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嫦娥工程”启动,我国航天的下一目标是登上月球,古人幻想的“嫦娥奔月”将变成现实.假若宇航员乘飞船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几圈后登陆月球,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
A.计时表一只 |
B.弹簧秤一只 |
C.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
D.天平一只(附砝码一盒) |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时及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求月球的半径R及月球的质量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两次测量所选用的器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选项符号表示)
(2)两次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所给物理量符号分别写出月球半径R和质量M的表达式R=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
假设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 )
A.根据F=mω2r,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增为原来的2倍 |
B.根据F=m,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减为原来的 |
C.根据F=G,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减为原来的 |
D.根据F=mg,卫星受到的向心力保持不变 |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领域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图是嫦娥奔月过程全图。(地球半径R=6400Km,月球半径r="1700" Km)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
①计算出嫦娥一号卫星在距离月球2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把嫦娥一号卫星工作轨道(即周期为127分钟的圆形轨道)周期近似当作2小时,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卫星在12小时轨道运行时,远月点与月球表面的距离。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和,运动速率分别为和,那么和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
A. | B. | C. | D. |
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因为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的高度将逐渐变化,由于高度变化很慢,在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仍可认为卫星满足匀速圆周运动规律,下述关于卫星运动的一些物理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减小 | B.周期变大 |
C.半径增大 | D.向心加速度增大 |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使“嫦娥奔月”这一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嫦娥一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h=2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
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
C.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
D.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
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E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 |
B.E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 |
C.Ek=1/2 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
D.Ek= 1/2 W ,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 |
“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绕月球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为某个常数)
A. ρ = | B. ρ = kT | C. ρ = | D. ρ = kT2 |
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A. | B. | C. | D.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