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过咸菜的钢刀未及时清洗,第二天刀上便出现锈斑,试用有关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表示Fe(OH)3的生成过程。
(1)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
为了使埋在地下的钢管不易生锈,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将钢管① 用导线与铅板连接 ② 用导线与锌板连接 ③ 用导线与碳棒连接 ④ 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 ⑤ 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其中可采取的方法是()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⑤ |
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 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 |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
Ⅰ.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腐蚀、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请写出钢铁在碱性、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下列哪个装置示意图可防止铁棒被腐蚀。
Ⅱ.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图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此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能。
(2)a和b用导线连接时,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电极流出(填“Fe”或“Cu”),(填Cu2+ 或SO42-)离子朝负极移动,Cu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3)现在要在铁片上镀一层金属铜,则a极要和直流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连接;此时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下列四组实验中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热水中平衡球颜色比冷水中深 |
升温,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
B |
起始时产生气泡速率HCl > CH3COOH |
醋酸是弱电解质 |
C |
溶液颜色由黄变橙,且30秒内不变色 |
已达滴定终点 |
D |
划口处有蓝色沉淀 |
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
B.铁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 |
D.镀锌的铁比镀锡的铁耐用 |
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季多次降下酸雨。据环保部门测定,该城市整个夏季酸雨的pH平均为3.2。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对此条件下铁的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腐蚀过程有化学腐蚀也有电化学腐蚀 |
B.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
C.在化学腐蚀过程中有氢气产生 |
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 |
钢铁腐蚀在生活和生产中相当普遍。下列措施能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把钢铁雕塑焊接在铜质基座上 | B.将输送自来水的铁管表面镀锌 |
C.经常用自来水冲洗钢铁制品 | D.将输油铸铁管道埋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
B.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
C.此过程中Fe、Cu均被腐蚀 |
D.此过程中电流从Fe移向Cu |
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要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
内容 |
实验现象 |
1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月 |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2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3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个月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4 |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
5 |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6 |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5严重 |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跟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
(1)a电极材料应为,电极反应式为。
(2)电解液c最好是(填编号)。
A.纯水 | B.AgNO3溶液 | C.NaOH溶液 | D.CuCl2溶液 |
(3)d为苯,其作用是,在加入苯之前,
对c应作何简单处理?。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
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下面的氧气
含量比液滴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区腐蚀比(b)区腐蚀严重 |
B.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4Fe+3O2→2Fe2O3 |
C.该过程是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 →Fe2+ |
D.该过程为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下列关于金属的腐蚀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金属发生化学腐蚀的速率比电化学腐蚀速率要快 |
B.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
C.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
D.轮船底部放一块锌块,所采用的防腐方法为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 |
(10+6分)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有关钢铁的腐蚀情况,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一个水槽中盛装1000 mL水,加入一定量的NaCl 固体溶解后通入SO2气体至溶液pH值约为4左右,另取一支试管(带刻度,规格50mL),一条约5cm的细铁丝,将铁丝放入试管中,加入约 10mL前面配好的溶液,迅速用拇指扣住试管口倒扣于水槽中,用铁架台将试管固定,如右下图。过一会儿:
(1)观察到试管中的液面逐渐下降,这说明
在该条件下,铁丝发生了腐蚀,
正极材料是电极反应是
(2)再过一段时间发现液面停止下降,并且开始逐渐
上升,露在液面上的铁丝表面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棕褐色,这说明在该条件下,铁丝发生了
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①总反应为:;①反应的产物极易被进一步氧化,生成红褐色物质,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铁锈的组成为:Fe2O3·xH2O ,试写出由②反应的产物在通常条件下生成铁锈的反应方程式:
③
附加题(3)已知原来铁丝质量为2 g,发生(1)情况时,依液面下降的高度折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mL,则此时,铁丝的质量变为g ,随后液面开始上升,即发生(2)的变化,依最终液面上升的高度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最开始刚倒扣于水槽中试管中溶液的体积多了1.12mL,通过计算,(2)的过程共消耗氧气mL,若x值为2,那么铁丝的质量应为g(以上计算有效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