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X、Y、Z代表3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
③Y和Z两元素可以形成4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
据此,请填空:
(1)Y元素是_________,Z元素是_________。
(2)由X、Y、Z三元素所形成的含68个电子的盐类化合物的分子式(即化学式)是___________。
(8分)已知甲元素是第三周期p区元素,其最低氧化值为-1,乙元素是第四周期d区元素,其最高氧化值为+4,试填下表:
元素 |
价电子构型 |
族 |
金属或非金属 |
电负性相对高低 |
甲 |
|
|
|
|
乙 |
|
|
|
|
(9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从理论角度进一步加深理解。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 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 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问题:
(1)元素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写出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__族。
(3)AB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C单质在高温下与B单质充分反应所得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情况下,B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以________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结合的_______________化合物。
如图所示,已知(1)甲、乙、丁均是前三周期元素的双原子单质。(2)在一定的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现负价。(3)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现负价。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
②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完成下列问题:
(1)Z2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屑放入稀H2SO4不发生反应,若在稀H2SO4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x、y四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里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
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总和为46,则:
(1)元素n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y的单质通入石灰乳中所生成的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y的-1价阴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Z是主族元素的单质,K、H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关系(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①X+KH+Y ②X+ZH ③Y+ZK
若X和Y的组成元素是同一主族,请写出符合①式的三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X和Y的组成元素不是同一主族,请写出符合①式的3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个式子中的3种X和3种Y,分别由不同的元素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有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K或CO2反应,都能生成单质Y。符合该条件(题设的3个“通式”)的单质X是__________,单质Y是__________,单质Z是__________,化合物W是__________。(均写出化学式)
已知: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②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 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 ④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1)元素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① |
② |
③ |
|
|
3 |
④ |
|
⑤ |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⑩ |
|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这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⑦的单质分子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在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具有两性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元素③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③的氢化物分别跟元素⑦、元素⑨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制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制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2周期_____>_____>H2O、HF;第3周期SiH4>PH3>_____>_____。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_____H2O;CS2_____CO2;CCl4>CF4。(填“>”“<”或“=”)。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的制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制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_____。
(4)然而,这种制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填写字母)
①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完成下列空白: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_____族。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纵_____行。
(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_____、_____周期。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右图所示,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C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比较B、C的原子半径_____,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元素R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指出:
(1)R在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元素符号_____。
(2)R的最高正价_____,负价_____,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_____,对应水化物化学式_____,氢化物化学式_____。
实验室为验证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准备了如下药品:
①AgNO3(aq) ②稀HNO3 ③Br2(aq) ④I2(aq) ⑤NaOH(aq) ⑥NaCl(aq) ⑦NaBr(aq)⑧H2O ⑨Na ⑩镁条 ⑪铝条 ⑫K
(1)你准备选用的药品是(用编号表示)______。
(2)你所做的实验是什么(用方程式表示)?判断依据是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