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一组等势面,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的距离是25cm,由此可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及大小为( )
A.竖直向下,E=0.4N/C | B.水平向右,E=0.4N/C |
C.水平向左,E=40N/C | D.水平向右,E=40V/m |
如图所示,在一个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中有一个四边形ABCD,其中,M为AD的中点,N为BC的中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AB=2.0×10-9J;将该粒子从D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DC=4.0×l0-9J.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将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功为WMN=3.0×10-9J
B.若将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功WMN有可能大于4.0×l0-9J
C.若A、B之间的距离为1cm,粒子的电量为2×10-7C,该电场的场强一定是E=1V/m
D.若粒子的电量为2×10-9C,则A、B之间的电势差为1V
下列关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 |
B.在任何方向上,若两点间距离相等,则它们之间的电势差就相等 |
C.沿着电场线的方向,任何相等距离上的电势降低量必定相等 |
D.电势降落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
边长为L的正立方体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则a、b两点的电势差Uab不可能的是
A.Uab = -1.5EL | B.Uab = 0 |
C.Uab = 2EL | D.Uab = EL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差等势面,ab的间距大于bc的间距。实线为一带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M为轨迹上的两个点,由此可知
A.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 |
B.粒子在P、M两点间的运动过程,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P点的电势能大 |
D.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一定最高 |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是等势线,已知A点的电势为50V,B点的电势为10V,C是AB连线的中点,则C点的电势φ c( )
A.等于30V | B.大于30V | C.小于30V | D.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V、2V、5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D、E、F三点的电势分别为7V、6V、3V
B.电荷量为1.6X10一19C的正点电荷在D点的电势能为1.12X10-18J
C.将电荷量为1.6X10-19C的正点电荷从E点移到F点,电场力做的功为3.2X10-19J
D.将电荷量为1.6X10一 19C的负点电荷从F点移到A点,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3.2X10-19J
如图所示,在E=500 V/m的匀强电场中,a、b两点相距d=2 cm,它们的连线跟场强方向的夹角是60°,则Uab等于( )
A.5 V | B.-5 V | C.10 V | D.-10 V |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
B.电荷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小 |
C.根据公式U="Ed" 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 |
D.正电荷从电势高的点运动到电势低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
关于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仍成立,即E=F/q,式中的q就是检验电荷 |
B.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 E=kQ/r2,式中Q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 |
C.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kQ/r2,式中Q是检验电荷 |
D.公式E=U/d也可以用于点电荷的电场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
B.带电质点通过P点的电势能较Q点大 |
C.带电质点通过P点的动能较Q点大 |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Q点小 |
图示为某电容传声器结构示意图,当人对着传声器讲话,膜片会振动.若某次膜片振动时,膜片与极板距离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A.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容变小 |
B.极板的带电量增大 |
C.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
D.电阻R中有电流通过 |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
B.由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q成反比 |
C.根据公式Uab=Ed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a、b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 |
D.正电荷从电势高的点运动到电势低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