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基因突变的原因
高中生物

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
亲本组合
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
结实率

♀DD×♂dd
16/158
10%

♀dd×♂DD
77/154
50%

♀DD×♂DD
71/141
50%

(1)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使________配子育性降低。为确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将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到________(填“野生”或“突变”)植株的幼芽经过________形成的愈伤组织中,最后观察转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复。
(2)用________观察并比较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的配子形成,发现D基因失活不影响二者的________分裂。
(3)进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为D基因失活直接导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若让杂交①的F1给杂交②的F1授粉,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为验证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研究者根据D基因、T-DNA的序列,设计了3种引物,如下图所示:

随机选取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Ⅰ+Ⅲ”组合及“Ⅱ+Ⅲ”组合进行PCR,检测是否扩增(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若________,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Dd;同理可判断其他基因型,进而统计各基因型比例。
(5)研究表明D基因表达产物(D蛋白)含有WD40(氨基酸序列),而通常含有WD40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核内。为探究D蛋白是否为核蛋白,研究者将D基因与黄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同时将已知的核蛋白基因与蓝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再将两种融合基因导入植物原生质体表达系统,如果________,则表明D蛋白是核蛋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下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1)酵母的生殖方式Ⅱ与Ⅰ、Ⅲ相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    ,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合成        ,进而使其功能缺失。
(3)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的原因。
①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   性。
②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的表达产物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识别的密码子为     ,使a基因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
(4)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回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现型。
①若F1的单倍体子代表现型为                                       ,则支持假设一。
②若F1的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则支持假设二,F1的单倍体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是                  ,来源于一个F1细胞的四个单倍体子代酵母细胞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下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1)酵母的生殖方式Ⅱ与Ⅰ、Ⅲ相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    ,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合成        ,进而使其功能缺失。
(3)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的原因。
①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   性。
②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的表达产物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识别的密码子为     ,使a基因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
(4)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回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现型。
①若F1的单倍体子代表现型为                                       ,则支持假设一。
②若F1的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则支持假设二,F1的单倍体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是                  ,来源于一个F1细胞的四个单倍体子代酵母细胞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酒不成席”,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少量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饮酒后酒精以        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代谢,“红脸人”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胞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心跳加快等,皮肤散热增加,机体产生冷觉,但体温仍维持相对稳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2)经检测M、m基因也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M、m与A、a称为          ,正常情况下这两对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应遵循           定律。
(3)“红脸人”的基因型有      种;一对“白脸人”夫妇,后代“白脸人”与“红脸人”的比为3:1。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了              
(4)基因控制生物性状除了图示途径外,基因还可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年轻人醉酒后,能较快恢复,而老年人喝少量的酒,醉态明显,长时间才能恢复,并且肝脏、脑组织等容易受损伤,其原因是            
(5)若某正常乙醛脱氢酶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G会被A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型乙醛脱氢酶基因占的比例为          
(6)对某地区调查统计发现人群中不缺ADH的概率为19%,有一对夫妻体内都含有ADH,但妻子的父亲体内缺少ADH,这对夫妻生下一个不能合成ADH孩子的概率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A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        个体相同.
(2)B过程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1。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       改变成了          。(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
(3)C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         ,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          
(4)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常用的方法是                                                                 
(5)E过程中,②常用的方法是                  ,与D过程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试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        小鼠;杂交方法: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            。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         ,这种突变      (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        ,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苎植株(2N)黄化,育种专家向野生型苎麻的核基因组中随机插入已知序列的sDNA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通过筛选得到突变体Y,sDNA片段的插入使基因A的功能丧失,从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A的功能。
(1)野生型苎麻的核基因组插入已知序列的sDNA片段引起的变异类型属于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2)将突变体自交所结的种用子75%酒精消毒处理30s后,接种在含有     的培养基中,实验设置3个重复组,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有绿色有幼苗,则可确定苎麻植株的DNA中含有     ,实验设置3个重复的目的是        
(3)统计培养基中突变体Y自交产生大量后代,绿色幼苗和黄色幼苗性状分离比例接近于1:1,突变型(A+)对野生型(A)      (显性/隐性),自交结果    (符合/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
(4)育种专家进一步设计杂交实验以检测突变体Y(突变基因为A+)产生的       ,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由实验结果可知,x片段插入引起的变异会导致    致死,进而推测基因A的功能与    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
(1)某科研小组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诱变当代未出现新性状。将诱变当代相互交配,诱变1代也未出现新性状,但随机交配后的诱变2代出现了突变新性状残翅和多毛(如下图所示)。已知控制翅型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毛量的基因用B-b表示,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翅型和毛量两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为                   
②为筛选出纯合正常翅多毛的果蝇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2代中正常翅多毛个体与基因型为           纯合个体杂交,选出后代表现型为                      的亲本即可。
③将未处理的野生型果蝇与诱变2代中的隐性纯合果蝇交配,再让F1(表现型均为野生型)与隐性纯合果蝇测交,预期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研究人员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后,重复上述实验,F1表现型仍均为野生型,F1与隐性纯合果蝇测交,发现有一个F1果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正常翅正常毛:1残翅多毛。那么,这一例外F1果蝇携带了哪种染色体变异?               。在上图圆圈中已用竖线(∣)表示了相关染色体,并用点(﹒)表示基因位置,左图已画出正常F1果蝇体细胞中基因的分布,请在右图中画出例外F1果蝇体细胞中基因的分布。

(2)现有一个带有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质粒,在四环素抗性基因内有一个该质粒唯一的EcoRI酶切点(如下左图),欲用EcoRI位点构建一个果蝇基因文库,并导入大肠杆菌菌株DH5中储存。

①可以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                  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已导入质粒的菌落(上右图左培养皿),再用“印章”式接种工具粘印菌株,将菌落“复制”到含              的培养基上(上右图右培养皿),发现菌落I不能存活,菌落II能存活,则菌落              (填“I”或“II”)是所需的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株。
②操作中发现有些菌落可抗两种抗生素,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其原因可能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下图是某一年生白花传粉植物(2n=12)的某些基因在亲本细胞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图示中母本高75 cm,父本高45 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母本细胞正处于分裂过程中,则该细胞内可形成__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2)上述亲本杂交子代F1的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cm,若考虑图中所示全部基因,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55 cm的植株有_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3)若基因E纯合会导致个体死亡,则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种植物红花与白花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D、d位于l、2号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为A、a,且D控制色素的合成,A抑制色素的合成。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探究基因A和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_________________交,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种子,待其长出花朵,观察统计花的颜色及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A、a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A、a位于1、2号染色体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优质彩棉是通过多次杂交获得的品种,其自交后代常出现色彩、纤维长短和粗细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彩棉自交后代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遗传学上称为       现象,欲解决此问题理论上可通过                     方式,快速获得纯合子。
(2)下图是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实验处理和结果,本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效果最好的实验处理是              

(3)欲检测染色体数目已加倍的植株是否为纯合子,在实践中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4)经实验研究得知彩棉中的纤维粗细性状由A和B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共同控制,当A基因存在时植株表现为粗纤维性状,但B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两纯合细纤维彩棉植株杂交,理论上F2 代彩棉植株在纤维粗细性状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其中粗纤维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应占              
(5)经研究发现优质彩棉中纤维长与短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中的D和d基因控制。已知一随机交配的彩棉种群中DD个体占40%,dd个体占20%,假设未来几年环境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则预计该种群的F3中D基因的频率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 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与I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        (用分数表示)。
(4)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看作DdTt, 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 分)金丝雀鸟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 请回答下列有关其眼色遗传的问题:
(l)有人从黑眼金丝雀中发现一只红眼雌性,用该金丝雀与一只黑眼雄性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
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 表示):

①显性性状是            眼,亲本红眼金丝雀的基因型是            
②让F2代雄性与红眼雌性随机交配。 所得F3代中,雌蝇有         种基因型,雄性中红眼金丝雀所占比例为         
(2)在多次杂交实验中,又发现一只褐色眼雄性金丝雀。研究发现,褐色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有关。将该雄性金丝雀与纯合黑眼雌性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实验二中亲本褐色眼金丝雀的基因型为         ;F2代红眼金丝雀共有     种基因型。在红眼雄性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金丝雀黑眼基因非模板链末端序列如下图,红眼基的产生是图中“↑”所指碱基发生缺失
所致,其余部分完全相同(注:终止密码子为UAA,UAG 或UGA)。

则红眼基因比黑眼基因少编码了       个氨基酸,该变异只为生物进化提供       ,而生物进化的方向由       决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16分)果蝇是研究遗传学的常用材料。
(1)现有一果蝇种群,已知基因D、d控制体色,基因G、g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下表为果蝇不同杂交组合及其结果。

 
亲本性状
表现型及比例
杂交组合1
黑身长翅X黑身长翅
黑身长翅:黑身残翅=3:1
杂交组合2
灰身残翅X灰身残翅
灰身残翅:黑身残翅=2:1
杂交组合3
灰身残翅X黑身长翅
灰身长翅:黑身长翅=1:1

①杂交组合2的F1中,灰身残翅和黑身残翅的比例为2:1,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②杂交组合3中亲本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基因型分别为      ;选择该组合F1中的灰身长翅雌雄果蝇彼此交配,F2中灰身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        。
(2)某突变体果蝇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为控制棒眼的显性基因, 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 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基因B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内相邻碱基A与T通过 _________连接(填化合物名称);基因B表达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识别并结合           才能催化形成mRNA。
②基因型为XCLBX+的果蝇可用于检测果蝇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 (正常眼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此法称CLB测定法。此测定法分为三个过程,分别 用①②③表示。如图所示:

a、过程③产生F2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
b、若X射线处理导致P中部分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可根据上图F2中_____________计算隐性突变频率;但若从上图F1中选择X+X?与X+Y进行杂交,而后根据F2计算隐性突变频率则会因________________而出现误差。
Ⅱ(6分)我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水母体内的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到猪的纤维细胞 内,培育出了可发出红、黄、绿、青4种荧光的转基因猪。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能同时表达四种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克隆猪。
(1)获取水母的荧光蛋白基因后还需釆用PCR技术对其进行扩增,该过程除需要模板、原料、相关的酶以外,还需加入_________。PCR技术搡作步骤中包括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其中降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水母荧光蛋白基因导入猪的纤维细胞内釆用的方法是     。对荧光蛋白进行改造,可以让猪发出特殊的荧光。对蛋白质的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________来完成。
(3)科学家正试图利用转基因技术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培育出没有        的转基因克隆猪,以解决人体移植器官短缺的难题。转基因克隆猪的获得除利用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外,还需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 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与I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        (用分数表示)。
(4)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看作DdTt, 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下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子叶黄色和绿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Y基因在细胞核内转录翻译为SGRY蛋白
C.据图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加和替换
D.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③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的原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