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
B.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是因为底物被耗尽 |
C.适当升高温度,生成物的量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缩短 |
D.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不变 |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在于( )
A.未对面包做还原性糖检验 |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K+内流和Na+外流 |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
下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
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 |
C.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
D.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 |
DNA分子的双链结构中,排列在外侧、组成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
A.脱氧核糖和碱基 | B.脱氧核糖和磷酸 |
C.全是碱基 | D.全是脱氧核糖 |
下图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甲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他选用的外界溶液为含红墨水的30%的蔗糖溶液,显微镜下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 ____、 _____。
(2)图2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的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细胞D与E的染色体数之比为 ____,核DNA数之比为 ____;图中显示同一视野下可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 _______。
(3)图3是分离洋葱管状绿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该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
(4)乙同学想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他理想的材料是洋葱鳞片叶的________细胞,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实验需用到8%的盐酸,其作用是__________。
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通过相同的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该分裂方式中,始终处于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的时期内发生( )
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
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C.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
D.DNA聚合酶较为活跃 |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不相等的时期(不考虑细胞器中的DNA)有( )
A.后期和末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中期 D.末期和间期
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分别是合成DNA和RNA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
A.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 |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
D.前者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
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