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和图B分别表示甲、乙果蝇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 (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
(1)与图A相比,图B发生了_____ __变异。
(2)图A染色体上控制白眼性状基因与控制棒眼性状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___ _________。
(3)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请回答:
①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 性致死效应,位于 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 。
②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雌果蝇,如何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
(4)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假如某等位基因Rr位于果蝇Ⅳ号染色体上,我们可用带荧光标记的R、r共有的序列作探针,与某果蝇(Ⅳ号染色体缺失的单体)各细胞内染色体上R、r基因杂交,观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中有________个荧光点。
(每空2分,共10分)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其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含2个A的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体细胞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
(1)在正常光照下,AA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
①基因控制叶绿素合成的途径是 。
②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环境和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
(2)现有一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如右图)中一条7号染色体的片段m发生缺失,记为q;另一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记为p。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胚囊中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①据此推测植株甲的A或a基因 (填“在”、“不会在”或“可能在”)片段m上。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可以让植株甲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Ⅰ. ;
Ⅱ. 。
水稻的高秆、矮秆(A、a),粳稻、糯稻(B、b)是两对相对性状,粳稻花粉中所含的淀粉遇碘变蓝色,糯稻花粉中所含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甲、乙、丙、丁四株水稻完成两组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基因A和B位于 同源染色体,甲的基因型为____。
(2)由实验1的结果推知①产生了4种相同数量的配子,它产生4种相同数量的配子的原因是________。
(3)丙的基因组成是____,原因是____。
(4)欲用该水稻的花粉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该选择基因型为 植株产生的花粉。
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有纯合隐性基因的个体yy呈黄色。但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这就称为“表型模写”,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哪几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变异的类型看,该题中“表型模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B)。现有一对亲本杂交,其子代中雄性全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则这对亲本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只黄色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yy?
①请写出方法步骤:第一、用该未知基因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配;第二、将孵化出的幼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食物饲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第三、观察成虫体色。
②结果预测:A、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所检测果蝇为“表型模写”;
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瓜中偶尔有“苦黄瓜”。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黄瓜的苦味物质一葫芦素主要由 两个“主控开关”,叶苦与非苦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果苦与非苦由另一对等位基因 B和b控制(二者独立遗传)。现将叶和果实均苦味、叶和果实非苦味的两品系进行杂交,得到全为叶和果实非苦味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叶片中葫芦素的含量能有效抵御害虫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下图是葫芦素形成的遗传机制示意图,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
(2)自然条件下叶和果实均无苦味的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种。
(3)若你是育种工作者,应选育表现型为____的黄瓜,为了获得这样的黄瓜可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让____得,在中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还需进行____,并不断淘汰____(表现型)的个体。若要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还可采用____育种的方法,其遵循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
(4)由上图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它的非糯性基因R和糯性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位于9号染色体上,已知含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其它同源染色体都正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A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从基因数量变化来看,这种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是 。
(2)若植株A为杂合黄色籽粒,为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可以通过遗传实验来判断。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过程,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用T或t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用T 或t 表示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玉米的是否糯性和籽粒颜色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科学家提出了 学说,现确定植株A基因型为T - tRr,则其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 。
(4)另取基因型为ttRR和TTrr的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非糯性白籽粒植株,随机交配,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图甲)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系谱图中Ⅱ-1和Ⅱ-2生出Ⅲ-1,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该性状为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ⅱ区段上,Ⅲ-2和Ⅲ-4交配,所生小羊表现该性状的概率是 。若Ⅲ-1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分析它的形成原因是:
(填“Ⅱ-1”、“Ⅱ-2”或“Ⅱ-1或Ⅱ-2”)在减数第 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3)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ⅲ区段上,依照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共同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根据信息请分析:
(1)基因P、p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豌豆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杂交组合①中F2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___________。
(3)选出杂交组合②中的F2紫色花植株,自然状态下,其F3中花色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
(4)在杂交组合②中,让F1一株紫色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____________。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出该测交过程:
(16分)玉米是生物实验的好材料,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部生雄花序,侧面生雌花序),玉米的染色体有20条(2N=20),下面以玉米为材料来完成相关的实验。
(1)将发芽的玉米种子研磨液过滤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55℃水浴加热2 min,试管中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有 的存在。
(2)将水培的玉米幼苗置于冰箱低温室(4℃)诱导培养36h,欲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需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有 种,数目可能有 条。
(3)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植株A、B玉米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进行以上三种传粉实验时,常需要将雌、雄花序在人工授粉前和授粉后用袋子罩住,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
②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形性状,则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分别为 ,授粉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
③若只进行授粉Ⅲ一种实验,根据表Ⅲ中实验结果,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玉米粒色的显隐性关系 。
某油料植物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植物(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 。
(2)分析上图可知,该油料植物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 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 阶段。
(3)该油料植物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用A、a表示),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用B、b表示)。黄花低芥酸和白花高芥酸植物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F1自交得到的F2有白花高芥酸和黄花低芥酸两种,比例约为3:1。
①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 。
②请在下侧圆圈中画出F1的染色体组成并标出基因的位置。
③若要研究控制花色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可让F1的白花高芥酸植株与 植株杂交,如果子代 ,则说明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如果子代 ,则说明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
(12分,每空2分)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1)该黄色籽粒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实验结果为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以植株A为父本(T在异常染色体上),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 (父本,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
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遗传神经退化疾病,主要病因是患者第四号染色体上的Huntington基因(用字母H表示)发生变异,产生了变异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细胞内逐渐聚集,形成大的分子团。一般患者在中年发病,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病情大约会持续发展15年到20年,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在一次人口普查过程中,偶然发现一特殊罕见男患者,其病情延迟达30年以上。通过家谱发现,该男子的父亲患该病,母亲正常,但其外祖父和外祖母皆因患该病死亡。经基因检测,发现该男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出现一个A基因。
(1)由该家族的情况判断,亨廷顿舞蹈症遗传方式为________。
(2)出现A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从发病机理分析,A基因能够使病情延迟大30年以上,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H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该男患者已经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_。若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已确诊患有亨廷顿舞蹈症,则该小孩出现病情延迟的几率是______。
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⑴通过分析可知,隐性性状是 。
⑵黄色鼠的基因型是 ,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⑶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⑷写出上述杂交组合C的遗传图解。
果蝇野生型和5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染色体编号如下表
类型 性状 |
①野生型 |
②白眼型 |
③黑身型 |
④残翅型 |
⑤短脂型 |
⑥变胸型 |
染色体 |
眼色 |
红眼W |
白眼W |
|
|
|
|
X(Ⅰ) |
体色 |
灰身B |
|
黑身b |
|
|
|
Ⅱ |
翅型 |
长翅V |
|
|
残翅型v |
|
|
Ⅱ |
肢型 |
正常肢D |
|
|
|
Z短肢d |
|
Ⅱ |
后胸 |
后胸正常H |
|
|
|
|
后胸变形h |
Ⅲ |
注:(1)每种突变型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2)6种果蝇均为纯合体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请回答:
①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
②若进行验证基因分离规律的实验设计,观察和记载后代中翅型的性状表现,第一步,选择杂交的亲本基因型应是 。(只写翅型相关基因的基因型)
(3)若进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设计, 观察和记载后代中体色和肢型的遗传表现,第一步,选择杂交的亲本类型(用序号表示)是 ,其对应的基因型是 。
(4)红眼对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不清楚红眼为显性,那么,选择多对纯合的红眼果蝇与纯合
的白眼果蝇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都是红色个体多于白色个体 ,则 为显性;
如果子二代中都是白色个体多于红色个体 ,则 为显性。
以一个具有正常叶舌的水稻纯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诱变试验。将辐射后的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甲、乙两株的后代各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无叶舌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为3:1。经观察,这些叶舌突变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诱变处理均导致甲、乙中各有________(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甲株后代中,无叶舌突变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一代,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
(3)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请以上述实验中的甲、乙后代分离出的正常株和无叶舌突变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①实验设计思路:选取甲、乙后代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