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名著导读
高中语文

简述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请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
2)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写道:宝玉心下明白,因恐紫鹃回去,倒故意作出佯狂之态。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心安神定,因向紫鹃笑道:“都是你闹的,还得你来治。也没见我们这位呆爷,‘听见风儿就是雨’,往后怎么好!”此中。“都是你闹的”指什么事,请简述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家花了大把银子建造豪华的大观园。元妃元宵节归省,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元妃游了园子,筵宴上还题了匾额,又命宝玉和众姐妹做了诗,之后再通宵听了几出戏,凌晨就回宫中了。
B.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因祖上曾和王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周瑞家的的引荐下,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这时贾蓉奉父命来凤姐处借玻璃炕屏一用,刘姥姥看到了凤姐的威严和气派,听了凤姐说到家事的难处,最后得了二十两银子满意而去。
C.贾妃回宫,荣宁二府人人力倦各各神疲,众人多正休整。宝玉在东府看戏无聊,与茗烟偷溜出府到晴雯家中玩,受到礼遇。晴雯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并规劝宝玉。
D.宝钗生日会上,吃酒看戏,凤姐说贾母喜爱的小旦龄官像一个人,大家都猜到了,都笑着,黛玉不吭声,湘云说这个人就是宝钗,宝玉也跟着呼应,结果惹得黛玉不高兴。

E.黛玉因记挂着宝玉被父亲叫去,晚上来怡红院看望。由于晴雯正闹脾气,且又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得很,没有开门。这不禁动了黛玉的身世之悲,开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又听得宝玉、宝钗笑语之声,越发动了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经典阅读(共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
B.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C.孟子提出合理发展生产,并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D.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2)从上面两则选段来看,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2)“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作简要叙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B.贾母率众人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张道士趁机为宝玉作媒。第二天,宝、黛为这事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C.老太妃去世,贾母入朝随祭,将宝琴托与李纨照管,把黛玉交给薛姨妈,薛姨妈便请黛玉与宝钗一起住。这期间,荣府事件由邢夫人协管。按规定,有爵之家一年内不许有筵宴音乐,邢夫人便把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打发出门了。
D.贾府生活奢侈浮华,“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这注定了贾府衰微破败的悲剧结局。小说里多处写到贾府的衰败,如第五十三至五十四回描写贾府过年的情景,“除夕祭宗祠”仍颇为隆重,但到“元宵开夜宴”时,族人来者却寥寥无几。

E、贾宝玉见落花遍地,兜着落花直奔花冢,听到有人哭吟葬花,不觉痴倒。原来林黛玉因为昨晚袭人不开门的事,错疑宝玉,又逢饯花之期,勾起伤春愁思。贾宝玉一番解释后,两人言归于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
(1)简述玛丝洛娃在火车旁追聂赫留多夫的情节。
(2)在《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去监狱见玛斯洛娃时,他本来预料卡秋莎见到他,听到他认罪的话,知道他打算为她出力,就会高兴起来,受到感动,又变成原来那个卡秋莎了。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原来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存在,只剩下玛斯洛娃了。这使得他又惊奇又恐惧。
请简述《复活》中聂赫留朵夫与玛斯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玛斯洛娃的举动。
第(   )题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度假,与大家一起玩“捉人”游戏,第一次遇到卡秋莎。两个人在游戏中配合相当默契,从那时起,聂赫留朵夫同卡秋莎之间建立起相互吸引的特殊关系。(《复活》)
B.聂赫留朵夫坐在陪审员议事室窗前想:“唉,要是他们的关系能保持在那天夜里的感情上,那该多好!”这里所指的那天夜里指的是聂赫留朵夫离开前一天晚上,在这个晚上他诱奸了卡秋莎。(《复活》)
C.当聂赫留朵夫的姑姑知道玛丝洛娃怀孕后,便把她从家里赶了出去。她为了生活,只好去给人家当女仆。但每次都遭到男主人的调戏和侮辱。生下的孩子也死了。最后,她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妓女。 (《复活》)
D.“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孩子,我想过人的生活。”就在她迈着很快的步子,连眼皮也不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他脑海里掠过这样一些想法……(《复活》)

“他”指的是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靠彼得堡朋友副检察长谢列宁的帮助,将玛丝洛娃由原判服苦役改为一般移民流放,聂赫留朵夫觉得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妨碍他们共同生活了,于是萌生了这些想法(《复活》)
E.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在审讯过程中,法官们只忙于自己的私事,对案件审理却心不在焉。副检察官卜列维喝了一夜酒,根本还没有从酒宴中清醒过来,便开始宣读起对玛丝洛娃的审判案件来。法庭庭长为了要在六点钟之前赶去和一个红头发的瑞士姑娘约会,他希望审判早点结束。(《复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②;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觉慧离家出走前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请简述这一情节。(《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家》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请愿、罢课、散发传单、创办刊物等反对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高老太爷的严厉斥责,并被禁闭在家里。此时,他诅咒“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窄的笼!”“这种生活,就跟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简直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B.他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连周氏也挨了他的骂。觉慧帮助觉民逃婚后,高老太爷闻讯勃然大怒,并说觉民再过半个月不回家,便将他永远赶出去,登报声明他不是高家的子弟。
C.《家》中的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D.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汜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认为自己是杀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解,他不断地重复着“我是青年”,“我是青年”,语气由领悟而至怀疑而至坚定,显现了年轻人在悲惨现实前的觉醒。

E.“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的运动。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克安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题。
(1)杜牧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三国演义》中与这两句诗相关的重要战役是       ,两个重要的人物是            
(2)《红楼梦》大观园中主要人物居所的名称都很有讲究,比如薛宝钗的居所叫蘅芜苑,探春的居所叫秋爽斋,林黛玉的居所叫      ,贾宝玉的居所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②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③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阳货》)
(1)结合选段①②,谈谈君子该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善恶是非。(2分)
                                                                               
                                                                              
(2)选段③,孔子强调君子也会有讨厌的人,这和君子量大能容人的德行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你这样大个人,女儿也不小了,还不学好!你也不给贞儿留个好榜样!贞儿,你羞他,看他这样不要脸,还配做人的爹!”这是祖父的骂声。
这是高老太爷在骂谁?是因为什么事?请简述。
(2) “啊,啊,孩子!” 他吻了吻女儿的双颊,“我操劳都是为了你呀,你看到了吗?……好家伙,家里一点儿金子都没的了。只有你还藏着金子。拿出来给我瞧瞧,宝贝儿。”
请简述此后发生的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你何必这样伤心?等到爷爷的丧服满了,你可以另外接一个的,至迟不过三年!”觉慧冷笑道。
瑞珏死后,觉慧认为,依照觉新的性格,过不了多久,他就会续弦。但是,觉新坚决地说,为了海臣,他决不再娶。(《家》)
B.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流泪答应了长辈的要求,送瑞珏到城外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去。瑞珏难产,觉新赶到床前,妻子却在凄惨的叫声中,死在他的怀里。(《家》)
C.“再不阻止的话,她们为了你要把索漠城抢光呢。”
千万富翁葛朗台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每顿饭、每天要点的蜡烛,葛朗台都要亲自分发,一点儿也不能多。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了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并说了以上的话。(《欧也妮·葛朗台》)
D.报纸上登载了查理父亲因破产而自杀的消息。查理得知噩耗痛不欲生,而葛朗台却嘲笑道:“他年纪轻轻却没有出息,只惦记死人不惦记钱。”当欧也妮央求他救济查理时,葛朗台就威胁说要将她送到修道院去,根本不把女儿和侄儿的痛苦放在心上。(《欧也妮·葛朗台》)

E.临终前,葛朗台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欧也妮·葛朗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②;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