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填空题
高中化学

已知反应A(g)+3B(g)⇌2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 mol/L、c(B)="2.0" mol/L、c(C)="1.0" mol/L,则K=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减排温室气体40%.

(1)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6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mol/(L•min);
②氢气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④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1mol CH3OH和1mol H2O,待反应再一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则c1______c2的关系(填>、<、=).
(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是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利用燃料电池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如图2所示甲烷燃料电池就是将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将其插入KOH溶液从而达到吸收CO2的目的.请回答:

①通入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通常情况下,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醇是重要的燃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以CO和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1=﹣116kJ•mol﹣1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且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的是___________。
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
(2)已知:CO(g)+O2(g)═CO2(g) △H2=﹣283kJ•mol﹣1
H2(g)+O2(g)═H2O(g) △H3=﹣242kJ•mol﹣1
则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容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三种不同温度下合成甲醇,右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

①在图中三条曲线,对应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温度下CH3OH(g)CO(g)+2H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4)恒温下,分别将1molCO和2molH2置于恒容容器I和恒压容器Ⅱ中(两容器起始容积相同),充分反应.
①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是I_________Ⅱ(填“>”、“<”或“=”,下同).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CH3OH的体积分数关系是I________Ⅱ。
②平衡时,测得容器I中的压强减小了30%,则该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为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 CO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min);
(2)氢气的转化率=  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
(4)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  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D.再充入1mol H2

(5)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待反应再一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则c1   c2的关系(填“>”、“<”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某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H3OCH3)c(H2O)/[c(CH3O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400℃,K=32;500℃,K=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者“吸热”)
(3)已知在密闭容器中,测得某时刻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①此时系统温度400℃,比较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v (填“>”、“<”或“=”).
②若以甲醇百分含量为纵坐标,以温度为横坐标,此时反应点在图象的位置是图中     点.比较图中B、D两点所对应的正反应速率B    D(填“>”、“<”或 “=”).理由是                  

(4)一定条件下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压缩容器的体积       d.增加水蒸气的浓度
e.及时分离出产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在温度为T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 Cl2(g)△H=" +124" kJ•mol-1。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5)=           ,该反应的△S    0(填“<”、“>”或“=”).
(2)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3)上述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PCl3的体积分数为        
要提高平衡时PCl3的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有             

A.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B.使用高效催化剂
C.温度和体积不变,减小PCl5的起始量 D.体积不变,提高反应温度

(4)在温度为T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mol PCl5和a mol Cl2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仍为20%,则a=           
(5)在热水中,五氯化磷完全水解,生成磷酸(H3P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不一致的是

(1)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物质的量和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当物质A(g)与B(g)反应生成物质C时,△H____0,若使用正催化剂,E值会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2)在Cu2O/ZnO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将CO(g)和H2O(g)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CH3OH(g) ,反应过程中,CH3OH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及温度的关系如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___;
③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处于Z点的体系,将体积压缩至原来的 1/2,达到新的平衡后,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氢气的浓度与原平衡比减少         b.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 /n(CH3OH)增大
④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的CO2有利于维持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其中,反应①为:2HCl(g) + CuO(s) H2O(g)+CuCl2(g)  △H1,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a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        0  ,(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HCl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Cl的有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0
2.0
4.0
6.0
8.0
n(Cl2)/10-3mol
0
1.8
3.7
5.4
7.2

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以mol·min-1为单位)。
(4)Cl2用途广泛,写出用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氨是合成硝酸、铵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的PH          (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
(2)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2O和H2O,250℃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Ⅱ.25℃,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 关系如右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     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 mol·L-1Mn2+、0.10 mol·L-1H2S,当溶液pH=      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MnS)=2.8×10-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工业上设计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既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又得到宝贵的能源物质。为了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某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该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c(CO2)和c(H2)之比等于1:3
D.相同时间内每断裂3molH-H键,同时断裂3molO-H键
(3)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B.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D.升高温度     
Ⅱ、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支柱,每年钢铁生锈让国家损失大量资金,请回答钢铁腐蚀与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A电极对应的金属是_________(写元素名称),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②若电镀前铁、铜两片金属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质量差为5.12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_____;
③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1)已知: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ˉ1
412
348
612
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_ kJ·mol-1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 (用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4)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
CO2+C=2CO。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_(填编号)。
① 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
② 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
③ 有利于减少积炭
④ 有利于CO2资源利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工业上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其生产
工艺如下:造气阶段→转化阶段→分离净化→合成阶段
(1)造气阶段的反应为:CH4(g)+H2O(g) CO(g)+3H2(g)   ΔH=+206.1 kJ/mol
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 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图1所示,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②如图2所示,在初始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CH4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α(CH4
             α(CH4

(2)转化阶段发生的可逆反应为:CO(g)+H2O(g)CO2(g)+H2(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H2O
CO2
H2
0.5 mol
8.5 mol
2.0 mol
2.0 mol

此时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填序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3)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  ∆H=-92.4kJ/mol,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简述提高合成氨原料转化率的一种方法                         
(4)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4mol H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体积变为10 L。求:
①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②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 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或“=”)92.4 kJ。
③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v(N2)=3v(NH3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d.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e.c(N2)=c(NH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T1℃时发生如下反应:CO (g)+H2O(g) CO2(g)+H2(g) △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则

(1) 0~4 min 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mol/(L.min)。
(2)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3)T2℃(高于T1℃)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6
0.216
0.084
C4

①表中3~4 min时,反应v__________v(填“>”、“<”或“=”); C1___________0.08mol/L(填“>”、“<”或“=”)。
②4~5 min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增大了CO2浓度    d.增加了氢气浓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了高热值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生产煤炭气的反应之一是:C (s)+H2O (g)  CO(g)+H2(g) ΔH = +131.4 kJ/mol
(1)在容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5 min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 g/L,用H2O表示0 ~ 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上述反应在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v(H2O)= v(H2)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若上述反应在t0时刻达到平衡(如右图),在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请在右图中继续画出t1时刻之后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①缩小容器体积,t2时到达平衡(用实线表示);
②t3时平衡常数K值变大,t4到达平衡(用虚线表示)。
(4)在一定条件下用CO和H2可以制得甲醇,CH3OH和CO的燃烧热为别725.8 kJ/mol,283.0 kJ/mol,水的摩尔蒸发焓为44.0 kJ/mol,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5)如下图所示,以甲醇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实现下列电解过程。乙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甲池中增重16 g时,丙池中理论上产生沉淀质量的最大值为            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正在研究和已经使用的储氢合金有镁系合金、稀土系合金等。
(1)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获得镁。其中氯化镁晶体脱水是关键工艺之一,一种氯化镁晶体脱水的方法是:先将MgCl2·6H2O转化为MgCl2·NH4C1·nNH3(铵镁复盐),然后在700℃脱氨得到无水氯化镁,脱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2)储氢材料Mg(AlH4)2在110~200℃的反应为:Mg(AlH4)2=MgH2+2Al+3H2↑。生成2.7gAl时,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
(3)采用球磨法制备Al与LiBH4的复合材料,并对Al-LiBH4体系与水反应产氢的特性进行下列研究:
①下图为25℃水浴时每克不同配比的Al-LiBH4复合材料与水反应产生H2体积随时间变化关系图。由下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25℃时,纯铝与水不反应
b.25℃时,纯LiBH4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c.25℃时,Al-LiBH4复合材料中LiBH4含量越高,1000s内产生氢气的体积越大
②下图为25℃和75℃时,Al-LiBH4复合材料[w(LiBH4)=25%]与水反应一定时间后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

从图中可知,25℃时Al-LiBH4复合材料中与水完全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储氢还可借助有机物,如利用环己烷和苯之间的可逆反应来实现脱氢和加氢:

①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环己烷,起始浓度为a mol·L-1,平衡时苯的浓度为b 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下图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它有机物)。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