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复制、转录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翻译过程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
C.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只能用图中的虚线表示 |
D.DNA复制、转录及翻译的原料依次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
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对应某种氨基酸 |
B.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和转录一次分别得到的产物长度相同 |
C.在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核DNA的复制只发生一次,某个基因也只能转录一次 |
D.在效应B细胞中,一定不会发生DNA的复制,但一定会发生转录和翻译。 |
在同一细胞中,下列生理活动不能与细胞核中的转录同时进行的是( )
A.光合作用 |
B.需氧呼吸 |
C.中心体复制 |
D.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 |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都以DNA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B.它们都能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 |
C.它们的细胞中都存在称为基因运载体的质粒 |
D.探究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都要用到无菌技术 |
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
B.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 |
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⑬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
D.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⑪⑫⑬过程 |
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
B.导致③过程变化的根本原因一般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图中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 |
D.据图分析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影响人体内的代谢活动来进行的 |
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反密码子变为UAG |
B.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
C.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基因突变 |
D.基因P在该动物神经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 |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运动是单向的 |
B.动物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 |
C.高等动物受到剌激,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
D.生物进化时,变异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
tRNA的基本单位的三个分子的连接顺序是( )
A.鸟嘌呤——磷酸——核糖 | B.磷酸——核糖——胸腺嘧啶 |
C.磷酸——核糖——尿嘧啶 | D.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 |
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RNA→氨基酸 |
B.内质网膜→囊泡膜→高尔基体膜 |
C.性激素→下丘脑;性激素→垂体 |
D.生长素→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芽 |
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①③④⑤ |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
D.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则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和转运氨基酸的RNA种类分别是 ( )
A.20种和20种 | B.64种和20 | C.64种和64 | D.61种和61种 |
豌豆控制高茎的基因和控制矮茎的基因 ( )
A.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
B.控制不同的生物性状 |
C.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 |
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