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
B.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和中,能量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或频率v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 |
C.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
E.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测定年代。
【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量数大的原子核,其比结合能不一定大 |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
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
E.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a、b、c是某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沿绳建立x坐标轴.一简谐横波正在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振源的周期T=0.4s,t=0.2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
A.波速为10m/s |
B.质点b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沿y正方向 |
C.t=0.6s时,质点b处于波峰 |
D.0到0.5s内,质点c通过的路程为0.3m |
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
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B.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
D.运动的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其速度越大物质波的波长越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光是一种概率波,物质波也是概率波 |
B.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8天 |
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
D.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 |
E.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初速度为零,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方程式→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 |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C.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 |
D.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
E.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对应的波长为,若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做该实验,会产生光电效应
下列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
B.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
C.光的粒子性说明每个光子就像极小的小球体一样 |
D.光波不同于宏观概念中的那种连续的波,它是表明大量光子运动规律的一种概率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5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
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 |
B.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我们不易观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其波长太小 |
C.电子有波动性,质量较大的中子和质子没有波动性 |
D.德布罗意因为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5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
C.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
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对黑体辐射的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
B.电子的衍射图样表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高速运动形成的 |
D.利用威尔逊云室探测放射线时,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较大、且电离本领大,故它的径迹直而清晰 |
E.1942年,费米支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首次通过可控制的核聚变反应实现了核能的释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5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
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