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 选择题
高中生物

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等地发现了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H7N9型禽流感病毒依靠其表面的糖蛋白与宿主细胞碰撞、融合感染宿主,通过神经氨酸酶将其从宿主细胞中游离出来去感染新细胞,达菲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脱去两个磷酸后是组成该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之一
B.可用达菲或注入痊愈者血清治疗被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人
C.H7N9型禽流感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完成其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D.H7N9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性较弱,其表面的类脂层属于生物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男人A有一罕见的X—连锁的隐性基因,表现的性状为A。男人B有一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它只在男人中表达,性状为B。仅通过家谱研究,你能区别这两种情况吗?
A 无法区别,因为男人A和男人B的后代都只有男性个体表现所指的性状
B 可以区别,因为男人A和男人B都不会有B性状的女儿
C 无法区别,因为男人A不会有表现A性状的儿子,而男人B的儿子不一定有B性状
D 可以区别,因为男人A可以有表现A性状的外孙,而男人B不仅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外孙,还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孙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毛霉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都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C.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都可能出错,发生的变异都是基因突变
D.由于同源染色体间的联会互换,互换后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控制合成核糖体RNA的模板DNA存在于细胞中的( )

A.核仁上 B.染色体上 C.线粒体内 D.叶绿体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 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等位基因(allele)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的
A两个相同基因    B两个隐性基因  C两个显性基因    D两个形式不同的基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乙所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

①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   ②反应进行的场所
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   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7%
B.-个有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
C.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C+G就有30个
D.将精原细胞的l对同源染色体的2个DNA都用15N标记,只提供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i5N、14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相关图形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图中(A+T)/(G+C)比例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
C.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人的神经细胞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只有细胞核
D.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2(VK2培养肿瘤细胞72h后,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A.肿瘤细胞在没有VK2诱导的情况下不会凋亡
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40umol/L
C.VK2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D.bax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亚得桑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36℃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这表明(   )

A.这种蜥蜴的体温控制着体色性状
B.这种蜥蜴的体温能够引起体色的可遗传变异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S型菌中含控制荚膜多糖合成的基因的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能合成荚膜多糖,结果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变异的原因是染色体畸变
B.荚膜多糖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C.一个环状DNA分子上与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部位有多个
D.转录产生的mRNA须经过加工后才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 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