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若乙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烷,最好通过盛有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A.澄清的石灰水、浓硫酸 |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
C.溴水、浓硫酸 | D.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能证明乙烯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乙烯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
B.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 :2 |
C.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 CO2和 H2O 的物质的量相等 |
D.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 |
1mol某烃能与2mol HCl完全加成,其产物最多能被8mol Cl2完全取代,则原烃可能为( )
A.乙炔 | B.环丁烯 | C.1一丙炔 | D.1,3一丁二烯 |
从柑橘中炼制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 |
C.分子式为C10H16 |
D.与过量的溴的CCl4溶液反应后产物如右图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 CH2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C.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
D.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
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官能团种类不会减少的反应是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X、Y、Z、W均为常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且物质类别不同,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X是羧酸,Y是酯 B Z是醛,W是羧酸
C Y是醛,W是醇 D X是醇,Z是酯
桶烯(Barrelene)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桶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
B.桶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
C.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
D.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两种 |
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
A.通入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B.在空气中燃烧 |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氧气 |
把1升含乙烯和氢气的混和气体通过镍催化剂,使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y升(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若乙烯在1升混和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x%,则x和y的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
A.y=1•x% | B.y=(1-1•x%) |
C.y=1•x%=0.5 | D.y=(1-1•x%)<0.5 |
下列关于丙烯(CH3—CH =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 个π键 |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
C.丙烯分子不存在非极性键 |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
1mol气态烃A最多和2mol HCl加成,生成氯代烷B,1mol B与6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氯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则A的分子式为
A.C2H2 | B.C3H4 | C.C3H6 | D.C4H6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