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新闻现场
魏柏林
吴贵平因抢救落水小学生被村长知道了,村长报给了镇里,镇里请来了本市电视台的摄像记者,打算把这件事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来抓。为了把这次报道搞得更有现场感,镇里打算再现一下当时救人的场面。也就是说,让当初落水的那个小学生再落一次水,让吴贵平再去抢救一次。
一切准备就绪,可是,报道的主角却不肯出镜。那个小学生上次已经尝够了呛水的苦头,这次说什么也不下水了。他的家长也不同意,理由很简单:水火无情,虽然有些保护措施,万一失手怎么办啊!村镇两级领导一合计,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请一个会水的孩子来替代。替身小学生找好了,可是吴贵平却又扭扭捏捏不愿合作。村长给他做了老半天工作,从精神文明建设到集体和个人荣誉等等,大大小小的道理讲了个遍,最后吴贵平竟憋出一句:“要我下水可以,但必须给我套个救生圈。”
村长说:“那怎么行,你当初救小孩的时候可没套,现在也不能套,人家要拍的就是那个真实劲儿,你懂不懂?”
“可是,可是……”吴贵平可是了老半天,还是没说出个所以然。
一直在现场督阵的镇长似乎看出点什么,拍了拍吴贵平的肩膀说:“吴贵平同志,我知道你的意思,请放心,我们决不会亏待你这位救人英雄,你的事迹,我们不但要向全市人民做电视宣传,同时也打算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镇里已经决定给你颁发千元现金大奖!再说,你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这是事实,今天这样安排,只是为了再现新闻现场,以便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希望你能积极配合,不要再有什么顾虑了!”吴贵平低头沉思了半天,总算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就试试看,不过,万一我没弄好,你们可要帮忙啊!”
“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好不好,准备下水吧!”村长见吴贵平答应了,兴奋得直挥手,高声喊道:“各就各位,预备——开始!”
随着村长一声令下,记者扛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河边那处深潭。替身小学生尖叫着跳进水里,小手直拍水面,装出溺水挣扎的样子。吴贵平试探着向小学生走去,可河水刚刚齐脖子,他便脚底发飘,站立不稳,扑腾扑腾连呛了几口苦水,幸亏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老婆眼急手快,连忙递了根竹棍给他,总算把他扯上岸来。
看到这般光景,镇长脸上挂不住了,朝村长大发雷霆:“什么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明明是一个旱鸭子,救什么救?!告诉你,以后再报这样的假新闻我要撤你的职!”村长一脸沮丧地说:“镇长您真是冤死我了,吴贵平抢救落水儿童是我亲眼所见,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啊!”
“你别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刚才大家都看见了,他连自己都救不了,怎么能救别人?!”
“嗨!天知道这小子是怎以搞的,真是狗肉上不了正席!”村长向镇长交不了差,只好把一腔怨气撒向吴贵平,“你小子给我解释清楚,当初你是怎么把人给救起来的?”
“村长,不瞒你说,我真的不会玩水,只是,只是那一刻我以为那落水的是我儿子,才拼了命去救。”吴贵平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那一千元的奖金我不要了,英雄我也不当了!”
村长望了望镇长:“这条新闻还拍不拍?”
镇长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拍!不过,我建议把那个落水儿童换成吴贵平的儿子来拍。”
村长面露难色地说:“那也不成,吴贵平的儿子早在一年前就淹死了,并且,好象也是在这个鬼地方!”
现场一片沉默……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2期)
下面关于文章的解说,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从情节看,镇里打算再现一下吴贵平当时教人的场面是为了把这次报道搞得更加真实、感人,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感召他人的作用。 |
B.从人物看,不会游泳的吴贵平,看到有小学生落水,还是义无返顾地去救人,这只是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品格使然,没有功利目的。 |
C.从环境看,小说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没有受太多功利观念的影响,所以吴贵平才没有任何顾虑地救人。 |
D.从写法看,小说的语言描写很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镇长的官僚腔透露了他的狭隘与急功近利;吴贵平的欲言又止,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 |
E.从主题看,小说讽刺的意味大于赞颂的意味。当前,为了追求政绩,某些领导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为了吸引眼球,某些媒体再造新闻、夸大渲染,这都令人深思。
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最大特点是“一波三折”,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小说出现的几次波折。
小说的结尾,作者写道“现场一片沉默……”,请你根据作品分析一下,镇长、记者们以及吴贵平的内心各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小说中的中吴贵平因以为落水者是自己溺水而死的儿子而去救人,他还能否被称为“英雄”?请联系文本、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守德”如何不再难?
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集束炸弹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课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只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才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下列事件中出现的“道德两难”困境没有被突破的一项是( )
A.一方面,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有经济损失;一方面乞讨老人食不果腹,令人同情。爱心让老板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 |
B.一方面,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一方面,顾客自觉“天下无贼”,无人“顺手牵羊”。信任让彼此倍觉温暖。 |
C.一方面,倒地老人着实可怜,应当出手相帮;一方面,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 |
D.一方面,18名路人对车轮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一方面,拾荒老人陈贤妹,出手相帮。朴素的情怀,简单的举动,令众人羞愧。 |
下列关于解决“道德两难”困境的措施,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法律在关键时刻应站在善良这一边,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人们做出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
B.减少行善的恶果对社会心理的消极甚至负面暗示,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让人们敢于行善。 |
C.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负面事件的不良影响。 |
D.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去做道德评判;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 |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德领域的“冰火两重天”是现象,“道德两难”是其本质,经济攀升、社会急剧变迁是其根源,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是当务之急。 |
B.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路人不救“小悦悦”便是例证。这是造成“道德两难”困境的原因。 |
C.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所以,只有社会才有力量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
D.“道德两难”的存在,提醒我们,在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堤岸的时代,不能当着道德问题“积重”了才想去解决,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陈泥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因为民国十年、民国二十年都曾在这里决口,把河底淘成了一个大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儿,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
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事后知道,是因为船底有一道小缝漏水,水把豆子浸湿了,豆子吃了水,突然间一齐膨胀起来,“砰”的一声把船撑炸了——那力量是非常之大的。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一不愿等尸首泡胀漂上来,二不愿尸首被“四水捋子”钩得稀烂八糟,这时就会来找陈泥鳅。陈泥鳅不但水性好,且在水中能开眼见物。他就在出事地点附近,察看水流风向,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潜入水底,伸手摸触。几个猛子之后,他准能把一个死尸托上来。不过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行人报了乡约,乡约报了保长,保长报到地方公益会。桥上桥下,围了一些人看。通湖桥是直通运河大闸的一道桥,运河的水由桥下流进澄子河。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大家研究,这女尸一定是从大闸闸口冲下来的,不知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了。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他知道桥洞里有一块石头,突出一个尖角(他小时候老在洞里钻来钻去,对洞里每一块石头都熟悉)。这女人大概是身上衣服在这个尖角上绊住了。这也是个巧劲儿,要不,这样猛的水流,早把她冲出来了。“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善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的首段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凸显了地域文化和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同时也为下文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 |
B.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
C.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 |
D.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内容。
介绍陈泥鳅的水性极好,--------- --------陈泥鳅打捞女尸要十元钱------------- 。
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写作能否“慢下来”?
许民彤
第二届《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近日开幕,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发言中表示, “我们应该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
谈“放慢脚步回望从前”,其实渗透着铁凝对文学的许多深刻的感悟、思索,蕴涵着她对文学本质的生命体验,包含着以自我的文学实践得来的经验,也涉及文学写作的许多规律问题,对当下的文坛,当下浮躁、喧嚣的文学现象,也是触及许多弊端的。
说到文学写作“放慢脚步”,需要慢下来,首先让我想到《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大文豪歌德对文学写作的一种态度。他说文学写作是一种追求质量和品质的过程,它不是依靠文学的写作的速度,依靠高产,就能完成的。他特别提到了雨果的多产和粗制滥造:“他那样大胆,在一年之内居然写出两部悲剧和一部小说,这怎么能不愈写愈坏,糟蹋了他那很好的才能呢?而且他像是为挣得大批钱而工作。我们并不责怪他想发财和贪图眼前名声,不过他如果指望将来长享盛名,就得少写些,多做些工作才行。”歌德所说的文学写作应该“少写些”,不就是文学写作应该“放慢脚步”,需要慢下来吗?
所以,提倡文学写作“放慢脚步”,需要慢下来,对当下浮躁、喧嚣的文坛,浮躁、喧嚣的各种文学现象,不只是一种清醒剂,一种文学的理性、冷静的态度!记得一位西方文化学者曾经指出,在这个技术时代,我们的生活常态是紧张、急迫、匆忙、受挤压的,因为令人眩晕的速度,包括文学在内的精神生活,愈加趋向“速度化”。人们进行文学写作,只是一味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文学的一切必须服务于这种速度的快乐,追求速度、追求流行标准成了评判文学写作、文学水平、文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体现速度化时代特性的文学观念、文学方式应运而生,成为文学写作的“制胜术”、“吸金术”。“快餐化”是目前阅读主流,于是,“快餐化”的文学写作成了这种阅读的主要来源。正像有的文学批评家指出的目前存在的一种严重的文学泡沫现象时所说:“一些所谓的作家不动脑,几个人坐在一起,开个会,东拼西凑就成书,这样对不起读者。”还有就是,一些文学写作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一些作家或以“明星作家品牌”的形式,或以“写作团队”的形式,形成了文学生产的产品线、流水线,文学的生产和制作日趋类型化、标准化,为了这些文学的行销、印数和畅销,就需要快速、需要速度,结果原本是触及生命感动、心灵诉求、灵魂震撼、思想升华的文学写作,竟变成了一种需要速度、需要类型标准、纯粹技术化的活动。
在这个新的世纪,信息的洪流奔涌而至,人们比任何别的时候都更容易将智慧与知识,知识与信息混淆起来,更倾向于用经济学的方式来解决人生的问题,用娱乐的方式来对待精神的问题,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也会长久地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彼此对立,又互相渗透,构成着我们内在的思想紧张。作为一个生活在今天的写作的人,我们应该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回望心灵的能力……所以,提倡文学写作要“放慢脚步”,要“慢下来”,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下列对当今文学创作愈加趋向“速度化”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时代是一个技术时代,紧张、急迫、匆忙、受挤压是人们生活的常态。 |
B.一些进行文学写作的人,一味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 |
C.文学创作不再是触及心灵的文学写作,而变成了一种需要速度、需要类型标准、纯粹技术化的活动。 |
D.在信息社会,人们解决人生的问题更倾向于用经济学的方式,对待精神的问题更倾向于用娱乐的方式。 |
下列表述不属于“文学泡沫现象”的一项是( )
A.雨果大胆地在一年之内写出两部悲剧和一部小说。 |
B.一些人以追求速度、追求流行为标准评判文学写作、文学水平、文学质量。 |
C.一些徒有虚名的作家不认真思考,几个人开个会,东拼西凑就写成了一本书。 |
D.一些作家或以“明星作家品牌”的形式,以“流水线”形式生产文学作品。 |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提倡文学写作“慢下来”,实际上是希望当今的文学工作者少写些,多回望从前,回望心灵。 |
B.文章引用歌德批评雨果的一段话,意在批判雨果过于注重对金钱的追求,贪图眼前的名声。 |
C.文学写作快餐化导致快餐化阅读成为当今阅读的主流。 |
D.提倡文学写作“放慢脚步”,对当下文坛一些浮躁、喧嚣的文学现象,不是一种清醒剂,而是一种文学的理性、冷静的态度。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 发 卡 刘永飞
北风像急着进屋找什么人,它尖厉地喊叫,围着房屋一圈一圈地旋转。终于,它从窗缝和墙缝里进入,却谁也没找到,又不肯离去,就在屋里疯窜,于是那豆大的灯光,始终飘摇不定。
哥哥身披棉袄坐在被窝里,手心握着一只红发卡静静发呆。脚那头是用被子蒙着脑袋的弟弟,身体一缩,一缩。
“冷?” “嗯。”
哥哥脱掉棉袄,盖在弟弟身上,转身吹灭灯。弟弟不为所动,身体仍是一缩,一缩。
“哥?”“嗯。”
“ 后天是二十七了。”
“ 嗯。” ……
那天,姐姐出门时开心地对他们说,二十七是姐的生日,姐晚上给你们弄好吃的。说完,将散乱在额头的头发抿入围巾,出了门。他们记得那天的风很大,阳光从窗棂的空隙里透进来,将室内切割得凌乱不堪。
红发卡是哥哥转身叠被子时发现的,大概是姐姐围围巾时不小心弄掉的。他想到姐姐今天是戴一只发卡出去的,本想叫住姐姐,可是没有,他的脑袋一顿,笑了,笑得有些诡异。他将发卡放入口袋,他知道姐姐长大了,要是知道发卡丢了一只,不定怎么着急呢……
天亮了。
亮得有些刺眼。“下雪了,”弟弟看着从门缝里挤进来的雪说。哥哥从炉膛里扒出两块烧好的红薯,大的递给弟弟,小的留给自己。弟弟看着哥哥将红薯剥露出黄灿灿的肉来:“哥,你帮我剥,我手疼”。哥哥看了看弟弟冻得“气蛤蟆”似的手背,将自己的红薯递给弟弟,接过弟弟的剥起来。
弟弟转身去摘墙上的书包,他咬了一口手里酥酥甜甜的红薯说:“哥,我先走了。”弟弟拉门时被哥哥叫住,哥哥从抽屉里找出两根布条,将弟弟的裤脚牢牢扎紧。
“你自己去学校吧,我得去给姐姐买礼物。”哥哥说完,将剥了一半的红薯塞给弟弟,又从弟弟手里取过自己的红薯,开门离去。弟弟看哥哥在雪地里渐行渐远,他吸吸鼻子,出门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哥哥径直来到村西新盖的院子前。
敲门。
门开了,开门的男人很惊讶。
“你?” “ 我是来干活的。”
“不不不,我不用童工。”
“那你哥为啥用我姐。”
男人仿佛被什么击中,身子一个趔趄,他赶紧用手扶住门框。哥哥趁机从他腋下钻过去。
快过年了,屋里一派忙碌。村里的人看到哥哥进来,都很吃惊。一会瞅他,一会瞅他身后的男人。
他拉个马扎坐下,随手拾起脚下的一把引芯,一根根熟练地往装了火药的炮筒里放。其间,男人一直没动弹,他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渐渐,孩子的手慢了,放引芯的手僵硬起来,一个引芯要多次才能放入。
“ 咋不去上学?问你呢,咋不去上学?”
“明天我姐生日。”
男人没问下去。少顷,眼泪已经流至嘴角。
“这是五块钱,给小凤随便买点什么吧。以后,离我这儿远点,危险!”
哥哥接过五块钱,迎着风雪,头也不回地朝镇上走去。
又一个清晨, 风雪不但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
两个一高一低的男孩,踩着过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朝后山走去。后山的一片空地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坟茔出现了。坟茔深深陷在积雪里,显得越发矮小。坟茔的顶上有一棵蒿草顽强地刺破雪的覆盖,寒风里,那业已干枯的茎在风雪里艰难地摇曳,像一只被埋在土里的小手,拼了命地在抓扯着什么。可是风过后,又静止了,仿佛什么也没抓到,依然孤零零地在那里沉默。
两个男孩来到坟茔前。 站立。
哥哥从口袋里掏出一对饱含体温的红发卡,缓缓成“八”字形摆放在坟茔上。退回原处,和弟弟双双跪倒。
“姐。” “姐。”
“ 我想你。” “我也想你。”
一阵风吹过,坟上的蒿草跳动起来,像是迎接自己的兄弟似的,戴着漂亮红发卡精灵般欢快地舞蹈。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兄弟两人的性格不同,在困难面前哥哥勇毅坚决,弟弟胆小柔弱,通过这一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人性之高贵与卑微的思索。 |
B.这篇小说的人物对话富有特色,虽然用语精短平淡,但是问答之间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
C.划线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交代了红发卡的由来,又引出了哥哥为给姐姐买生日礼物而去鞭炮厂做工的事件。 |
D.村里的人看到哥哥进来,都很吃惊,一会瞅他,一会瞅他身后的男人。这表明村民对鞭炮厂雇佣童工现象也很愤恨,只是敢怒不敢言。 |
E.两兄弟失去了姐姐,鞭炮厂的男人也失去了哥哥,所以他们同命相怜,这就把小说的主题从一个家庭层面提升了到一个社会的层面。
小说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风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哥哥这一形象,请找出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
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 |
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
D.学习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
B.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 |
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 |
联系文章内容,概括学习文言的必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张爱玲:在心尖上雕刻
张爱玲作品里面有对女性命远的精妙体察,对世道人心的一语洞穿,加之与生俱来的骨子里的傲与冷,使读者仿佛五脏六腑变换了一个全新格式,如她的《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沉香屑》,但它们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
长篇小说《十八春》才是她最好的作品。作品中的顾曼贞,永远穿着暗蓝旗袍,因为她姐姐曼璐蜕变为二流交际花的缘故,她这样的穿着多少有些自卫的意味。然而在沈世均眼里,她却是“纤细而坚强的,笼统的好”。世均回南京的家,曼贞在上海,他在南京的雨夜里想起她,“故乡就变成异乡了”。于是他忍不住一大早下了火车就来厂里,恰在门口遇见她。他急道:“曼贞,我有话对你说。”曼贞看他着急的样子,上下打量他,一连串猜测在她脑里闪过——他订婚了,他家里出了事,他辞职……他却道:“我有好些好些话要对你说。”
张爱玲的笔仿佛是有神灵指使的。事情越是千钧一发,她却越是漫不经意。这种千百年来世间男女所痴心的一桩事,若放在俗家笔下,不知要制造多少哆嗦、琐屑而无聊的语言幻像呢,并且还往往纠结于外围,深入不到内里。而她三言两语,全都着了精要,一下子呈现了事情的真相,直抵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如此的精妙、确切与传神。这样的工作,真非天才而不能。
《十八春》最要紧的好处还是作品的内在本身,它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整部作品显得练达而老成。美的形式在技术上是可以复制的,它如叶片的暗影。叶子连结了枝蔓,枝蔓连结了枝条,枝条连结了枝干,许多根线条形成一个走势,顺着某一种逻辑秩序,终结于根脉核心。这核心才是真正令人触目惊心的,它必是赤裸的,也是坦率的,藏不住任何的秘密。它是关于一个人心目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它所展现的点滴零碎,都来自这里。如果作家对世界的理解是混乱的,由这个根脉核心抽条出的枝蔓花叶,也必定是繁复混乱、没有秩序的。
张爱玲偏偏让美好而干净的生命轨迹,经历灾难与泥沼。曼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却不得不为了孩子再回到灾难与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选择嫁给了姐夫。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理解是悲观的,也有超现实的成分。她有着伤痛。也有着对世道人心的彻底失望。她为了保存着她的傲慢和尊严,只能选择孤独。
对于张爱玲,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
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这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张爱玲固然有着贵族血统,生活优裕,曾经快乐地在她母亲家的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听着客人们演话剧,唱英文歌。岂知后来的生活急转直下,母亲离开,只剩下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话。他们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有钱也不行,不是钱的事。他们的裤腿永远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进了水,脚肿胀得像一个面包。只是因为她对继母项了嘴,她父亲的耳光便打过来。她只记得她的脸偏向左一边,又偏向右一边。他父亲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给医看。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慢慢把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灵性,她是靠着灵性生长的,就只有把这苦痛储存了。那些整块吞咽的痛苦慢慢结了痂,内里的变异却只能如腐水一般慢慢地流淌出来,毒素一般渗透在她的生活里。或许那些情节,只是毒素作用的征象。文学情节往往是写作者心理经验开放的瞬间。
那时候她心中的母亲,其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爱之所在。但这些过早地离她远去了。我仿佛看见了她在繁花似锦的表层底下,求助而又无助地,爱又恨着她的生之源。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她过早地面对了,也因此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她对心中那个叫做母亲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远地求之不得了。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张爱玲的作品文笔细腻、精妙、传神,能抓住精要,呈现真相,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是一般文学家难以达到的。 |
B.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可以复制,但其内在本身却是由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决定的,《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这也与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有关。 |
C.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了由早期的“雅”到后来的“痛”的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使她过早地吞咽了人生的痛苦,也因此形成了她对世界的悲剧感。 |
D.作者从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这一角度,以张爱玲一系列作品为例,揭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对其性情和作品的影响。 |
E.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情怀,往往有着作者现实人生的影子,张爱玲成长经历中的无助、苦痛,也自然会反映在她的一些作品中。
作者为什么认为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十八春》?请简要分析。
对于张爱玲,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似乎只觉其雅,而不觉其痛”,请简要分析。
文中说“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大 师
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又富有感染力,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结尾处石匠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
B.困境中石匠想到自己的母亲,带着对母亲的深情投入到雕刻中去,使一尊冰冷的汉白玉石升华为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得到了财主的认可。 |
C.在雕像上刻工匠的名字是中国人的传统,财主不准石匠在雕像上刻名字,还威胁石匠要他出汉白玉石料钱,体现了财主的蛮不讲理,强横霸道。 |
D.“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这句话很有深意,表现了关于“艺术真实”的问题,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他不满意石匠的作品。 |
E.本文以“大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石匠一开始想当大师,却险些身败名裂,后来不想当大师,甚至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却反倒成了大师的故事。
小说中写石匠在构思雕像时,还设想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里”,并且很具体。这一细节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说塑造石匠这个人物形象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启示我们成为大师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经学始终是中国学术中最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最早是“五经”,唐为“九经”,到宋朝增益为“十三经”。经学研究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两汉有师法、家法,古文、今文;其后有笺注、正义,读若、读如等等,并且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体,旨在为解经服务的小学,学科边界清晰。众所周知,历代的科举考试,无不以经学为主要科目。1905年,晚清政府废除科举,采用西方教育体制,但在许多学校依然有经学与小学的课程。朱自清撰《经典常谈》,认为对国民进行经典教育依然有必要。
早在两汉,中国学术就萌生了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的独特的学科体系,这是中国文化自发形成的,反映了本位文化的面貌。到清代修撰《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定式。时至今日,日本有些著名大学的图书馆,依然沿用四部分类法。
经、史、子、集四部,不是并驾齐驱的关系,经学处于主导地位,是领军的学术。儒家经典的主旨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走向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的学说、礼乐兴邦的理念、仁爱义利的思想等,主导了古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方向,并且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无论读过书还是没有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受其影响的。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家,如司马迁、班固、欧阳修、司马光等,受儒家思想浸润尤深,他们的史著,写谁不写谁,如何褒贬臧否,背后都有儒家的价值体系在左右。历史上的迁客骚人,其作品文风不同,妙趣各异,但大多不脱儒家的人文情怀。可以说,不了解经学,就不能透彻地读懂古代的史著,乃至文学作品。甚至还可以说,不了解经学,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
既然经学是自古就独立存在的重要学科,我们就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就应该在学科体系上给它以应有的位置。当年提出“打倒尊孔读经”,取消经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如今,那种令人痛心的背景已经不复存在,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认识。在学术层面,北京每五年举办一次纪念孔子诞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规模盛大,国家最高层领导必接见与会学者。近几年,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凡此皆表明,尊孔,已经不再是问题,上下都认同。读经,社会中近些年累积的共识日益厚重,有些大学将“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就是最好的例证。既然在尊孔与读经的问题上,上下都在回归理性,尊重前贤,在学科体系上恢复经学的学术地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摘编自彭林《经学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
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学是中国学术中最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它以儒家“五经”“九经”为研究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 |
B.经学研究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小学是为解经服务的,它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体,学科边界清晰。 |
C.经学是历代科举考试的主要考查科目,对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在科举废除后,对学校教育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
D.经学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在中国文化自发形成的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的学科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领军的学术。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体现了儒家道德理性的要求,是儒家经典的主旨。 |
B.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的学说、礼乐兴邦的理念、仁爱义利的思想等,主导了古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方向,并且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 |
C.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广泛,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受到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等思想的影响。 |
D.北京每五年举办一次纪念孔子诞生的国际研讨会,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这些都表明尊孔已成社会共识。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晚清政府废除科举,采用西方教育体制,但在许多学校仍然设置经学与小学的课程,可见对国民进行经典教育依然有必要。 |
B.不了解经学,就不能读懂古代的史著乃至文学作品,因为历史上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大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
C.当年取消经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今天有些大学将“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也是时代发展使然。 |
D.倡导在学科体系上恢复经学的学术地位,体现了现代人尊重前贤的思想,是对尊孔与读经问题的理性认识。 |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 职
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远近闻名,在波兰的布拉沙市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
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撬开,一些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他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却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听到动静,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叫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的诊所,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和助手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接骨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直到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这样精心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小偷自然十分感激,在警察到来之前,恳求医生把自己放了。他说:“海尔曼博士,您不愧是上帝的儿子。我愿再次得到您的拯救,不到那阴森的牢里去领面包……”海尔曼博士两手一摊说:“先生,对您这个要求,我这把手术刀就无能为力了。”
有一天,一个女人护送她在车祸中受重伤的丈夫来诊所。海尔曼一愣:啊,是她?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至今在他的眼里,这个女人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当年,就是这个受重伤的列夫斯基,夺走了他的爱妻,当时海尔曼就差点同他决斗。
“亲爱的海尔曼,我和他对不起你,可是我们遇了难……但愿你的手术刀不带着往日的
仇恨。”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重逢,他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但他始终一言未发。
列夫斯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老实躺着,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永远难以宽恕的情敌,你又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
给列夫斯基修补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多个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愧悔地说:“如果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海尔曼说:“医生在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恩怨。”
第二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道有多少波兰人惨死在这个人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啊!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上……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它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量的反法西斯标语。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形容海尔曼“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这个比喻写出了他的刚强和坚毅,又符合人物身份,形象生动,贴切自然。 |
B.小偷恳求把自己放了,对这一请求,海尔曼说“我这把手术刀就无能为力了”,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医生不能从根本上拯救这个小偷的颇多无奈。 |
C.在把手术刀插进盖世太保心脏之前,海尔曼支走其他人,他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表明他在做这一决定前,也像常人一样,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的。 |
D.“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这句带有夸张的话,真实地表现出海尔曼坚定的反法西斯信念,和由此产生的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
E.这篇小说文字晓畅,构思精巧,立意深刻。出场人物不多,但助手、前妻和她的后夫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使海尔曼形象更加高大,性格更加鲜明。
小说中“天职”有哪些含义?小说以“天职”为题,有什么作用?
小说先写了海尔曼救治“小偷”和“情敌”两件事,随后写了刺死盖世太保这一中心事件,这样写塑造了海尔曼怎样的人物形象?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关羽崇拜
李国文
①关帝崇拜,在中国根深蒂固,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感到奇怪:“鬼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若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著显赫,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尤其怪的,由于崇拜,其身份也由侯而王而帝,一路上升,到清代达到最高峰。据说满清未入关前,就将《三国演义》一书译成满文,以为从政规范。
②中国人好绝对化,好则全好,坏则全坏。伟大的人物绝对要一无瑕疵,而被否定的角色则一无是处,哪怕有一点点对的地方也是错的。一些历史人物总是盖棺论定不了,就因为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卷进了太多的感情用事的成分。欲美化者,恨不能连伟人放个屁也是香的,其错当然也就错得正确;同样,欲丑化者,那个绑在耻辱柱上的人,肯定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的货色了。
③应该看到关羽所以成神,是有相当群众基础的:一,因为《三国演义》把他写成能敌万人,是仁义之师,是必胜之将。老百姓深知对付万恶的作威作福的统治者,还是青龙偃月刀最为管用。降魔压邪,扶善反恶,需要关羽这样有力量的神。二,在中国人的神鬼文化中,关羽是最具有人间色彩的神。在书中,他是“义”的化身,这个“义”,在老百姓看来,更多的是江湖义气的“义”。施之以恩,报之以德,款之以情,还之以义,这“义”,正是那些毫无安全感的小民们,所期求的相互之间的盟契基础。三,关羽的“义”与正义、大义,不完全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而是以自身的价值观、利害观为标准的。无论你是谁,刘备也好,曹操也好,只要一片真心,以诚相待过我,那你在危急中,我必能拔刀相助,豁出身家性命,虽万死而不辞来回报。这也正是人们不敬别的神,独敬关羽的缘故。
④从帝王的角度,需要这样忠心不二的神,来鼓舞民心,激励士气,实施统治;从百姓的角度,需要这样仗义正直的神,庇护弱者,保佑良善,得到信仰的力量。由此,也可以了解这部古典文学永盛不衰的原因了。“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公案,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但是,小说造神,只有这部《三国演义》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范例。小说的一个人物,能够跳出小说文本,变成一个远比书本上所刻画的那个形象更高大、更威武的神灵,名垂万世,不能不说是作家创造出来的文字奇迹。
⑤近数百年间,中国人信关帝、关圣、关公菩萨者,几乎与崇敬孔夫子的人数等量。全国各地都有关帝庙,但未必都有文庙。而一般人家礼拜孔夫子的,远远没有供奉关羽的多。这种被万民景仰的程度,真使那些生前恨不能成为上帝、死后便被人努力忘记者,在九泉下难以瞑目。造神,本是中国人最爱玩的一种骗人游戏。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造神来愚弄老百姓,或者索性造自己为神,鼓吹个人迷信,让大家顶礼膜拜。但不论造得多么神乎其神,终究有倒牌子的一天。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9日)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帝崇拜在中国根深蒂固,清人赵翼也感到奇怪,在其书《陔余丛考》一书中说,许多神刚开始时很受人崇拜,但到后来就衰微了,但关羽却不是这样。 |
B.满清入关前,就将《三国演义》一书译成了满文,并将其作为从政规范,关羽的地位也因此而达到了最高峰。 |
C.中国人喜欢绝对化地看人,要么全好,要么就全坏,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有许多感情用事的成份,这不是一种理性看待历史人物的态度。 |
D.中国许多历史人物无法盖棺论定,与中国人看问题绝对化的方法有关,欲美化者就一切都好,欲丑化者就一切都丑。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能说明“关羽所以成神是有相当群众基础”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把关羽塑造成能敌万人,仁义而必胜,老百姓可以用他这样强有力的神来降魔压邪,扶善反恶。 |
B.在中国人的神鬼文化中,关羽是最具有人间色彩,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义”正是那些毫无安全感的小民们所期求拥有的。 |
C.无论你是谁,只要对我真心相待,那你在危急中,我必能拔刀相助,这其实体现的是人与人的一种利害观,也是人们独敬关羽的缘故。 |
D.《三国演义》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跳出小说了文本,变成一个远比书本上所刻画的那个形象更高大、更威武的神灵,名垂万世。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帝崇拜可以历经几百年而不衰,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的,不能仅仅归结于统治者的推崇与造神。 |
B.关羽成神,既要看到历代统治者的需要,也要看到老百姓的心理依托,不能简单地把关帝崇拜归结为封建迷信而加以全盘否定。 |
C.在封建社会中,不论神造得多么神乎其神,终究有倒牌子的一天,从这一点上讲,关羽成神也是他自己的一种悲哀。 |
D.近数百年间,信奉关公的人类几乎与崇敬孔圣人的人数相同,这也体现了关帝崇拜在中国的普遍程度。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共20分)
我是瞎子
(美)坎特
帕森斯先生刚刚跨出旅馆大门,就有一个乞丐沿着大马路走过来。这是一个瞎眼乞丐,拄着一根瞎子常用的斑斑驳驳的旧拐棍,小心翼翼地敲打着路面,慢慢向前移动脚步。乞丐的脖子很粗,长着绒毛,衣领和口袋上满是油腻,一只大手握着拐棍的弯把,肩上搭着一条褡裢。看样子,他还卖点什么东西。
空气里满含着春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柏油路面上,暖暖的。帕森斯先生一动不动地站在旅馆门前,听着瞎眼乞丐“嗒嗒嗒”走过来的声音,心里突然升腾起一股对所有盲人的怜悯之情。帕森斯先生想,自己活着真是幸运。几年前,他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技工,现在,他获得了成功,备受尊敬,被人羡慕,这都是他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独自冲破层层障碍,艰苦奋斗的结果。
瞎眼乞丐刚从他面前“嗒嗒嗒”走过去,他就迈动步子。衣衫褴褛的乞丐立即转过身来。
“等一等,先生,耽搁你一点时间。”
帕森斯先生说:“已经迟了,我有约会。你想让我给你点东西吗?”
“我不是乞丐,先生,我的确不是,我这儿有些小玩意儿。”
他摸索着,把一个小物件塞进帕森斯先生的手掌——“挺精巧的打火机,只要一元。”
帕森斯先生站在那儿,略略感到有些烦恼和尴尬。他是一个俊雅的男人,身着整洁的灰色衣服,头戴灰色宽边礼帽,手握一根棕榈木手杖。当然,兜售打火机的人永远不会看到这些……“我不抽烟。”他说。
“等一等。我断定你认识许多抽烟的人,买一个作送人的小礼物吧!”乞丐谄媚地说,“先生,你不会拒绝帮助一个可怜人吧?”瞎眼乞丐紧紧抓住帕森斯先生的袖子。
帕森斯先生叹了口气,伸手在内衣口袋里摸出两张五角票来,放进乞丐手中:“当然,我会帮你的。你说得对,我可以把这东西送人。或许电梯司机会——” 他犹豫了一下,不想显得粗鄙好奇,即使是同一个瞎眼小贩在一起。“你是不是完全失明了?”
乞丐把钱装进口袋,“十四年了,先生。”接着,又加了一句,带着一种神经质的自豪,“韦斯特伯里,先生,我过去也是其中一员。”
“韦斯特伯里,”帕森斯先生念叨了一遍这个名字,“噢,是的,那次化学爆炸……报纸多年都不提它了。当时它被认为是最大的一次灾难。”
“你想知道我是怎样瞎的吗?”乞丐喊道,“喂,听听吧!”他的话语里含着痛苦,但又带着一种讲故事的人时常有的夸张味道。“当时,化学药品店里,我最后一个跑出去。楼房在不断爆炸,跑出去就有了活的希望。许多人都安全冲出门,跑远了。当我冲到门口,正在那些大铁桶之间爬动时,后面有人拉住我的腿,说,‘让我过去,你——’他也许是个疯子,谁知道!我试图从心里宽恕他,先生。但他比我强壮得多,他把我拉了回去,从我身上爬了过去!他把我踏进尘埃里,出去了。我躺在那儿,毒气把我包围了,还有火在燃烧,药品在……”他咽下一口唾液——颇为熟练地抽动了一下鼻子——满含着期望,默默无语地站着。他或许还会讲出下面的话来:“太不幸了,伙计,不幸极了,那么,我想——”
“这就是那个故事,先生。”
春风从他们身上拂过,温润,刺骨。
“不完全是。”帕森斯先生说。
瞎眼的小贩发疯似地颤抖起来,“不完全是?你这是什么意思,你——”
“故事是真的,”帕森斯先生说,“除去信口雌黄的部分。”
“信口雌黄的部分?”他粗野地哇哇叫着,“哎呀,先生——”
“我也曾在化学药品店里呆过。”帕森斯先生说,“可事实不是这样的, ,马克沃德特。” 瞎子好长时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只是一个劲地狠狠咽着唾液。最后,他忍着气,说:“帕森斯,上苍有眼,上苍有眼!我还认为你——”接着,他再一次大声地叫道,“是的,可能,可能,但我却瞎了!我是瞎子,你一直站在这儿让我滔滔不绝地讲啊讲,你一直在嘲笑我!我真是瞎了眼啊!”
街上的行人都扭过头来瞪着他。
“你走开,我瞎了!你听见没有?我是——”
“算了吧,”帕森斯先生说,“别这样吵吵啦,马克沃德特……我也是个瞎子。”
联系上下文内容,简要分析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1)空气里满含着春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柏油路面上,暖暖的。
(2)春风从他们身上拂过,温润,刺骨。
结合上下文情节,在文中划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
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是从哪几方面采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的。
小说结尾虽然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从文章中找出两处依据,说说结尾为什么“在情理之中”。
小说以“我是瞎子”为题,你认为有何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这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了.是全村最穷的老太婆吉鲁米娜的。它很快被德国兵抓住了.
朱阿埋伏在岩石的高处,用石头垒了个枪座.实际上,他修筑的是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
正在这时,吉鲁米娜老太太身披黑色破披肩走了过来,向他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朱阿,德国人拿走了我的鸡,那是我在世界上惟一的财产,这已经够使我伤心的了。现在要是你把鸡再打死,那我就更伤心了.”
听了老太太这番话,朱阿的手比以前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的责任太大了.尽管如此,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扣动了扳机.
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难道这只鸡有魔法,会在手中自我爆炸,自我消耗?又是一枪,鸡的毛全部剥光,除了还在不停地叫以外,简直可以直接送去烧烤.心惊胆颤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手臂平伸出去,同自己身体保持一定距离.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他飞快地把鸡头扔掉,撒腿就跑.但再也找不到路了,前面是个乱石崖.石崖边上长着棵角豆树,上面趴着一只大猫.
现在,他对在林子里能看到各种家养的动物,已毫不奇怪了.他伸手去抚摸那只猫,希望能听到它的呼噜声,聊以自慰.
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的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起滚下了石崖.
就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人们用公积金给可怜的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
下列关于朱阿最后终于开枪射击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修筑了一个掩体,就算打不中德国兵,也不怕对方开枪还击。 |
B.即使误伤,打死的也是一只不值钱的母鸡。 |
C.富有责任感,仇恨侵略者。 |
D.手颤抖得厉害,可能是走火了。 |
下列关于朱阿人物形象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 )
A.是个典型的小农,爱喝酒,所以有手颤的毛病。 |
B.惜财,因此为了唯一的一头没来得及转移的花母牛又冒险回到村子。 |
C.是一个打算为大家的利益奉献自己的英雄,其实他也很想成为游击队员。 |
D.仇恨侵略者但胆小多虑,这使他长时间跟着那个傻气的德国兵不敢开枪又不愿离去。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
B.朱阿在小说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他把一个德国兵直接引到“牲畜林”,是他的拙劣射技,使各种牲畜有了和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命丧悬崖。 |
C.小说最后让一只凶恶的野猫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山崖,这表现了这样的意思: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必弄脏。 |
D.小说的结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
作者采用“延迟法”来给情节的发展设置障碍,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下面对本文“延迟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原本激烈紧张的情节节奏舒缓了下来。 |
B.让人感觉到消灭敌人的不容易,从而深化了主题。 |
C.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各种牲畜得以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 |
D.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的自然挤到了一边。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式尊严
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文警示牌: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些无地自容。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保持尊严?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考试地点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学生们自由落座,由英语系两位老师监考。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的S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忽然暂停发试卷,匆匆跑上讲台。
“请注意,所有中国学生不允许坐在相邻的座位!”她大声宣布,“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
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没听懂她的话,交头接耳地打听。我听懂了,并且知道邻桌的也是位中国学生,但是我没动。教室一片大乱,在S小姐的再三催促下,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按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
我身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我阻止了他。“如果我们换位置,就证明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我说,“反正我不换。”他也不换了。
S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
“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她说,“请将座位换开。”
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
“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
她看了我几秒钟,没说什么,转身走开,宣布考试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直能感觉到她刀子似的目光。她不时从我面前走过,我视若无睹。后来我提前完成试卷离场,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测试,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那天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电梯里又碰到了这位S小姐。
“祝贺你,你这次考得很好!”她显然记住了我,态度热情,同时瞥了一眼电梯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语速很快地补充说,“但很多中国学生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英语学习,并且那天的确抓到几位中国学生作弊。”
我承认我被她的态度刺激了,接下来我头脑一热,选择了她所教的一门功课作为专业课之一。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那段时间,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我正在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并决定要以写作作为终身职业。我买了电脑,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在小说写到近一半时,我终于决定暂停学校课程,专心把小说写完。去办休学手续时,最令我踌躇的就是S小姐的课,虽然有充足的理由,但仍有逃离的羞愧。
在办公室看到S小姐,出乎我的意料,她非常温和坦诚地告诉我,她看到了我自入学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也看到了我的每一点进步。
“如果你认为分数会给你目前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她非常诚恳地对我说,“以后的测试我可以不为你打分,直到你自己认为解脱困境为止,你觉得怎么样?”
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然后我告诉她,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她显得非常惊喜,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小说的内容,并大加赞赏,直到我脸红为止。
“你为维护尊严所做的一切……”她说,“我都能明白,对不起,我为你骄傲!”最后这句话害得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第3期)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写各种中文警示牌,说明很多中国旅客在国外缺少尊严,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提供背景,该部分在结构上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
B.“我”通过测试之后,在电梯里和S小姐相遇,她对“我”补充说的话是想表明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
C.虽有充足的理由暂停课程,但“我”仍感到羞愧,原因是自己暂停学业,有知难而退的嫌疑,有损尊严。 |
D.文章结尾说“我差点儿掉下泪来”,这泪里既有“我”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欣慰,也有对S小姐给予“我”理解和鼓励的感动。 |
E.文章开头写S小姐对中国学生的偏见,要求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隔开,而后来却对“我”大加赞赏,可见,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
小说中的“我”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作者最终获得S小姐的尊重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衫
海津
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见到的男人,早已失去了书香熏染出的儒雅与温和。在我的生活中,再也没有了那飘逸的青衫,我们身边的人,再也不见了那种诗情的洋溢。不见了青衫的时代,仿佛空气中缺少了一种成分,总是让人觉得有一些枯燥,有一些乏味,有一些沉闷。
我对于青衫的怀想,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那种服装的款式。我一直执著地认为,那简洁流畅的青衫,就是莘莘学子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书舍学馆之中,那些翩翩的身影,总是在岁月中浓来淡去。青衫的背后,深藏的是浩繁的书卷,是满腹的经纶。
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以简洁豁达的方式表达出来,总是以优美浪漫的形式呈现出来。青衫,既是简洁的,又是优美的。青色是一种不好确定的颜色,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与蓝色之间。也有人说如果有一种颜色让你分不清是蓝色还是绿色,那就是青色了。我想青衫的青色还包括了黑色和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这样复杂地呈现出来的带有文化意义的青色,拥有中庸的品性,泰然,淡定,不事张扬,却透着一种执著与稳健。一袭青衫,自然流畅的线条,自上而下,一以贯之,不枝不蔓,没有任何修饰,不繁复也不简陋。它洋溢着中国文人不卑不亢、入世淡定与出世超脱的精神内质。
青衫是文化的,它昭示的一切,来自十年寒窗、秉烛夜读之苦。苦虽苦矣,但是,苦中之乐,自有个中真味。且不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只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判断,也美若虚幻。夜深人寂,有红颜相伴,素手秉烛,红袖添香,即使读遍经史子集,又何苦之有呢?更何况还有心中那座黄金屋,在远方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款款青衫妆扮出来的,必定是一副周正坦荡的君子之相,君子必定有德才兼备之品。德与才的统一,是传统文人的完美追求,它氤氲成一种浩然正气,在中国历史的深处,撑起一座精神大厦。尽管有些沉重,但岁月,总会留住那些风景。
我记起韦尔乔的一幅画,画中一个穿长衫的人,将绞索从容地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另一个穿长衫的人,则平静地为他扶着脚下的凳子,整个画面气氛宁静而安逸。这一切仿佛都很自然,穿长衫的人生死竟如此从容。是谁垂下的绞索?在绞索上结束的是什么?我想,那两个人身上穿着的长衫,一定是青色。
那些穿青衫的人都已经逝去了,青衫也在岁月中沧桑老去,如一缕袅娜的青烟,在我的心里,如梦似幻,散而不去,淡而不绝。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青衫是古代文人所穿的一种服装的款式,它在作者眼中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含有中国文人淡定超脱的精神内质。 |
B.青色之所以有文化意义,是因为它拥有中庸的品性,泰然,淡定,不事张扬,却透着一种执着与稳健。 |
C.秉烛夜读之苦,苦中之乐的个中真味,这“真味”指的是颜如玉、黄金屋这些虚无的东西。 |
D.“款款青衫妆扮出来的,必定是一副周正坦荡的君子之相”,这个“相”指的是留住的那些“风景”。 |
E.这篇散文对青衫的内涵作了多方面的解读,表达了对青衫的留念和深刻的理解。
作者说:“青衫,既是简洁的,又是优美的。”,为什么说青衫是“简洁”与“优美”的?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文中插入写韦尔乔的一幅画有什么作用?
青衫在岁月中沧桑老去,但为什么作者说它“在我的心里,散而不去,淡而不绝”?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