丧地挂断。两天后的午睡时刻,门外一阵熟悉的狗叫惊醒了神情恍惚的她。它自己回来了!不是做梦吧?她喜出望外地冲出,一把抱回家,像久别的情人。“宝贝,这两天你干嘛去了?想抛弃我吗?”她凝视着它,目光能洞穿一切。它不想掩饰,用疲惫而兴奋的表情告诉她:这两天我很快活,今天是特地来辞行的。此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悦耳的狗叫声,它听懂了这爱的召唤,想挣脱主人的怀抱。她朝外看看,不远处站着一条与它同来的漂亮的雌狗。她明白了一切,这条忠诚的狗已背叛了她。她不动声色面无表情地给它喂了最后的午餐。它走出家门没几步便倒毙在路上。,
她委托最好的丧礼公司为它举行了最隆重最豪华的葬礼。灵堂上高悬着它憨态可掬、貌似忠诚的巨幅照片,两边是她亲自撰写的挽联:叛朋叛友不叛主,变犬变狗不变心。横批:忠诚不死。低回的哀乐如泣如诉填满全场,让人无悲亦生三分哀。②她一袭黑色长裙,神情肃穆地接受陌生来宾的陌生致哀。这时,她手机铃声急促响起,是金发碧眼的国度打来的。“嫂子,董事长遭遇车祸,生命垂危,希望您速来看看他。”她挂断电话,心里突然有种莫名的快意,仿佛这个葬礼不是为狗而是为他预先准备的。她沉思片刻,回了个短信:“                                               。”
葬礼结束后,她到商场买回一个金发碧眼的布狗,给它起名为“忠诚”。
在小说的空缺处补写短信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①她撕心裂肺地呼唤着,那声音,直如古墓响起的追魂声、索命咒。
②她一袭黑色长裙,神情肃穆地接受陌生来宾的陌生致哀。
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小说写了三个层面的“背叛”,试结合“她”的形象意义,做具体阐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艺新视界: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
“乾隆皇帝上朝之前,掏出手机拨了几个电话”“一条眼镜蛇拖着公共汽车经过十字路口”——读到这些陈述的时候,多数人的常识无法认同。诚然,从科学研究报告、社会调查问卷到商品广告,内容真实是共同遵从的基本规约。迄今为止,只有文学获得特许,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或者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约定。文学拥有何种特殊的意义,以至于可以享受如此特殊的待遇?
文学的虚构具有超凡脱俗的魔力。庸常的生活波澜不惊,虚构让人们从陈陈相因的琐碎事务中浮出头来呼吸到神奇的气息。
生动、传奇,我相信这就是文学虚构的开始。鲁迅曾经解释过他如何虚构小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鲁迅打趣地说,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相对于日常所见的各色人等,这个“拼凑”起来的人物,其性格特征的强烈程度往往超过了通常的平均值。另一些作家或许热衷于虚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情节,由于这些强烈的性格,作家虚构的戏剧性冲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大多数纪实的素材无法制造如此完整的美学效果。始于生动、传奇,继而悲欢交加,终于某种形而上的沉思,这常常是虚构为文学完成的三部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不论是小说、戏剧之中的理想人物还是诗词之中的良辰美景,作家、诗人的虚构无不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从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模式、才子佳人或者灰姑娘加白马王子模式到新近网络文学中时髦的“穿越”“玄幻”小说,虚构的意义几乎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欲望带动的虚构是许多通俗性娱乐作品的内在构成。但是,深刻的文学虚构必须拥有娱乐之外的丰富涵义。很大程度上,虚构的文学要遵循规律和细节“真实”,要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换言之,文学不能因虚构而破坏了“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
“科幻”文学诸如《黑客帝国》《阿凡达》《盗梦空间》等,它的虚构效果令人吃惊。读者对于它们的兴趣之所以超过各种单纯的科学研究假说,人间气息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真实既孕育了虚构,又制约了虚构。文学之所以可能拯救虚构,恰恰因为出现了更为深刻的真实认知。
(摘自2014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学的虚构”的阐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只有文学才特许虚构,文学的虚构可以免遭法律抑或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约定。
B.作家在小说、戏剧中所虚构的理想人物或者诗词歌赋中所展现的良辰美景,都寄寓了自己的内心向往。
C.文学的虚构就是为种种白日梦造就种种外显的形式,如一个卑微的小职员可以想象自己“穿越”至唐朝,变身公主。
D.文学的虚构可以上天入地,无拘无束,但它不能破坏“可然律”和“必然律”意义上的“真实感”。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作家可以放纵自己的想象,虚构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虚构一段趣味横生的遭遇,虚构一片清风徐来或暗香浮动的诗意,如此等等。
B.文学的虚构能让人从琐碎的事务中浮出头来呼吸到神奇的气息,这也是人们愿意暂时放下周边的种种现实事务投入文学阅读的一个原因。
C.文学虚构的性格特征,其强烈程度往往超过通常的平均值,虚构的戏剧冲突往往比日常生活更为集中、激烈、扣人心弦,获得了完整的美学效果。
D.那些遨游在天堂、地狱或者第N度空间秘境的文学想象,完全挣脱了常识的限制而开始了任意的飞翔,是违背常识的文学虚构。

结合本文内容,概括文学的虚构具有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⑧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员回到北平。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做眼中钉了呢?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
⑨在十年浩劫中,他当然不会幸免。听说,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为“老九”。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
⑩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现在编集的这一本《回忆吴宓先生》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⑪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从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⑫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

A.文章叙评结合,既有对雨僧先生生平琐事的详细叙述,也有高度的评价、赞赏,二者相辅相成,自然流畅地表达了对雨僧先生的爱戴、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⑤段写雨僧先生开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几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
C.作者认为《回忆吴宓先生》是一个饱含了弟子、朋友怀念之情的“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它能够反映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D.文章⑧⑨两段的回忆包含了作者的听闻和主观的揣测,没有写到自己亲见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

E.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全篇详细地记述了作者在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生活琐事,细腻动人,含蓄深沉。
文章第②段概述了雨僧先生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请根据作者回忆中的具体事件,列举雨僧先生“既奇特又矛盾”的具体表现。
作者说雨僧先生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又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藏 獒
周国华
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眼前的毡房内外皆寂,静得怕人。唯一能让人略感心安的,只有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篝火晚会的声音。你知道,就在毡房的后面,既潜伏着可怕的对手,又有长久以来等待你实现的梦想。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禁想起好像有那么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
你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踩着松软的草地,就像行走在太空中。你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
你太专注于眼前,竟没有注意到后面有条灰影悄悄向你靠近。
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上传来,你本能地丢下手中的弩机,扭身猛击那畜生。灰影怪叫着后退几步,前腿用力向后蹬地,脊背蜷成弓形,准备发起又一轮的攻击。你懵了,后悔自己太低估对手,本想出其不意,反被对方伏击。你抽出了背后的长刀,准备迎敌。
长刀在月光下闪了几闪,你看到了更为可怕的敌人,和两束逼人的幽光。
狼!竟然是头狼!
狼发起攻击,你手起刀落。狼躲开,一口叼住你握刀的手。你惨叫着丢下刀。赤手空拳的你和狼的肉搏战,本就没有悬念。没过多久,你就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惊恐地看着犀利的狼牙向自己的喉管咬来。
突然,一道黑影横空而过。未等你反应过来,那黑影已和狼纠缠在一起。
藏獒!你狂喜不已,想不到竟有它相救。
你见过这条藏獒,纯种的黑背黄腹“铁包金”,跟头小狮子似的。那天,你找这家主人要水喝。它就蹲坐在主人身边,目光警觉,一刻不离地盯着你,让你浑身发紧。
“铁包金”果然继承了祖先良好的基因,和能征惯战的狼相斗,丝毫不落下风。它们撕来咬去,渐渐远离你。藏獒不惧任何动物,只要领地被冒犯,不管是谁,都会遭到它的攻击。今天也活该那头狼倒霉,居然不结伴出来,没伤着人不说,还招来了强悍的对手。
你捡起弩机,向毡房走去,没走几步,又折回身。尽管它们出人意料地交起手来,但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你小心翼翼地靠近“战场”。
你听说过一条藏獒能抵三头狼的传言,但眼前的情景让你大惊失色。藏獒和狼一样满身是血,可它的喘气声越来越急,动作也越来越慢,每个回合下来,身上都会多几道伤痕。很显然,藏獒已经落了下风,而它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
你猛然明白过来,这条藏獒生育不久,难怪体力不支。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你举着弩机,却帮不上忙。藏獒和狼分开的时间很短,更多时间是厮打在一块儿,你怕误伤了藏獒。
藏獒终于倒下了。狼用尖利的牙齿咬向它喉管的时候,你终于找到机会出手。狼中毒箭,身子抽搐不止,倒了下去。你一刀结果了狼的性命。
藏獒的后腿已被狼咬断。它支起前腿,拖着沉重的身躯,艰难地向前爬去。
一道长长的血痕划向毡房。
藏獒爬到毡房后边,十几团肉乎乎的身影摇晃过来。幼獒!藏獒重重地躺下,幼獒们扑过来,含着母亲的乳房,欢快地吮吸。
你找来柴禾,点起火。你知道,没了藏獒,只有火光能吓阻凶残的敌人。
藏獒前腿扑地,头朝幼獒,缓缓舔着幼獒们的身子。而后,藏獒回头看了你一眼,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对你说什么。
不,它不说,你也明白。
幼獒们吃饱了,甜甜地倚在母亲身边沉沉睡去。藏獒用前腿拢起幼獒,以这个姿势永远地定格。你呆呆地望着它们。你认出其中那三只银灰色的幼獒,那藏獒中的极品。只有血统正宗的“铁包金”父母,才能生出这种罕见的生灵。相传,二十四万例中才有一例,价值不菲。
如今,幼獒们就毫无防备地躺在你面前。有了它们,你将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一夜暴富,还清巨额赌债,结束流浪的生活,和分别多年的妻儿团聚……
万籁俱寂。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藏獒为记叙对象,一步步展开了“你”与藏獒之间的故事,其选材新颖独特,表达含蓄,意蕴丰富,情感真挚动人。
B.小说悬念迭出,情节曲折,通过藏獒救人、被救、护崽这一情感主线的发展变化,取得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C.小说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既表现出了“你”对狼的恐惧,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也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其逐梦行为的讴歌。
D.小说采用第二人称叙事,既使读者感到新鲜独特,也更容易展现“你”的有关经历和内心变化,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

E. 小说细节刻画成功,“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表达对“你”危急时刻出手相救的感激。
(2)小说第二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你”这一形象。
(4)小说的另一种结尾是“万籁俱寂。突然间,你听见泪水叹息般的滑落声”。你认为与小说现在的结尾相比,哪个结尾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陈望衡
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15日14版,略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却是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自然环境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C.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人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
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
“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5日)
相关链接:
① 疟疾,又称为“打摆子”。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但是,疟原虫渐渐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药性,上世纪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②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⑴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了 “金鸡纳霜”,这曾是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最有效的药物,后又找到的奎宁替代物——氯喹药物,一直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B.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就已经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随后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书中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本草纲目》明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C.本文以记叙为主,按时间顺序,用平实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人类与疟疾斗争的历史,尤其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抗疟作出了巨大贡献。
D.屠呦呦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寄寓颇深。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后,“野之蒿”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E.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成功找到了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
⑵屠呦呦在研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⑶文章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
⑷屠呦呦获奖,有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回 娘 家
秋子红
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
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了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
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赔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
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
转眼问,儿子小根已经4岁。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嗦着说:“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
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
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
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娘家,不料公爹殁了。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夜里,小根肚子疼。秋葵与木根连夜将小根送到县医院。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第二天,秋葵便让木根将车票拿到火车站退了。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要去县城买火车票,就接到村长的通知,说村里引来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供水管道途经木根的承包田,需要木根亲自规划承包田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木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一跳地去了承包田。
玉米吐缨时,秋葵对木根说:“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很快就有钱了,等收完秋,我们带上小根回趟娘家吧。爹有气管炎,娘有腰疼病,这几年也不知好了没;弟弟现在该娶媳妇了,也不知娶下媳妇没;妹子最小,不知现在还上不上学……”
木根抢白道:“小根不上学了?像你一样当文盲啊?”
秋葵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
秋葵终于要回娘家了。
这一天,秋葵和木根去了趟县城,除了买了新衣新鞋外,还给娘家的父母弟妹买回了大包小包的礼品。
天刚蒙蒙亮,秋葵便烙好干粮,做熟饭菜,叫醒木根。吃罢早饭,便出了村子。秋葵背着行李,走在前头。高挑的身子一摆一摆,走得很急。走得木根出了一身热汗。
上了火车,木根在行李架上放好行李,便拣靠窗的座位和秋葵面对面坐了下来。
车窗外,阳光照着明媚的田野,好看极了,那些树呀房子呀电线杆呀飞似的向后退着……
出了火车站,换了一程大巴车,秋葵和木根走在一条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秋葵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送给木根。木根第一次感觉,平日里温温顺顺沉默不语的秋葵,其实挺爱说话的。
翻过了数座山梁,远处,有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卧在山野里。秋葵顿时觉得这里的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也似乎更加温馨了。
秋葵兴奋地指着前方,对木根说:“前面那个村子里,大梧桐树下,就是俺家。”
说话时,一汪眼泪蓦然间从秋葵黑亮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她不停地用袖角擦着。擦着擦着,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
木根背着行李,在秋葵身后,呆呆地站着。
远方,夕阳里,一棵硕大的梧桐树隐约可见,树旁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里,一缕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秋葵被丈夫掴脸与村里别的媳妇遇此情况对比,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
B.小说关于秋葵三次回娘家而未能如愿的描写,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既丰富了秋葵的形象,又给人以真实感。
C.秋葵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给木根,表现了回娘家时的兴奋心情。
D.秋葵发现娘家所在的偏远深山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似乎更加温馨了,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

E.篇末描写娘家“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表现出秋葵看见娘家后感到满目的熟悉与亲切。
(2) 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秋葵“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分析。
(4) 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午 餐
[法] 毛姆
我是在剧场看戏时见到她的。她向我招了招手“哎呀,好多年没见了,时间过得真快!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况吗?你请我吃了一次中饭。”
我怎么能不记得!
那是二十年之前的事了,当时我住在巴黎拉丁区的一间小公寓,那里是无名艺术家、穷学生、流浪汉的栖身之地。我的收入刚好够养活自己。她曾看过我的一本书,并给我来过信,我回信谢了她。可没多久我就又收到她一封信,说她要路经巴黎,想同我谈谈,并问我是否愿意中午请她在福约特餐厅随便吃点什么。福约特是法国议员们经常光顾的一座餐厅,我从来不敢问津。但我想,一顿便餐不会超过十五个法郎。如果我后半月不喝咖啡的话,完全可以对付过去。
实际上她已经有四十岁了,她那一口为数众多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给我印象颇深。
菜单拿上来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价钱比我预料的要贵得多。但她说的话叫我放了心。
“我中午从来不吃什么,”她说。“哦,可不要这么说!”我慷慨地回答。
“我只吃一道菜。也许我可以来点鱼,我不知道有没有鲑鱼。”
吃鲑鱼的季节还略嫌早了一点,菜单上也没有写着这道菜。但是我还是问了一下侍者。“有,刚刚进了一条头等鲑鱼!”我为我的客人叫了一份。侍者问她是否吃点别的,“不,我中饭只吃一道菜。除非你们有鱼子酱。”
我的心微微一沉,我告诉侍者拿了份鱼子酱。我为自己挑了一份菜单上价格最便宜的羊排。“我认为你吃肉可并不明智,”她说,“我不知道你吃完这类油腻的东西以后还怎么能工作。我可不能叫我的胃负担过重。”
之后出现了饮料问题。她说,“我的医生绝对禁止我喝酒,除了香摈。”她对我粲然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我想我的脸当时一定变得有些苍白。我叫了半瓶香槟。
她吃掉鱼子酱,吃掉鲑鱼,愉快地谈论着艺术、文学和音乐。可我却一直琢磨账单加起来会要我多少钱。这时侍者又带着菜单来了,我便说“我中午只吃一道菜。”
她轻轻递了一个手势,让侍者站在一边。
“我中饭从来不多吃,吃这点也是为了聊天方便。我可再也吃不下什么了------除非那种大芦笋。如果不尝尝的话,这次到巴黎来可是件憾事。”
我的心沉了下去。我在橱窗里见到过芦笋,我知道这东西贵得要命。 可我仍硬着头皮对侍者说“这位女士想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大芦笋。”
“我一点都不饿,”我的客人叹道,“但如果你坚持的话,我也不介意吃一点。”
我陷入了恐慌。现在已经不是我可以剩下几个钱过日子的问题了,而是我是否有足够的钱拿出来付账。我清楚地知道我有多少钱,如果不够付账的话我下决心把手往兜里一伸,然后戏剧性地大喊一声,跳起来说我钱包被偷了。当然,如果她也没有足够的钱付账的话就更难堪了。要是那样,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留下我的表作抵押……
芦笋上来了,水灵灵的,让人垂涎。我一边望着这个女人一大口一大口地往嗓子眼里塞着芦笋,一边彬彬有礼地谈论着巴尔干半岛的戏剧界现状。她终于吃完了。
“咖啡?”我问道。
“好吧,一份冰激凌加咖啡,”她回答。
“你知道,我信奉着这样一个原则,”她边吃冰激凌边说,“一个人吃饭时—定只吃八成饱。”
“你还饿吗?”我有气无力地问道。“哦,不饿了。”
当我们等着咖啡的时候,侍者胳膊上挎着一满篮子大桃向我们走来,我的客人一边继续谈话,一边心不在焉地拿起了一个。
“你看,你用肉塞满了肠胃,”——她指的是我那一块可怜的羊排——“你什么也吃不下去了;而我只随便象吃点心一样地吃了点儿,我还可以享受个桃子。”
付完帐后,我的钱已不够付象样的小费了。她的目光在我留给侍者的三个法郎上停留了片刻,我知道她一定想我很吝啬。
“学我的样子,”在我们握手道别时她说道,“中饭顶多吃一道菜。”
“我会比那做得还好,”我大声回答,“今天晚饭我就什么都不吃了!”
“幽默家!”她愉快地喊着,跳上了一辆马车,“你真是一个十足的幽默家!”
时隔这么多年,今天,我终于复了仇。我不认为我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可是当永恒的上帝插手这件事时,我暗自得意地看到了这个让我欣慰的结果——现在她体重已达三百磅。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善于运用人物言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侍者的言行对情节的展开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B.第4段中“她那一口为数众多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的描写勾画出了“她”外在的显著特征,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C.小说写“她”吃名贵佳肴,喝香槟,并劝“我”不要吃羊排这种油腻的食物,是为了表现“她”饮食考究。
D.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通过描写人物言行、心理,塑造了人物形象,凸显了主题,并使作品获得了讽刺幽默的艺术效果。

E.小说中“她”多次提到“我只吃一道菜”,这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她的真实心境。
(2)小说刻画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3)心理刻画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我”在“她”用餐时的“一惊”“微微一沉”“心一沉”“面色苍白”“陷入恐慌”等心理描写。分析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有人认为主人公是“她”。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张元济:不可再现的高度
这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悲壮的一幕:
冬日上海,阴霾的天空下,“飞灰满天,残纸堕地”。商务印书馆所印书籍、商务印书馆所设立的东方图书馆及涵芬楼之藏书,顷刻间化为灰烬,焚余纸灰飞达十数里外。时人回忆,“空中的纸灰像白蝴蝶一样随风飞舞”。
时间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商务印书馆被日机投弹焚毁,东方图书馆遭日本浪人纵火。
纸灰飘到与商务印书馆隔了半个上海的张元济寓所,这位商务的董事长望着长空,不禁潸然泪下。
后来,张元济编纂《涵芬楼烬余书录》,在序中表示,取“烬余”两字,意在“志痛”。
敌人的言行证明了商务印书馆的价值。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曾经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然而,张元济在给胡适的信中明确传递了商务复兴的决心:“商务印书馆诚如来书,未必不可恢复。平地尚可为山,况所覆者尤不止于一篑。设竟从此澌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事实是,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无论是在遭此劫难之前,还是经过劫后复兴,一直是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出版文化机构。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涵芬楼发展而成的东方图书馆,藏书逾50万册,为当时全国图书馆藏书量之冠,涵芬楼更是藏有大量善本珍籍。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如同现代学术史上的北京大学一般。
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从1902年进入商务起,从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到董事长,正如叶圣陶所评价的,张元济“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
张元济与商务创始人之一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并曾在诗中写道:“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他的这一抱负,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1949年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并且是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力量之一。
康有为赞誉“译才并世数严林”,而严复的译著(包括《天演论》再版)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得到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极高推崇。《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是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
张元济的人生可谓传奇。他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点为翰林。1898年,朝中大臣保荐,称康有为、张元济等为“维新救时之才”,光绪帝遂在颐和园召见了二人。
1949年9月,毛泽东邀张元济同游天坛。当晚,他对儿子张树年说:“我活到耄耋之年,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见过孙中山,见过蒋介石,今天又见了毛泽东。”
由于被认定是“大老板”,张元济在1927年曾被一伙绑匪劫持了整整6天。6天中,他陆续作了10首绝句,脱险后编定为《盗窟十诗》,分送友朋。其中写到“邻家笑语”、“池塘鸭子”,自认为是在“领略天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对馆史素有研究的陈应年慨叹:“今天中国的出版界,没有一家能跟当年的商务相比!”
一位对中国出版史研究颇深的学者,参观建在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后留言:“张元济不可追。”
相关链接
①商务印书馆创办时只是一个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小作坊……在张元济手中,商务印书馆迅速地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论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向》)
②涵芬楼就是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的地方,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吴永贵《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
③张元济在自己给商务馆确定的“在商言商”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舵手,他小心翼翼地驾驶商务馆这条船绕开政治漩涡。(《民国时执掌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
④张元济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辑校整理古书,钩沉、整理进而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但商务毕竟是企业,搜集、编校古籍毕竟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张元济的做法难免遭人反对。有股东指责张元济收购古籍是“徇一人之嗜好”。文弱儒雅的张元济拍案而起:“此事决不使公司于营业上有损!”……《四部丛刊》初编出版以后,光这套书就赚了100多万。经营上的成功,为他后来能够持续地做这件事情,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辉文《中国出版第一人》)
⑤张元济的编辑宗旨是坚定的,即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但作为一个实业家,他也并不讳谈“利”字。(李艳《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张元济以出版推动教育,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不可追”的一生。
B.在张元济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严复翻译的著作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对此康有为大加赞誉。
C.张元济所写的《盗窟十诗》中“邻家笑语”“池塘鸭子”等诗句,表现了他被绑架时身历险境而不畏惧的镇定自若。.
D.张元济志在“昌明教育”,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和奠定新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E.张元济一生见过中国五个“第一号人物”,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馆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
(2)文章为什么着力描写商务印书馆被日本投弹焚毁的悲壮一幕?
(3)文中说“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张元济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
(4)张元济在经营商务印书馆时是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这种做法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盆兰花 季明
老安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山民。
老安住在大山里,几间石墙、瓦顶的小屋,屋后是绿浪翻滚的千顷竹海,屋前是一池水波荡漾的山间湖泊,竹海的绿浪跌印在湖泊里,把清可见底的湖水,染成一池温润的碧玉。
老安非常爱这峰青水秀的大山。
老安也爱花,每当上山采药时,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圈成的小院里,有杜鹃、茶花、迎春、野玫瑰、山百合……最多的是兰花,老安栽了二十多盆的兰花。因此,一到春天,老安院子里的花,就开得姹紫嫣红、芳香四溢。
这年春天,省城一位画家到山里写生,路过老安的家时,眼睛倏地被满院五彩缤纷的花点亮,背着画夹,推开篱笆门,走了进去。
画家陶醉在花香扑鼻的世界里。
“你也喜欢花?”正在侍弄花草的老安问。
“是呵。尤其喜爱兰花呢!”画家在那二十多盆兰花前蹲下来,很夸张地吸吸鼻子,仿佛要把花香全都吸进腹中。
兰花有的已经开了,有的长满嫩绿的花箭,正含苞待放。
画家忽然问:“老乡,你这花卖不卖?”
老安憨憨地一笑,说:“卖啥卖?这些花儿不金贵,都是俺在山里挖的,你要是喜欢,尽管拿去!”
画家掏出钱,说:“一定得给你钱。”
老安急忙用手挡住,说:“啥钱不钱的,你也太小看俺山里人了!”
俩人拉扯了半天,最后,画家被老安的朴实所感动,从画夹里取出刚画好的画,说:“我用这幅画换你一盆花,行吗?”
老安接过画,一看,画的正是他们山乡的风景。
画家说:“我是个画家,我叫李致宁。”
画家选了一盆兰花,抱在怀里,欢喜地走了。
老安不知道这李致宁是何方神圣,把那幅画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它究竟好在哪里,便随手扔在桌上。
没几天,画家从老安那儿抱走一盆兰花的事,传遍了小山村。这天,几个外出打工刚回乡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来找老安。
一个人说:“老安叔,你被骗啦,那盆兰花肯定非常值钱!”
“值啥钱?”老安不解地问。
另一个人说:“我打工的那个城市,一盆兰花最贵卖到五千多块钱呢!”
“五千多块?”老安的手开始抖动起来。
又一个说:“五千多块算啥?在花卉超市里,有一盆兰花,竟然卖了三万块!”
“三万块?那是啥兰花?”三万块,老安就是卖好些年的草药,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呢!
老安的手快速抖动起来。
那人来到院子里,仔细地看了看,指着其中的一盆说:“好像就是这样的!”
画家抱走的正是这种兰花!
老安的手剧烈地抖动起来。
临走时,几个年轻人说:“老安叔,你真傻,一幅破画就骗了你三万块,打水漂啦,响都不响呢!”
老安的手飞快地抖啊抖,然后,抱起头,蹲在地上。
半响,老安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个狗日的画家!”站起身,冲进屋里,找到那幅画,咬牙切齿地撕了个粉碎。
又是一年春天,一个来山里游玩的城里人,走进老安的院子。这个人也非常喜爱兰花。
城里人指着其中的一盆,问:“老乡,这盆兰花卖不卖?”
老安斜着眼睛,说:“你给啥价?”
“一百块。”
老安重重地哼了声,说:“你骗不了俺,这盆少了三万块钱不卖!”
那人惊叫一声:“这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盆兰花,顶多值一百块,真的,我不骗你!卖三万,你脑子有病啊?”
老安的眼里冒出火星,说:“别以为俺啥都不懂,去年,一个画家就用一幅画骗走了俺的一盆兰花,值三万块哩,狗日的!”
“画家?叫啥名字?”那人疑惑地问。
老安想了想,说:“他叫李致宁!”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李致宁?那幅画呢?”
老安愕然地看着他:“干啥?”
那人急急地说:“如果真是李致宁的画,我给你五万块钱,买下它!”那人知道,李致宁是位著名画家,市场上他的一幅画,最少也值十万块钱。
“五万块!”老安惊叫一声。
老安的手又剧烈地抖动起来。
老安的双手剧烈地抖啊抖……然后,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看到陌生客人被自家的花香深深陶醉了,老安热忱地送了李致宁一盆兰花。出于酬谢,李致宁送了一幅画给老安。
B.对李致宁送给自己的画,老安怎么看也看不出好在哪里,后来感觉自己被李致宁骗时,咬牙切齿地将画撕成粉碎。
C.老安送花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告诉老安兰花很贵,惋惜老安好花没有卖到好价钱。
D.第二年春天,一位城里人也被老安的兰花吸引,提出购买。老安张口三万块,城里人大吃一惊,骂老安脑子有病。

E.小说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先扬后抑,情节跌宕起伏。兰花是行文线索,以老安的前后变化,讽刺了他的咎由自取。
(2)文中对老安生活环境和生活喜好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老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多次写到老安的手在颤抖,作者如此不厌其烦,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 “玄览”。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
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
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
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
B.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周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
C.《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形式,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D.庄子“得鱼而忘筌”和王弼“得象在忘言”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保持心灵的虚寂。
B.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应当以直觉、顿悟为主,以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为辅。
C.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他人无从启发和替代。
D.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主张抛弃直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道德本体的契合。

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最相近的一项是( )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B.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D.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元鼎《绝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
①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之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
②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
③《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④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三篇文章。当时我很感动,20多年前写那三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文,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
⑤《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处?
⑥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
⑦《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⑧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
⑨《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
⑩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
⑪《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⑫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
⑬《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
⑭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⑮《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
⑯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林清玄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成功的意义在于快乐,这给予人们深深的思索: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
B.周作人喜欢掉书袋,他的作品中只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所以林清玄喜欢却不认同他的作品,周作人也没有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
C.林清玄认为慢生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从容,也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慢生活”并不是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它同样可以让人充满斗志。
D.林清玄觉得人应该站在传统上,这样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而一旦放弃传统,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没有自信。

E.对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种商业炒作现象,林清玄持宽容的态度,觉得不必太在意它,他认为时间是“裁决家”。
(2)这篇访谈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3)从访谈的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在《平常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林清玄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童神掌
曹德权
①童神掌,名宗翁,乃小镇一奇人。他年过八旬,竟能端坐如钟,行走步健,并不要扶手杖。每顿上三两白米饭二两粮食酒,作息极有规律。看情形,这是个奔百岁高寿处走的人。
②童神掌不是武林中人,乃小镇一神医,说是神医,他并不精医理,号脉把诊,望闻问切,他却不屑,专治跌打损伤。闪了腰错了颈,歪了脚扭了屁股断了手杆什么的,只要是生伤不曾整断骨头,找到他那儿就是绝对遇到了神医。
③他给人治伤很特别,问明伤处,探手给你摸一摸、捏一捏,有的捏你两爪就好了,有的给你两巴掌就行了,有的踢你一脚就对头了。他说这跌打损伤不算回事,实际上就是骨头骨节错了位,两掌整复原了就行了,这叫接逗,算不得手艺的。
④他说不算手艺,小镇人却把他这一手看得很神,称他童神掌。名号一响,方圆几十里有此类伤情者便都找上门来,甚至还有从几百里外专程前来小镇找他诊治的,童神掌不论何人,伤情轻重,每人一律收费六十元包好,如没有治好,诊费加倍奉还。但小镇人还从来没见过找他退诊费的。
⑤童神掌每日里诊治一、二十个伤者,收入自然可观,但他生性乐善好施,把钱看得并不紧要,且立下一个怪规矩,每收六十元钱中,提五元给小镇敬老院,提十元补贴志愿军老兵的生活,提二十元给镇小学,提十元给军烈属,乘下的才归自己。每月下来,他都要亲自把这些钱送到镇政府有关部门帮他代发。
⑥镇子里的人们,对童神掌的德行皆交口赞誉,其威信自然远在镇书记、镇长之上。
⑦此后小镇出现许多奇事,先是童神掌被选为镇人代会代表,此后届届满票当选,童神掌本是个心性率直的人,现在他是人民代表了,便极认真地参政议政,镇政府对老百姓的提留多了他要提意见,教师工资没按时发他要出面呼吁,干部进了饭馆大吃大喝他要干涉,弄得镇政府的头头脑脑们见到他就紧张。
⑧镇政府的镇长在童神掌当人民代表后,有三任镇长被他弄丢了官。童神掌提意见从不在背后提,大多是在人代会上说,第一任镇长因下乡经常打的,他说下乡打什么的呢,过去的镇领导骑个洋马儿(自行车)不照样下乡吗?政府财政恼火,你下乡一次花几十元打的的钱,你干脆就别下乡还少开支许多冤枉钱!他在会上发这一嗓,结果人代会代表们都听他的,这个镇长就落选了!此后的两任镇长,一个因进OK厅抱小姐,一个因进茶坊同几个包工头打牌赌大钱,皆被他在人代会上发一嗓给弄下了台。
童神掌八十五岁这年,决意不再当人大代表了,他向人说:“现在我们选了个好镇长,再加上我也老了,选好了人我也就放心了。”
⑩好镇长姓段,是个实在人,原来是个村支书,他上台后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深受乡民的拥戴,也是他同童神掌有缘,这天,他下乡帮村民搞稻鱼共生的科技项目时摔下了田,扭了颈子。
⑪段镇长偏着个颈子回镇子找到了童神掌。
⑫童神掌向前瞅了瞅,突地发出口令:“立正”!段镇长下意识地站好,做了个立正的姿式。
⑬童神掌点点头:“好,好,身正不怕颈子歪哟!”童神掌说完一耳光扇向段镇长,响亮的耳光中伴着“格喳”一声。段镇长扭了扭头:“哈哈,硬是一点都不偏了,神掌,神掌!”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大赛》第五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运用白描,写“小镇奇人”玉堂,她虽然不精于号脉把诊,望闻问切,但有奇术,专治跌打损伤。
B.小说开篇着眼于“奇”,先声夺人,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呼之欲出,也为后文的进一步刻画定下了基调。
C.对童神掌不同于正规医生的特殊疗法,作者用精彩的笔墨,工笔细描,绘声绘势,人物丰姿,赫然在目。
D.童神掌参政、议政的“一嗓”同样神奇,与“一掌”有着相同的力度和成效,它使三任镇长相继丢官。

E.作者写前三任镇长,一笔带过,而写段镇长却全面展开,点面结合,使文章既简洁洗                                       练,又不失神韵。
(2)在文中,童神掌的“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请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作品行文不用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用剪辑串联之法,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的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内容上以经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B.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C.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D.从汉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朝经艺之所以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D.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