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条形磁铁插入一闭合线圈中,一次迅速插入,另一次缓慢插入,两次插入的前后位置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插入线圈中磁通量改变量相同 |
B.两次插入线圈中磁通量改变的快慢相同 |
C.两次插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相同 |
D.两次插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相同 |
如图所示,两足够长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相距为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导轨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2T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长为L=0.5m的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电接触良好,金属棒ab的质量m=1kg、电阻r=1Ω.两金属导轨的上端连接右端电路,灯泡电阻RL=4Ω,定值电阻R1=2Ω,电阻箱电阻R2=12Ω,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现闭合开关,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下滑距离为s0=50m时速度恰达到最大,试求:
(1)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m;
(2)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2s0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电热Q.
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ab、cd竖直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将一根金属棒PQ放在导轨上使其水平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现在金属棒PQ中通以变化的电流I,同时释放金属棒PQ使其运动.已知电流I随时间的关系为I=kt(k为常数,k>0),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素一定.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下面关于金属棒PQ的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固定着足够长且光滑的平行金属轨道,轨道间距L=0.40m,轨道左侧连接一定值电阻R=0.80Ω。将一金属直导线ab垂直放置在轨道上形成闭合回路,导线ab的质量m=0.10kg、电阻r=0.20Ω,回路中其余电阻不计。整个电路处在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中,B的方向与轨道平面垂直。导线ab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以加速度a=2.0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5s末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5s末通过R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3)5s末,作用在ab金属杆上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
边长为L=0.2m的正方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穿过该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将边长为,匝数n=100,线圈电阻r=1.0Ω的正方形线圈abcd放入磁场,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如图甲所示.求:
(1)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2)在0~4.0s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q;
(3)0~6.0s内整个闭合电路中产生的热量.
一矩形线圈位于一随时间t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为正,如图1所示,磁感应强度B随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以I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以图1中线圈上箭头所示方向的电流为负,则以下的T﹣t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在图中,条形磁铁以速度v远离螺线管,螺线管中的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
A.穿过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增加,产生感应电流 |
B.穿过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减少,产生感应电流 |
C.穿过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增加,不产生感应电流 |
D.穿过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减少,不产生感应电流 |
如图甲所示,在圆形线框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开始时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按照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是( )
当摇动如图所示的手摇交流发电机时,发现小灯泡闪烁.此时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
A.交流电 | B.直流电 | C.恒定电流 | D.涡流 |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情况中不会引起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是( )
A.闭合开关时 |
B.断开开关时 |
C.闭合开关后拔出线圈A时 |
D.断开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 |
关于科学家在电磁学中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
B.法拉第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如图所示,下面各图中所标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导体棒(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其余部分未画出来)的运动速度v的方向,产生的感应电流I的方向,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
如图所示,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均匀增加时,内外两金属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
A.内环逆时针,外环顺时针 |
B.内环顺时针,外环逆时针 |
C.内环逆时针,外环逆时针 |
D.内环顺时针,外环顺时针 |
如图所示,一圆形线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匀强磁场垂直桌面竖直向下,过线圈上A点做切线OO′,OO′与线圈在同一平面上.在线圈以OO′为轴翻转180°的过程中,线圈中电流流向( )
A.始终由A→B→C→A |
B.始终由A→C→B→A |
C.先由A→C→B→A再由A→B→C→A |
D.先由A→B→C→A再由A→C→B→A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