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利用烯烃的有机小分子在钯作用下合成大分子。1977年,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用锌原子将碳原子运送到钯原子上,实现“根岸反应”。两年后,日本科学家铃木章用硼元素取代锌,实现类似的效果,并且毒性更低,适宜规模化生产,这就是“铃木反应”。对以上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是短周期元素 | B.硼酸是弱酸 | C.钯及化合物常作催化剂 | D.锌是主族元素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
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
B.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
C.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红色变浅,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 |
D.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SO42- |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 | B.硝酸常用作金属铜加工前的酸洗 |
C.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D.三氧化二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硫酸钡和碳酸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B.将FeCl3固体溶解于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 |
C.常温常压下,28g 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总数一定是2NA |
D.硫酸、熟石灰、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B.钠在空气中燃烧的最终产物是Na2O |
C.在 Al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Al是还原剂,H2O为氧化剂 |
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并滴落下来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液化气和氢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C.光导纤维、集成电路晶体管,分别属于硅和二氧化硅的用途之一 |
D.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的俗名分别为苏打、纯碱、小苏打 |
下列各种试剂中:①浓溴水 ②食盐溶液 ③浓H2SO4 ④Na2SO3溶液⑤石灰水 ⑥氢硫酸 ⑦Na2SO4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不容易变质而浓度变小的组合是:
A.①③④ | B.④⑤⑥ | C.②④⑦ | D.只有①③ |
a、b、c、d是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 |
a+b |
c+d |
a+d |
a+c |
b+d |
现象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体 |
由上述现象可推知a、b、c、d依次是
A.HCl、BaCl2、AgNO3、Na2CO3 | B.AgNO3、HCl、Na2CO3、BaCl2 |
C.BaCl2、Na2CO3、 AgNO3、HCl | D.AgNO3、HCl、BaCl2、Na2CO3 |
已知:CH3COOH(aq)+ NaOH(aq)= CH3COONa(aq)+ H2O(1) △H=-Q1kJ/mol
1/2 H2SO4(浓)+ NaOH(aq)=1/2 Na2SO4(aq) + H2O(1) △H=-Q2kJ/mol
HNO3(aq) + KOH(aq)= KNO3(aq) + H2O(1) △H=-Q3kJ/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1、Q2、Q3的大小关系为( )
A.Q2=Q3 > Q1 | B.Q2 > Q1 > Q3 | C.Q2 > Q3 > Q1 | D.Q3 > Q2 > Q1 |
为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取的是
A.铝箔 | B.木炭 | C.硫磺 | D.红磷 |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一般都要放出热量 | D.氧气能够供给呼吸 |
下面有一种性质与其他三种性质有本质的区别,它是
A.颜色 | B.气味 | C.状态 | D.可燃性 |
“神舟”号载人航天器中,宇航员所在的轨道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宇航员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度,会使宇航员困乏,呼吸频率加快,严重的会窒息,为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而保持舱内氧气的适当比例,可以在航天舱内放入
A.Na2O2 | B.Na2CO3 | C.NaOH | D.氧气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