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把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连成甲,乙两电路,U甲=2U乙,四个灯泡都正常发光,两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用P甲、P乙表示,电阻R1、R2的功率用P1、P2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 B.R1=R2 | C.P2=4P1 | D.R1=2R2 |
两只电压表和
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计改装成的,
表的量程是
,
表的量程是
,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 )
A.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也相等 |
B.它们的示数之比为![]() |
C.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 |
D.它们的示数之比、指针偏转角度之比均为![]() |
两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计改装成的,V1表的量程是5V, V2表的量程是15V,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
A.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也相等 |
B.它们的示数之比为l:3,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
C.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3 |
D.它们的示数之比、指针偏转角度之比均为1:3 |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mA,内阻Rg=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串联一个9.5Ω的电阻 | B.并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
C.串联一个9.5kΩ的电阻 | D.并联一个9.5Ω的电阻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V,当开关K接通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是,那么,可以确定的故障原因是
A.ad间电路短路 | B.ad间电路断路 |
C.cd间电路断路 | D.bc间电路断路 |
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
A.1:2 | B.2:1 | C.1:4 | D.4:1 |
如图所示,A、B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白炽灯,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线圈,如果断开开关S1,接通S2,A、B两灯都能同样发光。如果最初S1是接通的,S2是断开的。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刚一接通S2,A灯就立即亮,而B灯则迟延一段时间才亮;
B.刚接通S2时,线圈L中的电流为零;
C.接通S2以后,A灯变亮,B灯由亮变暗;
D.S2接通稳定后再断开时,A灯立即熄灭,B灯先亮一下然后熄灭。
一电流表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后就改装成一个电流表,当把它和标准电流表串联后去测某电路中的电流时,发现标准表读数为2A时,而改装表的读数为2.1A.为了使它的读数准确,应
A.在原分流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
B.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大的电阻
C.在原分流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
D.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
如图所示,电流表A1(0﹣3A)和A2(0﹣0.6A)是由两个相同的电流计改装而成,现将这两个电流表并联后接人电路中.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1、A2的读数之比为1:1
B.A1、A2的读数之比为1:5
C.A1、A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1
D.A1、A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5
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A.等于或大于8V | B.等于4V | C.大于4V小于8V | D.小于4V |
实验室中常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有时用一个不方便,须用两个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一个作粗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大),一个作微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小)。使用时联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如图所示,则( )
A.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 |
B.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 |
C.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 |
D.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开关S闭合后,电灯L1、L2均能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稍向上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灯L1、L2均变亮 | B.电灯L1变亮,L2变暗 |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 D.电源的总功率变小 |
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mA,内阻为5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0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A.串联一个3000Ω的电阻 | B.并联一个3000Ω的电阻 |
C.串联一个2950Ω的电阻 | D.并联一个2950Ω的电阻 |
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电源的电动势的大小只由电源本身决定 |
B.因电动势的单位和电势差相同,所以电动势实质上就是电势差 |
C.一个电动势为1.5V的电池接入电路时,若有1C的电荷量通过电路,就有1.5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
D.电压表接到电源两极时,测得的就是电动势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