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 |
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
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 |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
C.标志物脱落 |
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先出现次生演替,后出现初生演替 |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
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 |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
B.春运期间武汉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 |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 | B.③①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7.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 B.豌豆和杂草 |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