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束平行单色光a、 b垂直射入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从另一面AC射出时的光束为a′、b′,如图所示,则
(1)a、b光束在棱镜中传播速度较大的是 (填a或b)
(2)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对应的干 涉条纹间距较宽的是 (填a或b)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顶角A增大时,出射光束在AC面上先消失的是 (填a′或b′)
(11分)选修3-4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
C.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
D.医学上用激光做“光刀”来进行手术,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亮度高的特点 |
(2)(7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0.6m/s.质点P的横坐标为s=0.96m。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求
①质点P开始振动时振动的方向。
②经过多长时间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峰?
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1),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3)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时(如图2),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d=0.5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0m。则:
①(图3)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
②(图4)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
③所测光波的波长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d=0.6μm。若分别用频率为
f1=5.0×1014 Hz和频率为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条纹的情况是
A.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暗条纹 |
B.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明条纹 |
C.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暗条纹 |
D.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明条纹 |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L,双缝间距d。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甲)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14-4(乙)所示,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 mm(允许误差)、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 __mm(允许误差)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__ ___(用x1、 x2、L 、d表示,不用计算)。
(3)在屏上观察到了干涉条纹.如果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 ;(选大或小)
(4)某同学自己动手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其中A为单缝屏,B为双缝屏,整个装置位于一暗箱中,实验过程如下:(A)该同学用一束太阳光照射A屏时,屏C上没有出现干涉条纹;移去B后,在屏上出现不等间距条纹;此条纹是由于 产生的;(B)移去A后,遮住缝S1或缝S2中的任一个,C上均出现一窄亮斑.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在下列自然现象之中,可以用光的干涉理论解释的是 ( )
A.天上的彩虹 | B.阳光在树林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
C.肥皂泡上的彩色花纹 | D.水中十分明亮的空气泡 |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亮条纹(并将其记为第一条)的中心,如图乙所示,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为________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右侧移动到第四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读出手轮上的读数,并由两次读数算出第一条亮条纹到第四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a=9.900mm,又知双缝间距d=0.20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000m,则对应的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m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_、A。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__________mm。
(3)已知双缝间距d=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0.700m,由计算式λ=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nm。
右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 装置,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则 ( )
A.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的上表面和b的 下表面反射的 |
B.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反射的 |
C.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凸起 |
D.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凹陷 |
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
A.光具有波动性 |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
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使用的双缝的间距为d=0.025cm。实验时,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00mm)观察第一条亮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应为x1=
mm,第五条亮纹位置如图丙所示,其读数应为x2= mm,测出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50.00cm,则计算待测光的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__(用x1、x2、d、L表示),求得待测光的波长λ=___________m。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m,屏上P点距双缝和的路程差为7.95×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6.30×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A. | 增大 与 的间距 |
B. | 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
C. | 将绿光换为红光 |
D. | 将绿光换为紫光 |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了大量的光盘,光盘上镀膜的一面在自然光的照射下会看到五颜六色的条纹,这是因为
A.自然光经膜后发生了色散 |
B.自然光在传播时与膜的一个面的反射光相遇发生了干涉现象 |
C.自然光照射膜后发生了光电效应 |
D.自然光在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后相遇发生了干涉现象 |
两束单色光a和b沿如图所示的方向射向等腰玻璃三棱镜的同一点O,巳知a光在底边界面处发生全反射,两束光沿相同方向射出,则
A.在棱棱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
B.在棱镜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
C.在分别用a光和b光对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产生的条纹中,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条纹间距大 |
D.如果用b光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则用a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且入射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数越多,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