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和Mg与H2SO4反应的实验如下:
实验 |
|
|||
现象 |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
Fe表面产生气泡后迅速停止 |
Mg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
Fe表面有大量气泡,Mg表面有少量气泡 |
关于上述实验说法不合理的是
A. I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Fe + 2H+=Fe2++ H2↑
B. 取出Ⅱ中的铁棒放入CuSO4溶液立即析出亮红色固体
C. Ⅲ中现象说明Mg在浓H2SO4中没被钝化
D.Ⅳ中现象说明Mg的金属性比Fe强
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 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
C.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 D.氢氟酸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 |
向FeI2溶液中滴加适量氯水,将反应后溶液分3份,甲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乙试管滴加KSCN溶液,丙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试管溶液呈蓝色,则乙试管溶液一定呈血红色 |
B.若甲试管溶液呈蓝色,则乙试管溶液可能无明显现象 |
C.乙试管溶液呈血红色,则甲试管溶液不可能呈蓝色 |
D.甲试管溶液呈蓝色,丙试管中紫红色褪去,说明滴加氯水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Fe3+和Fe2+ |
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
|
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操作 |
A |
Na2O2(Na2O)固体 |
O2 |
在纯氧气中加热 |
B |
Na2CO3 (NaHCO3)溶液 |
CO2 |
通入过量的 CO2 |
C |
FeCl3(FeCl2)溶液 |
Cl2 |
通入过量的 Cl2 |
D |
FeSO4(CuSO4)溶液 |
Fe |
加入过量的 Fe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今有甲、乙、丙、丁、戊5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按下图方式进行转化:
其推断正确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A |
NH3 |
O2 |
NO |
H2O |
NO2 |
B |
Mg |
CO2 |
C |
MgO |
CO |
C |
C |
H2O |
CO |
H2 |
HCOOH |
D |
FeBr2 |
Cl2 |
FeCl2 |
Br2 |
FeCl3 |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只存在+3价铁元素或氮元素的是
A.过量的铁丝在氯气燃烧 | B.过量的铁粉与溴水反应 |
C.烧碱溶液吸收NO2 | D.硝酸铜受热分解 |
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关系: 甲乙丙,则甲、丙不可能是
A.NO HNO3 | B.CH2=CH2CH3CHO | C.Fe FeCl3 | D.Si H2SiO3 |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鉴别(NH4)2SO4和NH4Cl |
B.用AgNO3溶液鉴别NaBr溶液和KI溶液 |
C.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NaNO3 |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不对应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 |
产生大量白烟 |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物质 |
B |
常温下,将洁净的铁片放入浓硫酸或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铁片钝化 |
C |
在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然后将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
产生苍白色火焰 |
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
D |
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
试管底部的固体逐渐消失 |
氯化铵受热升华 |
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
Cl2是电解质 |
B |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
C |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
D |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BaSO3不溶于强酸 |
下列物质组别,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石墨和石墨烯 | B.O2和O3 | C.H2O和H2O2 | D.单斜硫和斜方硫 |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A.SO3 | B.Na2O2 | C.Al(OH)3 | D.NO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