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某烃A 0.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试完成下列问题:
(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 mol,则有______________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______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比烃A少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有____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C==C双键发生断裂。RCH="=CHR′" 可以被氧化成RCHO和R′CHO,在该条件下,下列烯烃分别被氧化后,产物中可能有CH3CHO的是( )
A.(CH3)2C==CH(CH2)2CH3 |
B.CH2==CH(CH2)2CH3 |
C.CH3CH==CH—CH==CHCH3 |
D.CH3CH2CH==CHCH2CH3 |
研究发现,烯烃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可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为新的烯烃。若CH2==C(CH3)CH2CH3与CH2==CHCH2CH3的混合物发生该类反应,则新生成的烯烃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为()
A.2,3,4 | B.3,4,5 | C.4,5,6 | D.5,6,7 |
燃烧下列混合气体所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燃烧相同质量的环丙烷产生的CO2物质的量的是 ( )
A.丙烯与丁烯 | B.丙烷与乙炔 | C.乙烯与乙炔 | D.乙烷与丙烷 |
今有共平面的一种大环轮烯:[18]轮烯。如下图所示,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烯的分子式为C18H18 |
B.1 mol [18]轮烯最多可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 |
C.[18]轮烯与苯互为同系物 |
D.[18]轮烯燃烧时会产生浓的黑烟 |
按一定比例组成的下列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CO2一定比燃烧等质量的乙烯产生的CO2多的是( )
A.甲烷+丙烯 | B.丙烯+丁烯 | C.乙炔+丙烷 | D.丙炔+丁烯 |
由丙烷、乙烯、乙炔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同,原混合气体中三种烃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2∶1 | B.1∶2∶3 | C.2∶5∶2 | D.3∶2∶2 |
背景材料:(1)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即有:
2RCH==CHR′RCH==CHR+R′CH==CHR′
(甲)(乙)(丙)
(2)已知当C==C双键上的碳原子所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双键同一边的为顺式,分居双键两边的为反式,称为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如下述生成物乙和丙分子均存在顺反异构。现使CH2==CHCH2CH3和CH2==C(CH3)2发生上述反应,生成新烯烃的种类有( )
A.5种 | B.4种 | C.3种 | D.2种 |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生爆炸事故,大量硝基苯泄漏,引起松花江水污染,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基苯将沉入江底,对环境影响不大 |
B.实验室制硝基苯需要用水浴加热 |
C.硝基苯中毒是由蒸气吸入或误食引起的,与皮肤接触不会引起中毒 |
D.只要向水中撒入大量活性炭吸附硝基苯就可以 |
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
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 |
B.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成制得 |
研究发现,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可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为新的烯烃,若CH2==C(CH3)CH2CH3与CH2==CHCH2CH3的混合物发生该类反应,则新生成的烯烃中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为( )
A.2,3,4 | B.3,4,5 | C.4,5,6 | D.5,6,7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