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家用电脑的组成
高中物理

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的能级时(   )

A.可以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可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频率最低的光子是由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D.波长最长的光子是由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里德伯常量(R="1.096" 77×107m-1)求巴耳末线系中第四条谱线的波长和每个光子的能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并升高其温度,增加压强,它的半衰期也不会发生改变

E.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变成一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必然释放核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原子的谱线系间接地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研究人员用发射功率为2.0×105W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发出波长为0.532μm的蓝光在蚕卵上打出直径为2μm的小孔.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是不连续的一道一道闪光,每道闪光称为一个光脉冲.若每个光脉冲持续时间为1×10-8s,激光器每秒发射100个光脉冲.求:
(1)每个光脉冲含光子数为多少?
(2)每个脉冲时间内,蚕卵小孔上单位面积得到的光能是多少?
(3)若光脉冲在折射率为1.46的光导纤维的一个端面射入恰能发生全反射,则光在一个光脉冲的时间内在光纤中传播的距离是多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摄谱仪拍摄的太阳,可以分析太阳大气的成分,这是利用太阳光的______________光谱.(填“明线”或“吸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学家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 )

A.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B.确认在原子内部存在α粒子
C.认定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是受到电子的作用
D.认识到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
B.由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所以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在原子中极小的区域内集中着对α粒子产生库仑力的正电荷
C.α粒子穿过原子时,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少
D.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α粒子穿过原子时,原子内部两侧的正电荷对α粒子的斥力不相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

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主要力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
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库仑力
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少,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α粒子
来源:原子核式结构测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金核时(    )

A.α粒子动能最小
B.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最大
C.α粒子电势能最小
D.α粒子动量的变化率最小
来源:原子核式结构测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 B.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向心力为库仑力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原子核的直径大约为10-10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双选)

A.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汤姆生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

(2)在如图所示的光滑水平面上,小明站在静止的小车上用力向右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最终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已知木箱的质量为m,人与车的质量为2m,木箱运动一段时间后与竖直墙壁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反弹回来后被小明接住.求:

①推出木箱后小明和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②小明接住木箱后三者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8-2-7所示,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8-2-7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来源:原子核式结构测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C.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
D.发生β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

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巴耳末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公式是巴耳末在研究氢光谱特征时发现的
B.公式中n可取任意值,故氢光谱是连续谱
C.公式中n只能取整数值,故氢光谱是线状谱
D.公式不但适用于氢光谱的分析,也适用于其他原子的光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家用电脑的组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