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红楼梦选读》中的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节选)
袭人听了,便忙到潇湘馆来,见紫鹃正伏侍黛玉吃药,也顾不得什么,便走上来问紫鹃道:“你才和我们宝玉说了些什么话?你瞧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说着,便坐在椅上。黛玉忽见袭人满面急怒,又有泪痕,举止大变,更不免也着了忙,因问怎么了。袭人定了一回,哭道:“不知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那个呆子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连妈妈都说不中用了,那里放声大哭,只怕这会子都死了!”黛玉听此言,李妈妈乃久经老妪,说不中用了,可知必不中用,“哇”的一声,将所服之药,一口呕出,抖肠搜肺、炙胃扇肝的,哑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
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喘息了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紫鹃说道:“我并没说什么,不过是说了几句玩话,他就认真了。”袭人道:“你还不知道他那傻子,每每玩话认了真?”黛玉道:“你说了什么话?趁早儿去解说,他只怕就醒过来了。”紫鹃听说,忙下床,同袭人到了怡红院。谁知贾母王夫人等已都在那里了。贾母一见了紫鹃,便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紫鹃忙道:“并没敢说什么,不过说几句玩语。”谁知宝玉见了紫鹃,方“嗳呀”了一声,哭出来了。众人一见,都放下心来。贾母便拉住紫鹃,只当他得罪了宝玉,所以拉紫鹃命他赔罪。谁知宝玉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说:“要去连我带了去!”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方知紫鹃说要回苏州去,一句玩话引出来的。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玩话。”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做什么?”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得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剌剌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
正说着,人回:“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都来瞧哥儿来了。”贾母道:“难为他们想着,叫他们来瞧瞧。”宝玉听了一个“林”字,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贾母听了,也忙说:“打出去罢!”又忙安慰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再没人来接他,你只管放心罢!”宝玉道:“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了!”贾母道:“没姓林的来,凡姓林的都打出去了。”一面吩咐众人:“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进园来,你们也别说‘林’字儿。孩子们,你们听了我这句话罢!”众人忙答应,又不敢笑。一时宝玉又一眼看见了十锦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指着乱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贾母忙命拿下来。袭人忙拿下来,宝玉伸手要。袭人递过去,宝玉便掖在被中,笑道:“这可去不成了!”一面说,一面死拉着紫鹃不放。
一时人回:“大夫来了。”……
一时按方煎药,药来服下,果觉比先安静。无奈宝玉只不肯放紫鹃,只说:“他去了,就是要回苏州去了。”贾母王夫人无法,只得命紫鹃守着他,另将琥珀去伏侍黛玉。黛玉不时遣雪雁来探消息。这晚间宝玉稍安,贾母王夫人等方回去了,夜还遣人来问几次信。李奶奶带宋妈等几个年老人用心看守,紫鹃、袭人、晴雯等日夜相伴。有时宝玉睡去,必从梦中惊醒,不是哭了,说黛玉已去,便是说有人来接。每一惊时,必得紫鹃安慰一番方罢。彼时贾母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按方饮服,次日又服了王太医药,渐次好了起来。宝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鹃回去,倒故意作出佯狂之态。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心安神定,因向紫鹃笑道:“都是你闹的,还得你来治。也没见我们这位呆爷,‘听见风儿就是雨’,往后怎么好!”暂且按下。
都说贾宝玉是个呆子,从文中的哪些描写可见他对林黛玉的呆情?
林黛玉总爱与贾宝玉耍小性子,有闹不完的矛盾,拌不完的嘴,但在得知宝玉发病后,林黛玉有哪些表现,从中可见她对贾宝玉什么样的心?
为了责备紫鹃把宝玉气得半死,袭人叫她“姑奶奶”,贾母叫她“小蹄子”。请比较二人的叫法有什么不同的表达作用。
阅读这段文字之后,请说说这个情节对描写黛玉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有什么作用。
分条说说薛姨妈劝贾母的那段话里有几层意思,再说说薛姨妈的话是否能反映贾宝玉发病的真实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红楼梦选读》中的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节选)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原来方才出来慌忙,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是写宝玉第一次向黛玉表白自己的肺腑之情。可在文段之前引入了戴金琐的宝钗,和与宝玉戴有同样的麒麟的史湘云。这对本段主题起什么作用?
宝玉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这话背着林黛玉让林黛玉听到与当着林黛玉说让林黛玉听到表达效果一样吗?请作简要说明。
本文段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林黛玉已完全明白了宝玉对她的一片真心?从文段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在文段中,贾宝玉与林黛玉最终没能通过对话沟通彼此的心灵,你以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此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本文段末,袭人追出来给贾宝玉送扇子的情节对刻画贾宝玉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红楼梦选读》中的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节选)
如今且说林黛玉因夜间失寐,次日起来迟了,闻得众姊妹都在园中作饯花会,恐人笑他痴懒,连忙梳洗了出来.刚到了院中,只见宝玉进门来了,笑道:“好妹妹,你昨儿可告我了不曾?教我悬了一夜心。”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一面说一面又往外走.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中晌的事,那知晚间的这段公案,还打恭作揖的.林黛玉正眼也不看,各自出了院门,一直找别的姊妹去了.宝玉心中纳闷,自己猜疑:看起这个光景来,不像是为昨日的事,但只昨日我回来的晚了,又没有见他,再没有冲撞了他的去处了.一面想,一面由不得随后追了来.
……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
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宝玉听了不觉痴倒。
有鉴赏家说,林黛玉的这首《葬花辞》处处紧扣诗题在写“花事”,而又处处联系林黛玉的身世及处境暗写“人事”。请试举例将“花事”写“人事”结合起来作简要分析。
2(评价赏析).有鉴赏家说,这首诗也并非一味专写林黛玉的哀伤凄恻之情,也有诗句写出了她心中的不平之气。也请试举例联系林黛玉的处境与遭遇加以简析。
请说说林黛玉怎么会在诗中写“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一诗时联想到了“杜鹃”这一意象,这一意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曹雪芹的友人明义曾说:“伤心一首葬花辞,似谶成真自不如。”所谓“似谶成真”即事后都应验了的话语。联系《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写《葬花辞》后的情节,从诗中举出诗句为例,说说后来的情节有什么样的应验?
有人说,曹雪芹的《葬花辞》是塑造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红楼梦选读》中的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节选)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
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
“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龟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贾宝玉将落花撂进流水中,林黛玉却要将落花埋起来,他们二人在对待落花的感情上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分析。
林黛玉在读《会真记》时“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但当贾宝玉背诵书中戏词“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时,她却嗔指宝玉“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你如何认识林黛玉这样的矛盾心理?
贾宝玉在学着《会真记》里的戏词逗林黛玉时,作者写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你觉得这段神态描写中哪些词语最传神,为什么?请找出一两处试作简要赏析。
宝玉被袭人叫走后,作者又写了一段林黛玉梨香院外听戏文的文字,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写林黛玉的?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林黛玉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戏文时,又想起来了“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等诗句来时,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些诗句从诗意上说,都有些什么共同之处?这些诗句对刻画林黛玉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红楼梦选读》中的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节选)
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便探身一把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旁坐了,慢慢的问他:几岁了,读什么书,弟兄几个,学名唤什么。秦钟一一答应了……
那宝玉自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秦钟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窭’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二人一样的胡思乱想。忽然宝玉问他读什么书。秦钟见问,因而答以实话。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
一时摆上茶果,宝玉便说:“我两个又不吃酒,把果子摆在里间小炕上,我们那里坐去,省得闹你们。”于是二人进里间来吃茶。秦氏一面张罗与凤姐摆酒果,一面忙进来嘱宝玉道:“宝叔,你侄儿倘或言语不防头,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他虽腼腆,却性子左强,不大随和此是有的。”宝玉笑道:“你去罢,我知道了。”秦氏又嘱了他兄弟一回,方去陪凤姐。
一时凤姐尤氏又打发人来问宝玉:“要吃什么,外面有,只管要去。”宝玉只答应着,也无心在饮食上,只问秦钟近日家务等事。秦钟因说:“业师于去年病故,家父又年纪老迈,残疾在身,公务繁冗,因此尚未议及再延师一事,目下不过在家温习旧课而已。再读书一事,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宝玉不待说完,便答道:“正是呢,我们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子弟们中亦有亲戚在内可以附读。我因业师上年回家去了,也现荒废着呢。家父之意,亦欲暂送我去温习旧书,待明年业师上来,再各自在家里读。家祖母因说:一则家学里之子弟太多,生恐大家淘气,反不好,二则也因我病了几天,遂暂且耽搁着。如此说来,尊翁如今也为此事悬心。今日回去,何不禀明,就往我们敝塾中来,我亦相伴,彼此有益,岂不是好事?”秦钟笑道:“家父前日在家提起延师一事,也曾提起这里的义学倒好,原要来和这里的亲翁商议引荐。因这里又事忙,不便为这点小事来聒絮的。宝叔果然度小侄或可磨墨涤砚,何不速速的作成,又彼此不致荒废,又可以常相谈聚,又可以慰父母之心,又可以得朋友之乐,岂不是美事?”宝玉道:“放心,放心。咱们回来告诉你姐夫姐姐和琏二嫂子。你今日回家就禀明令尊,我回去再禀明祖母,再无不速成之理。”二人计议一定。那天气已是掌灯时候,出来又看他们顽了一回牌。算帐时,却又是秦氏尤氏二人输了戏酒的东道,言定后日吃这东道。一面就叫送饭。
宝玉见了秦钟,为何有“心中似有所失”的怅惘?
秦钟见了宝玉埋怨自己生在“清寒之家”,这与宝玉埋怨自己生在侯门公府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
如何理解“‘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这句话的含义?
本选段重在写宝玉初识秦钟,可情节中穿插上秦钟姐姐秦可卿的叮嘱与凤姐打发人来问宝玉饮食,这有什么作用?
选文末段,宝玉与秦钟大谈如何上学读书之事,这与宝玉向来因厌恶经济仕途而不喜读书是否矛盾,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相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问题: 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不超过28个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相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
问题: 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相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在北大荒阔大的原野上奔驰,远远看到一带蔚然的莽林,一望如一堵粉白的长城,随地平线蜿蜒起伏,直至消失到看不到边的远方;  “长城”之上覆盖一层绿冠,墨绿墨绿,呈现一条飘弧,仿佛是条海岸线;海岸线之上,是湛蓝湛蓝的天穹;这便是远处看到的白桦林的大观。白桦林的这厢,铺陈着草,风吹浪来,飘荡起伏。远近游弋,青黄不定,风吹草低,果见牛羊。走近白桦林,细看单个的白桦树。都一色地苗条标致,主干笔直挺拔,表现出蓬勃峥嵘奋勇向上的精神;树身粉白,显现出阳春白雪高洁不俗的个性;它的分枝婀娜,袅袅婷婷,水仙子一般高高地擎着一把开放的绿伞;它的叶子细腻秀雅,微风袭来,它们在高直的树冠上频频地招动着手臂,孤芳自赏陶然自得的姿态,让人心醉。走进白桦林,琳琅满目的生命,各种花呀草呀以及与桦树共同生活的其它树木,都在万类竞自由的环境里不求为人所知自自然然地生存着。它们各得其所,草木是枯了荣荣了枯,花儿是开了谢谢了开;各种鸟呀虫呀蜂呀,嗡嗡作响,乱飞迷眼。更为可贵的是,这里是丹顶鹤的故乡,是黑天鹅的家园,是许多珍奇物种的摇篮,是宇宙洪荒的自留地,是大自然的一块标本。于是,你就会于无意间骤然生出走入地老天荒,走入生命天堂的感受来。
问题: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对文章3段画线部分进行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他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却不像别的分析哲学家那样偏于学术的一隅,活得枯燥乏味。
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并不麻木,他知道现代西方人最大的病痛来自基督教信仰的崩溃,使终有一死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在无神的荒原上,现代神学家们凭吊着也呼唤着上帝的亡灵,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诅咒着也讴歌着人生的荒诞。但罗素一面坚定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不因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他相信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对于死亡,他从容而又冷静地去思考它,并不有意缩小它的重要性,相反地对于能超越它感到一种骄傲。
罗素极其珍视爱在人生中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不是柏拉图式的抽象的爱,而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爱。不过,他主张爱要受理性调节。他的信念归纳在这句话里:“智慧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与知识,本能与理智,二者不可或缺。有时他说,与所爱者相处靠本能,与所恨者相处靠理智。
几乎所有现代哲学大师都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者,在这一点上罗素倒不例外。他崇尚科学,但并不迷信科学。他认为,爱与科学,爱是第一位的。科学离开爱的目标,便只会使人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的增殖。罗素说,在现代世界中,爱的最危险的敌人是急于在工作和财产上取得成功的贪欲。这种过分膨胀的“事业心”耗尽了人的活动力量,使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趋于消极的和团体的。像历来一切贤哲一样,他强调闲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欣赏非实用的知识如艺术、历史、英雄传记、哲学等等的美味。为此他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他相信,从“无用的”知识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便能生出智慧。如果说尼采式的敏感哲人曾对此发出振聋发聩的痛苦呼叫,那么,罗素,作为这时代一个心理健康的哲人,我们又从他口中听到了语重心长的明智规劝。但愿这些声音能启发今日性灵犹存的青年,去寻求一种智慧的人生。
(周国平《寻求智慧的人生》,有删节)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有敏感的意识,他知道,基督教信仰的崩溃造成了现代西方人精神的最大病痛。
B.罗素不相信上帝,但他并不悲观,他相信人虽终有一死,但人生美好的东西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价值。
C.与柏拉图的主张不同,罗素认为,爱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知识与理性不该影响爱的活动。
D.在爱与科学的关系中,罗素认为爱是科学的目标,离开这一目标,人们往往会因贪欲而盲目追求财富。
9.对罗素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闲暇对于人生十分重要,有一定的闲暇,人们可以去学习非实用的知识。
B.现代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过于个性化,是过分膨胀的“事业心”导致的。
C.人应欣赏非实用的知识,如艺术、英雄传记、哲学等,体会其中的美感。
D.“无用的”知识给人心灵的滋养与无私的爱结合,才可能有智慧的人生。
10.下列根据文意做出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罗素是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开山鼻祖,相对于别的分析哲学家而言,他的生活更丰富而有趣,这与他精神的健康平衡有关。
B.基督教信仰崩溃了,现代神学家仍关注着上帝的亡灵,存在主义哲学家关注着人生的荒诞,西方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C.罗素极其珍视爱在现实人生中的价值,认为智慧的人生应该基于“爱”,但他的学说中也曾涉及对“恨”的情感的关注。
D.对“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罗素是明智地规劝,尼采是痛苦地呼叫。表达方式的不同,是由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枣子颗儿,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 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作者写故都,却写到了"都市闲人",对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他们朴实得像故都一样,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悲凉"的味道。
B.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特点,更能体现作者的故都情思。
C.他们更容易亲近,更能表现作者的"平民意识"。
D.在言语中流露出作者对他们那种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文章是写景散文,却在6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单纯写景不能体现北平作为文化古都的韵味。
B.作者是散文家,插入对诗文的议论更能体现出"文化味"。
C.纵横议论,显现出文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写作思路。
D.写景之后的议论往往是卒章显志,升华文章的写作主旨。

作者用"南国之秋"与"故都的秋"作对比的目的是               (   )

A.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 B.用南国之秋的温婉衬托北国之秋的豪放。
 
C.在对比中,展示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各自特色。 D.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4题
把栏杆拍遍
①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规,南下临安亲自联络。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②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规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③应该说,吸气及的词不是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片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深厚名。可怜白发生。
④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之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只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泰”、“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的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⑤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段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王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一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⑥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⑦辛弃疾南规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在他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有37次频率调动。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练兵、筹款,在吧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
19.解释第②、③段中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南规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
(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④ 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题目是“把栏杆拍遍”文中也多次写到拍栏杆,请简述辛弃疾“拍栏杆”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纵观全文,作者认为辛弃疾的词哪些特点?请简要从内容、情感、气势等方面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
一个人在山上
邓陪
我现在的家在岳麓山下。
我所住房子的背后,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探出一条路来。每天一早会有很多人从这里爬上岳麓山进行晨练,这等热闹要到上午10点以后才告平息。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假日,紧靠我家的岳麓山,每天上午10点以后便是孤独的。
我曾陪同我外地的朋友登过好几次岳麓山(当然是花了10元门票从正门进去的)。去赏玩的都是大家必去的熟悉的景点,像爱晚亭、麓山寺、蔡愕墓、云麓宫、鸟语林等等。
我觉得那没意思极了。
我讨厌任何预见性很强的像履行任务似的行动,包括以开心为目的的旅游。
我决定去看看孤独时的岳麓山。
一个非假日的秋日的下午,我一个人登上了岳麓山。这时候,无忧无虑的孩子大多在上课,为衣食之忧的成人在劳作。一边爬山的时候,我就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份悠闲而惬意不已;待登上山顶,我更是惊异于呈现在我眼里的岳麓山:它有了我以前未见的大气、厚重、静穆、空旷、辽远。
岳麓山陌生了。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里的陌生。
随便找了一处地方坐下来,俯瞰山下棋盘似的城市,需看看头顶离得近了的天空,山不说话,巍峨却在我的心里形成了。我眼前的山石、树木静静地立着,孤独中却有一股凛然的傲气,只有这秋日里渐渐走向衰败的小草还在使着小小的性子调皮,随风轻轻摇曳着。其实,它也是傲然的呢,它不惧怕生命的凋零。
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
我有种冲动,想走近任何的一块石头,一棵树,跟它们说说话;想俯下身子亲近每一株草,跟它们交心。谁说沉默意味着没有生命呢,或许,它们比我的祖辈都年长呢。令人钦敬的是,岁月似剑,风雨如磐,它们按着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一座山其实就是一幅经年不变的画,我看到的其实就是我父辈看到的那幅——或许,我眼下站着的这块地方,在若干年前就是一位衣袂飘飘的诗人或豪气干云的武士所亲临过的。可是,这山上的一切,不论遭遇自然无情的侵袭还是人类亲切的探访,都呈现出宿命似的接纳,没有悲喜的跌宕。这种神闲气定的大气魄,人哪里会有!
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时候,看到那农田里的稻谷,在沉默和朴素里任由时光的安排,抽穗、扬花、结谷,然后回到农人的仓储里,我以为那是懦弱的没有生命的,今天,一个人在山上,突然感觉到一座山与一棵稻谷命运的相似,我于是幡然领悟:其实,真实的生命才应该像一座山、一棵稻谷那样不加雕饰地完成过程,不加挑剔地归依结果。真正的强大有时就是不奢求,不抗拒。
人活着总无法摆脱奢望,归顺自然,所以人别说比自然活着的万物渺小,比自然本身都渺小。
譬如登山,你很少看到一个人孤独地登山,而只是成群结队地开心赏玩。你把山看成了景点,你就无法领略到山的生命。有人说见了黄河你得跪下去面对、解读,面对山也应该是——至少我们的灵魂应该是。
你不妨一个人登一次山,你会发现:一个人在山上,面对沉默不语的山,用不着比较,你就渺小了。
我感觉我登上了山,人却站在了山脚下。
18.作者写到“岳麓山陌生了。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里的陌生”。
①“熟悉”是因为                         (2分)
②“陌生”是因为                         (2分)
19.作者写到“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山上的泥石、树林、花草可以”。联系上下文,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
20.作者写山的同时,想起小时候家乡的稻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对于自然无情的侵袭和人类亲切的探访,山的一切都会欣喜的接纳,这种“大气”令人类感慨和崇仰。
B.人活着只要摆脱了奢望,人就会和自然活着的万物一样伟大,和自然本身一样伟大。
C.作者领悟到真实强大的生命应该是不加雕饰,不加挑剔,不奢求,不抗拒。
D.“你把山看成了景点,你就无法领略到山的生命”,意在强调只有一个人登山时才会有新的发现和顿悟。

E、作者着力抒写自己登山时的感受,当你用心灵去面对、解读山上的泥石、树木和花草时,便可以领略到山在沉默中蕴涵的真正强大的生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北京:中轴线上的都城
“中国”的“中”字,是对于古代城市中轴线的最好的图示。从这个象形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座四方的城池。和贯穿城池南北的中轴线。现在的问题在于,中轴线先于城池,还是后于城池?它在中国人的城市观念中发生过怎样的影响?显然,中轴线为我们进入古代城市提供了一条最便捷的途径。
北京是一座至今几乎完整保存着中轴线的城市。尽管我们无法目睹这座都城的建造过程,但它的城市格局,却对我们充满暗示。城墙、坛庙、集市、街道以其严谨的对偶表明了中轴线的重要性。它像树干一样滋养了日益繁密的枝叶。这使我想起童年时做剪纸游戏时,先对折出一道深深的折线,那些繁复的花纹才有可能在折线两端以对称的方式依次出现。
中国人的房屋、城市以方形为主,这也许与天圆地方的观念有关。而在这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中,坐标原点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商代甲骨文中。也透露出当时中国人已经具备关于东西南北中的认识。在所有的方位中,“中”无疑至关重要。它是空间的起点,是所有方向的交汇处,因而,它是最尊贵的方位。无论对于一个家族、一座城市还是一个国家,莫不如是。“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吕氏春秋•慎势篇》)
《周礼•考工记》中对于宫城建设格局有着严格的规定,表明了宫城位于都城中心的原则。此后,随着礼衰典废,克己复礼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选择,并因后世尊儒而成为中国人文思想的一条主线。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周礼》中的建城思想在许多王朝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即使在独尊儒术的汉代,都城格局也很分散,大多根据自然条件布局。缺乏严谨的规划。这是我们在许多古都无法寻找到一个清晰的城市中轴线的原因。
金朝在北京规划中都时,开始借鉴宋朝的城市规划经验,设置了一条城市中轴线。元朝忽必烈进京,规划元大都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建立一座中心台。关于这条轴线与这座都城的关系,是本书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所幸的是,这条中轴线以其巨大的魅力和严谨的科学性,抗拒了时间的损毁,一直延续到今天。梁思成先生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作为一座曾经浩劫的古代都城,北京的城墙、民居、街巷都曾遭遇灭顶之灾,惟有中轴线保持着原有的完整性,使得我们这些后来者有机会亲历这座都城的秩序和美。进入北京的方式有很多,但从中轴线进入北京,或许是最好的一种。它不仅是空间的线索,也是时间的线索。从元代到共和国,几乎所有的历史都能从这条轴线中找到依据。这也是许多旅行者在抵达北京后,最先踏访中轴线的原因。二00二年秋天,北京电视台制片人吴群找我。准备投拍一部以中轴线为线索呈现北京八百多年建都史的人文纪录片。这部片子使我有机会悉心打量这座不平凡的城市。从那以后,我用了两年时间为那条七点八公里的中轴线寻找历史证据,访问了许多历史见证人,并把剧本拓展为一部书稿。由于在写作时需要考虑电视受众,因而,即使将其转化为著作,也充其量只是一个普及读本,但我相信面对北京,所有的书写者都不会流露出轻慢的表情,他们会谨慎对待笔下的每一字。这座坚硬同时脆弱的古都将会使所有与之相关的话题显得庄重沉静。小心翼翼。                               (摘自<新民晚报)2006年12月10日)
对文中的“中轴线”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处于中间位置的一条轴线,它贯穿于城池的南北。
B.“中国”的“中”字,是对于古代城市中轴线的最好图示。
C.中轴线的“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空间的起点,是所有方向的交汇处。“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D.从《周礼•考工记》中看,我们现在所说的中轴线是古代典籍《周礼》中建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从中轴线进入北京,或许是最好的一种”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轴线处于整个北京城的中轴上,在这条线上,走到北京的各处显得最为便捷。
B.这条中轴线,体现着作为历史古都北京的空间和时间的线索。
C.在这条中轴线上可以最迅速地解读出北京的历史。
D.这条中轴线使北京具有独有的壮美秩序。

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我国现在要找一座具有几乎完整地保存着中轴线的城市,那么这座城市找上北京就不会错。
B.因为有了中轴线,北京像树干一样滋养了日益繁密的枝叶,使城墙、坛庙、集市、街道均以对称的方式依次出现。
C.具有八百多年建都历史的北京,当人们面对它的时候,往往会流露出庄严的表情。会谨慎地对待下笔的每一个字。
D.北京是座坚硬同时脆弱的古都,它的中轴线因为有巨大的魅力和严谨的科学性,抗拒了时间的损毁,一直延续至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己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L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竞无所交待,情节办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 “与江东子弟八干入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
《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
《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来源:现代文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3

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告诉我们他做诗时的心理历程。但是我们用心理学的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象大概。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象。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颜 "、"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读懂,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个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想到诗的主人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但是这话一经王昌龄所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具体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艺术不同于哲学,它最忌讳抽象。
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

"分想作用"就是把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这个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

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我们曾经把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在班婕妤自己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不过他自然也可以想到她和团扇的类似。

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长信怨》的"寒鸦"是实例,鸦是否能寒,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我们觉得它寒,便是设身处地地想。不但如此,寒鸦在这里是班婕妤所羡慕而妒忌的受恩承宠,它也许是隐喻赵飞燕。

人变成物通常叫做"拟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托物的实例。"托物"者大半不愿直言心事,故婉转以隐喻出之。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想象"的理解,正确是一项是(

A.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也就是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从而创造出艺术作品。
B. 创造的想象是用已有的意象重新配合来创造艺术,再现的想象则是通过再现以往的意象来独立创造艺术。
C. 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这是因为它并非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D. 创造的想象心理作用分为分想与联想,有分想作用而后与选择,选择就是创造,诗有时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
2.

下列从创造的想象角度对王昌龄《长信怨》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诗中"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在独立时都不是创造的想象,可见《长信怨》的创作不一定用创造的想象。
B. "怨"是一个抽象的字,而王昌龄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却运用创造的想象,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怨"的情境,从而完成了一次艺术创造。
C. 诗中"团扇"这一意象的使用,在班婕妤笔下起于类似联 想,而王昌龄诗中则起于接近联想,所以同一意象不同的作者使用时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D. 班婕妤没有将君恩的中断与失宠之悲直接表露,而以"团扇"自比,托物以言其志,这也是一种创造的想象。
3.

根据本文信息,下列古诗词中不属于"拟人"的一项是(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C.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D.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