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与社会模块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空1分,共10分。下面是关于水体污染及净化的问题,请回答:
(1)污水排入河道后,导致水体中的溶氧量下降,当耗氧速度等于复养速度时,溶氧量达到最低点,该点称为_①___,若污染不再加剧,溶氧量将逐渐回升。根据溶氧量变化绘制出的_②___曲线,可用来判断水质的污染程度,评估水体的_③___能力。
(2)对生活污水,以往常采用将池塘改造成_④__方法来处理,其中起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___⑤_和大气;现多采用活性污泥法来处理,该方法主要是利用__⑥__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物,用___⑦_设备为上述生物提供氧气,然后经_⑧___分离污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3)黑藻等水生高等植物在我省分布广泛,它们不仅可以吸收水体中的N,还可以储积底泥中的重金属。根据上述材料,请拟定一个探究性课题的名称⑨,并写出需要检测的一个指标⑩。
2007年,陕西镇坪“华南虎”事件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在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10到3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里活动空间。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要求,被孤立的华南虎个体之间很难交流和繁殖。第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_ _▲ _信息。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的生存需要较大领地的原因是_ __▲__ _______。
(3)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人虎之间的_ __▲__ _关系。
(4)如果镇坪存在华南虎,对该区域内的华南虎最好的保护方式是_ __▲__ _。
(5)华南虎与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亚种。从进化角度看,其差异的实质是_ __▲__ _。
(6) 在自然界,由于_ __▲__ _,狮和虎是不可能相遇的。现在科学家利用狮虎进行杂交,形成狮虎兽或虎狮兽。据此,有人认为狮和虎应该属于同一物种。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说明理由_ __▲__ _。
(7)在自然情况下,华南虎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可见,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___▲__ _。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梦想不断成真,一些始料未及的环境问题也随之摆在了人类面前。2007年入夏以来,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太湖、巢湖、滇池等相继出现蓝藻爆发,向人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蓝藻属于,若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
(2)大范围蓝藻爆发的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的限度。某些蓝藻会产生并分泌毒素,是该生物的(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计危害至牲畜乃至人类,例如: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从抑制状态变成激活状态,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实践证明,只有终止污染物的排放,之后利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再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才有可能根治这种“绿色污染”。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上个世纪,由于掠夺象牙者的肆意猎杀,南非大象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锐减,最少时整个南非境内只有野生大象50头左右。1995年南非开始全面禁止猎象,为大象建立自然保护区,直至今天,大象已近2万头;如此速度增长下去,再过10年后大象数量将比现在翻一番。
大象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象的寿命很长且食量大,一头成年非洲象每天啃食大约170公斤的植物。为吃到多汁的嫩根或树叶,大象常把整棵树推倒,连数千年树龄的稀有古木也成盘中餐,其它食草动物的口粮也都被它抢占。
以上事实证明,生物多样性和大象种群的大量繁衍是难以两全其美的。为保护受威胁的生态环境,今年2月,南非政府准备实施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包括有计划捕杀、给大象避孕、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等。
(1)从1995年至今,南非大象数量从50头左右增至近2万头,其主要原因是。若南非政府不采取任何新的措施,大象种群的K值将会如何变化?
(2)大象在南非虽然成灾,但在全球来说仍然属于数目稀少的珍贵动物,所以南非环境部长也说实施捕杀大象的措施有弊端。为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同时尽可能保护更多的大象,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外,你认为还应增加什么有效的措施?
(3)有计划地捕杀大象或对大象实施避孕,目的是通过控制大象种群的______(数量特征),从而控制其种群密度。从南非大象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人类自身也深受人口过度增长的困扰。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为此我国在的同时,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下表表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分解的有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热带雨林 |
温带草地 |
温带落叶林 |
北方针叶林 |
冻原 |
|
净光合生产量 (相对值) |
50 |
7.5 |
11.5 |
7.5 |
1.5 |
枯叶输入量 (相对值) |
45 |
6.0 |
10.0 |
6.1 |
1.2 |
枯叶现存量 (相对值) |
5 |
5 |
15 |
35 |
44 |
(1)生态系统的构成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2)据上表数据,枯叶分解率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是。
(3)以上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高的是。
(4)进一步调查得到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分解者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
(单位:102KJ/cm2·a)。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其中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保留整数)。
目前公认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碳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比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与生物圈碳循环相关的问题:
图甲图乙
(1)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 ▲。画出图甲中缺少的过程: ▲(用图中物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乙反映了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的变化。分析图表发现: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 ▲;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 ▲;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 ▲。
(3)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结构,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如图所示,为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食物网。(说明: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再添其它饲料养猪,)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用最突出的是_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率。
(4)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图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5)此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后者抵抗力稳定性较强。原因是。
(6)苍蝇在此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苍蝇的成虫可以根据食物的气味取食,此时其感受气味的细胞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请据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_______成分,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
(3)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
(4)净化水质,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和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公敌。而恐怖主义、金融危机不过是人类的手足之疾,全球气候变暖才是人类的心腹大患,因此,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头等大事。
(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____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__________________,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人类大面积的______,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
(2)下图是与该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若生产者有5000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kg。
③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0mg,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等条件下,每小时释放32mg的氧气,则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mg。
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_____的途径(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该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活动的相对强弱也可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相对含量。
某城市近年一直强调走“绿色”发展之路,争创“绿色城市”。“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等。
Ⅰ近年来该市通过引进观赏植物等使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你认为大量引进非本地树种,这不符合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
(1)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
(2)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工程预期建立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合型系统。
下面是一个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
(2)农村实践表明,该生态系统较为理想。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该系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中的能量。
(3)沼气池中微生物有除臭作用,这种发出臭味的物质经过_____的发酵作用,形成_____被植物吸收。随着池中氧气的消耗,池中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变化是_____。
(4)若全部用粮食喂猪,人从猪肉中获取100 kJ能量,至少消耗约_____kJ能量的粮食。
(9分)下图表示一池塘和某河流的一个区段遭受同等程度的磷污染后生物量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两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强的是________,可否由此判断其生物多样性比另一个生态系统更丰富? 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遭受污染后,生物相对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受到的是硫酸污染,污染后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与图中是否有相似的走势? ____。
(3)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某一种水生植物来说,a点与b点相比,__点的生存斗争更激烈?b→c段限制此植物数量增加的因素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种内斗争②竞争③捕食④共生⑤无机环境
“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绿色城市”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近年来城市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你认为大量引进非本地树种、草种,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2)垃圾实在是被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此方案中①、②过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能量(kJ) |
1.6×109 |
1.2×109 |
1.3×108 |
9.1×107 |
2.9×107 |
X含量(mg/L) |
0.037 |
0.036 |
0.35 |
0.39 |
3.4 |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是_____。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这个生态系统最简单的营养结构。
下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除阳光、CO2、H2O、N2以外,其余部分总称为__________。
(2)在生物因素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3)若黄雀增加2g,则需至少消耗生产者的有机物是_____g。
(4)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_____。
(5)若要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霄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
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
材料2:2004年12月,印度洋强震引起的海啸导致死亡十多万人,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
(1)根据群体的组成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红树林属于__________。
(2)在红树林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_______进行传递。
(3)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的__________能力较强,原因是红树林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