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1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林木、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3个不同种群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回答:
(1)曲线C表示_________,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叫做___________消费者。
(2)前5年内3条相关的曲线说明___________。
(3)第六、七两年,当地居民大肆捕杀鸟类,结果这个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
在下图中的4幅图中,表示a、b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请根据4幅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9-3
(1)你认为用哪个图的曲线表示白蚁与其肠道内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最合适?
________。
(2)你认为图①曲线表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其中a表示_______,b表示_________。
(3)你认为哪个图能反映出竞争排斥原理的内容?______________。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是_____。
(4)图④表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图中a代表_______,b代表_______。
回答下列⑴、⑵两小题。
⑴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
⑵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①人体在禁食和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图。据图描述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图中血糖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______。
③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如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柱状图分别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的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方面的 因素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 。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两种情况相比较,对A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 。请说明理由 。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杆菌,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几天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据图回答: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增加 |
B.种群密度下降 |
C.环境阻力不变 |
D.营养级能量降低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 | B.42只 | C.92只 | D.160只 |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试解释原因: 。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研究实验的课题。 。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B.种群增长量最大 |
C.种群数量最大 |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元。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
(2)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株数/m2 |
0 |
2 |
3 |
3 |
4 |
12 |
4 |
2 |
3 |
3 |
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
B.“涸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他们共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 h后,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 h内,鼠妇无死亡与出生,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鼠妇的种群数量的估计值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