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仍给它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此时()
A.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 |
B.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 |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灯泡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灯泡A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B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A.R1短路B.R2断路
C.R3断路D.R1、R2同时短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 |
B.电流是矢量 |
C.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部场强不为零 |
D.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
B.在某一直流电源的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
C.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 |
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 |
鸟儿落在220kV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电线,但鸟儿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 B.鸟儿是干燥的,所以鸟体不导电 |
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 |
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改装成量程分别为0.6 A和3 A的电流表,并联后测量3.3 A的电流,则()
A.两电流表的电流示数相同 |
B.两电流表的电流示数不相同 |
C.两电流表表头的指针偏角相同 |
D.两电流表表头的指针偏角不相同 |
自然界的力、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像 |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
C.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成为微小的磁铁,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 |
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四个量程为“×1”、“×10”、“×100”、“×1K”,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很大,为了减少误差, 他应该换用的欧姆挡和测量方法是
A.用“×1K”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
B.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
C.用“×1K”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
D.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 |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1)若保持S闭合,减小两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
(2)若断开S,减小两板间的距离,则极板上的电量 ,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有甲、乙两物体,甲的电阻是乙的一半,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乙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甲的两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导体的电流相同。 |
B.乙导体中的电流是甲导体的2倍。 |
C.甲、乙两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 |
D.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甲的2倍。 |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则()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
C.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变小 |
D.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不变 |
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上下表面都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1的尺寸比R2大得多,把它们分别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的A、B两端,接R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接R2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1=R2 B.R1>R2 C.U1<U2 D.U1=U2
关于闭合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路端电压就越大 |
B.电源的路端电压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就越大 |
C.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电源的效率就越大 |
D.电流总是从电势高的地方流向电势低的地方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