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交流电源, 可以使用的频率有 和 ,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 ,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 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 利用 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 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 。
(2) 已测得 , ;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试验中重 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 。由此推算出 为_
一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池的电动势E(约 )和内阻 (小于 )。图中电压表量程为 ,内阻 ;定值电阻 ;电阻箱 ,最大阻值为 ; 为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完成下列填空:
(1)为保护电压表,闭合开关前,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可以选 (填" "或" ");
(2)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下阻值 和电压表的相应读数 ;
(3)根据图(a)所示电路,用 、 、 、 和 表示 ,得 ;
(4)利用测量数据,做 图线,如图(b)所示;
(5)通过图(b)可得 (保留2位小数), (保留1位小数);
(6)若将图(a)中的电压表当成理想电表,得到的电源电动势为E',由此产生的误差为 %。
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 ,内阻小于 ;
电压表 (量程 ,内阻约 ;
电流表 (量程 ,内阻约 ;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 ;
定值电阻 (阻值 ;
定值电阻 (阻值 ;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 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电压表分流 .干电池内阻较小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 .电流表内阻较小
(2)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
0.08 |
0.14 |
0.20 |
0.26 |
0.32 |
0.36 |
0.40 |
|
1.35 |
1.20 |
1.05 |
0.88 |
0.73 |
0.71 |
0.52 |
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丁的坐标纸上已标出后3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在坐标纸上标出前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图象。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 (填" "或" " 。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在图丙上按照改进后的方案,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2020年5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重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 ,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 与运动时间 的数据。
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 图象,利用图象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
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当木板的倾角为 时,所绘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 、 两点,利用 、 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根据上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时,该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小正方体木块,接着用这个小正方体木块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通过速度传感器发现小车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1)设小车的质量为M,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a,并用刻度尺量出图中AB的距离为l(a<<l且已知θ很小时tanθ≈sinθ),则小车向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
(2)然后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设计了使用位移传感器的图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了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
(1)根据下述图线计算t0时刻速度大小v1= ,2t0时刻速度大小v2= ,木块加速度a= (用图中给出x0、x1、x2、x3、t0表示);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板的倾角为θ,木块的加速度为a ,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始终满足M>>m(m为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像应是如下图中的图( )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轻质细绳通过转轴光滑的轻质滑轮,另一端挂一重力为3.3N的钩码,用垫块将长木板的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接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让滑块沿长木板滑下,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乙中纸带的哪端与滑块相连?________(选填“左端”或“右端”).
②图乙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根据图乙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③不计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滑块的质量M=________kg.(g取10 m/s2)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必要的一个步骤是 .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如图(a)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在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 .
(2)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其中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为 .
在《探究合力的求法》实验中的三个实验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它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2)在白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筋,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绳套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①中是 ;②中是 ;③中是 .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单选)
A.假设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2)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3)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要保证绳和纸带均与木板平行以减小误差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 a=mg/M求出.
(4)如图所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 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B=______ ____m/s.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 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实验小组欲以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1,小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C.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1的条件 |
D.在用图象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时,应作a-m1图象 |
(2)某同学平衡好摩擦阻力后,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砝码重力,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小盘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取1位有效数字)。
(3)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_______m/s2。
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总质量为m),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到了一种常用的探究方法,这种方法叫做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两项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 |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
(3)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砂和砂桶总质量m,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探究a与F的关系。小东和小雅两位同学分别做了实验并作出了a-F图线,如上图所示,小辉和小吴初步分析后认为:
小东的图线出现偏差的原因是
小雅的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l(cm) |
l0 |
10.97 |
12.02 |
13.00 |
13.98 |
15.05 |
③找出②中F=2.50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 cm.
(2)测得OA=6.00cm,OB=7.60cm,则FOA的大小为 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丁中作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 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