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过程均不发生交叉互换。A和B是显性基因,A和a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B和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1)若甲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为N。N的矮茎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 ;若选择N的全部高茎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矮茎白花个体占 。
(2)乙植株发生了的变异类型是 ;发生该变异时,图中所示基因B的碱基序列是否改变? 。(填“是”或“否”)。
(3)甲植株图中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
玉米的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互为相对性状,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在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同时对甲的花粉进行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___________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__。
(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
(4)A和a是玉米DNA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T、t与A、a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Tt和AATT个体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TT 和AATt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
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 ,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 。
(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 ,理由是 。
|
短肢 |
正常肢 |
F1 |
0 |
85 |
F2 |
79 |
245 |
(4)根据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让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杂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短肢果蝇的概率为 。
(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图示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 (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 。
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
D.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必将传递给子代个体 |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
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途径1、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分别 、 。
(2)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3)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4)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品种C的基因型是 ,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
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参与了③过程
B.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细胞增殖等
C.植株A、B为二倍体,发育起点不同,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3)A、B、C三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最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_____________。
(5)在一块高秆(纯合子)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
(1)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 条。
(2)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若基因型为IiYy、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若基因型为IiYy的两个个体的F1自由交配,F2中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
(4)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基因型ZdZd、ZdW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问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___,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___。
下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位置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果蝇的体细胞内有 个染色体组,一个卵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用图中序号表示)。
(2)实验得知,基因(C、c)与(D、d)位于III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上图所示的雌雄果蝇为亲本进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为CcDd个体所占比例为 。
(3)摩尔根通过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白眼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他的学生布里奇斯在重复其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时,又发现了例外现象。他观察了大量的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发现大约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有一个可育的白眼雌蝇或不育的红眼雄蝇。已知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下表所示:
染色体 组成 |
XXY |
XO |
YO |
XYY |
XXX |
性状 |
雌性, 可育 |
雄性, 不育 |
死亡 |
雄性, 可育 |
死亡 |
这些例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X染色体在 (填具体时期)不分开,产生了性染色体组成为 的卵细胞。该例外的可育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自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4)多一条IV号染色体的三体果蝇可以正常生活且能正常减数分裂,但性状和正常个体不同,可用于遗传学研究。果蝇的正常眼(E)对无眼(e)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利用无眼果蝇与纯合的正常眼IV号染色体三体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IV号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①用无眼果蝇与纯合正常眼三体果蝇杂交,得F1;
②将F1中三体果蝇与 交配,得F2;
③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若F2中 ,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上;
若F2中 ,则说明无眼基因不在IV号染色体上。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用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 )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B.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 |
C.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
D.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 |
玉米植株的抗锈病(T)和不抗锈病(t)的基因以及籽粒的非甜(A)和甜(a)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不抗锈病非甜玉米甲为材料,用射线处理其种子获得了抗锈病非甜个体乙;用射线处理其花药并进行相关培养,获得了可育的不抗锈病甜粒个体丙。(甲、乙、丙均为二倍体)请回答:
(1)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在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的育种方法有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乙与甲相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改变,若将乙于丙杂交,理论上,F1有______种表现型,从F1中选择抗锈病非甜个体自交,F2抗锈病甜粒个体中抗锈病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所用玉米甲为非糯性,将甲的种子用射线处理后单独隔离种植,发现有两株植株所结的籽粒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非糯性∶糯性=3:1。现要研究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思路:选取两株植株的糯性籽粒种植并相互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
家蚕蚕体有斑纹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控制,基因型aa表现为无斑纹。斑纹颜色由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B/b)控制,BB或Bb为黑色,bb为灰色。
(1)现选用两纯合亲本甲、乙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注意:只有有斑纹时才分为黑色和灰色)、亲本甲性状为无斑纹,乙的基因型为 。
(2)F1雌雄交配所得F2的性状和分离比为 。F2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_______。
(3)A/a所在染色体偶见缺失现象,如图所示。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育,染色体缺失的精子可育。基因型为A0a的蚕雌雄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 。
(4)家蚕中,雌性性染色体为ZW,雄性性染色体为ZZ。家蚕体壁正常基因(T)与体壁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用有斑纹体壁透明雌蚕(A0aZtW)与 有斑纹体壁正常雄蚕(A0aZTZT)杂交得到F1,将其中有斑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有斑纹体壁正常雄性个体和有斑纹体壁正常雌性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__。
某二倍体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下表,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 定律。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 (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 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右下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个正常的四分体; (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 ,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 ,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 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 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