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10分)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实验三组:
第一组:DDTT × ddtt → F1 (自交) → F2
第二组:DDTT × ddtt → F1,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成幼苗,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第三组: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杆抗锈病品种
(1)第一组F2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几率是 ,矮秆抗锈病中能稳定遗传的几率是 。
(2)第二组使用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 ,利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3)第三组方法出现矮杆抗锈病后代是偶然的,个别的,它是DDTT通过 来实现的。
(每空2分,共12分)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两植株杂交,得到F1,将F1植株再进一步做如下图解所示的处理,请分析回答:
(1) 如果秋水仙素处理成功,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 倍体。
(2) 用乙植株的花粉直接培育出的后代属于________倍体,其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
(3) 丙植株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 。
(每空1分,共9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_________。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____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理论上有______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hb的数量比是___。
(3)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葱是研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理想实验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Ⅰ.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
(1)A过程叫 ,作用是 。
(2)C过程叫 ,主要目的是 。
(3)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 。
(4)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 细胞,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Ⅱ.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材料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
(1)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
(2)根据你的假设,请完善设计方案步骤:
①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
②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号培养皿中加入 。
③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
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
放在 中,3号放在 下,培养一定时间。
④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1号与2号结果相同,则 。
②若 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马铃薯(2n=48)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病毒的侵染会导致其产量大幅下降,培育抗病毒的马铃薯新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病毒复制酶基因(T)通常整合到受体细胞的9号染色体上,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植株基因型可表示为Tt。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马铃薯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如下图1。限制酶Swa l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为ATTT↓AAAT。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抗病毒植株A的变异类型有 。植株A自交产生F1,F1为不抗病毒:抗病毒=1:1,则说明T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以植株A为母本,以正常的不抗病毒植株为父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抗病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2。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若以上述过程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植株占 。
(3)若图3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C—G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T就突变为基因t(不能控制合成正常的病毒复制酶)。从抗病毒植株B(图2所示)中分离出图3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wa I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 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4)若从上述抗病毒马铃薯植株B自交所得某F1细胞中分离出其中所含的各种T(或t)基因有关区域,经限制酶Swa l完全切割后,共出现330、777、877和1654对碱基的四种片段,那么该植株的基因型有多种可能性,其共同特点是 。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
B.过程②可以取F1中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
(8分,每空1分)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可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_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最清晰。
(12分,每空2分)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1)该黄色籽粒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实验结果为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以植株A为父本(T在异常染色体上),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 (父本,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
(每空2分,共20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 ,其原理是 。应用此育种方法一般从F2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因为_________________。在F2代选育的个体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 。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理论上有 株。F2代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
(3)过程⑤常采用 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
(4)过程⑦的育种方法是 。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方法的明显优是 。
假设A(抗病)、b(矮杆)是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矮杆新品种,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①②③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经过过程②产生的表现型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把外源基因C导入抗病矮杆玉米的育种过程④的育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上述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为____________。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得到Ab幼苗。
(3)过程⑦是用γ射线处理获取新品种的方法,处理对象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①②③的育种过程(配子不作要求)。
球茎紫堇的有性生殖为兼性自花授粉,即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紫堇的花色(紫色AA、黄色Aa、白色aa)与花梗长度(长梗对短梗为显性,基因用“B、b”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相等数量的紫花短梗(AAbb)和黄花长梗(AaBB)两个品种的球茎紫堇间行种植,请回答:
(1)若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上收获种子纯合子的基因型为 , 所控制对应性状的表现型为 。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2)研究发现,基因型aaBB个体因缺乏某种酶而表现白花性状,则说明基因A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_。如果基因a与A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____________ _,或者是翻译终止(或肽链合成终止)。
(3)紫堇花瓣的单瓣与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堇大多为单瓣花,偶见重瓣花。人们发现所有的重瓣紫堇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某些单瓣植株自交后代F1总是产生大约50%的重瓣花。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蔓的重瓣花为_________性状。
②研究发现,造成上述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下图为单瓣紫堇花粉母细胞中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联会示意图,请在染色体上标出相应基因
③为探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这一结论的真实性,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图示方案获得F2的育种方式称为 。该过程需要经过Ⅰ Ⅱ 诱导后得到F2,最后观察并统计F2的花瓣性状表现。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F2花瓣只有重瓣花,则上述结论是真实的。
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B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B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利用F方法可以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三倍体西瓜由于________________,不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为某种生物细胞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某种化学物质能使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在加入这种化学物质约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这种生物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h。
(2)如果用低温诱导茎尖分生区细胞,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能否达到100%?为什么?
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化机制如下图甲所示。为探究藏报春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图甲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亲本中开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根据F2中表现型及比例判断,藏报春花色遗传遵
循 规律。
(3)图乙中F2白花藏报春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白花,这样的个体在F2代白花藏报春中的比例为 ;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
(4)在上述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白花植株子代中,偶然发现了一株黄花植株,欲知道此黄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缺失所致,请设计一个最简单方案予以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