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
C.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判断()。
A.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 |
B.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 |
C.验电器一定带正电 |
D.验电器一定带负电 |
M和N是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它们相互摩擦后M带1.6×10-10 C的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
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
C.摩擦过程中质子从N转移到M |
D.在摩擦过程中M和N的电荷总量不变 |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
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 |
C.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
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
关于元电荷、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 B.带电体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C.形状不规则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 | D.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 |
关于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
B.检验电荷一定带正电 |
C.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 |
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足够远处沿x轴负方向移近Q2(位于坐标原点O)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Ep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点电势为零,N点场强为零 |
B.M点场强为零,N点电势为零 |
C.Q1带负电,Q2带正电,且Q2电荷量较小 |
D.Q1带正电,Q2带负电,且Q2电荷量较小 |
在粗糙的斜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度的释放带有恒定电荷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沿斜面运动到 N点静止.则从M到 N的过程中()
A.小物块所受的电场力减小 |
B.小物块的电势能可能增加 |
C.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小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D.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 N点的电势 |
两个物体分别带有电荷
A.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B.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斥力 |
C.如果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D.如果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C.感应起电说明不接触就能产生电荷 |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
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
B.元电荷是一个理想模型 |
C.元电荷就是质子 |
D.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
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
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只要距离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看成点电荷 |
关于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 |
B.元电荷就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
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等于e或是e的整数倍 |
D.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被看成点电荷 |
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均为的带电小球,带电量分别为
和
,两小球用长为
的绝缘线相连,另用一根绝缘线系住带电为
的小球悬挂在O点而处于平衡状态,如图11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试确定:
(1)若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悬线对悬点的作用力为多大?
(2)若电场水平向右,两段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多大?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