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 综合题
高中生物

如下图所示,在第①组的胚芽鞘套上不透光的锡纸小帽,在第②、③、④组胚芽鞘的各部位插入云母片(不允许生长素穿过),沿箭头方向给予单侧光照射。

(1)请根据上述条件分别说明①-④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2)以上实验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分)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观点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拟用小麦种子、温箱、培养皿、移液管、滤纸、尺、蒸馏水、10 mg/L 2,4-D以及0.1%升汞(表面消毒剂)等完成相关研究。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与            
                    等有关;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萌发的种子,对根、芽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2)请补全下面的方法步骤:
①取小麦种子,用0.1%升汞消毒适宜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若干次,置于22℃温箱中催芽2 d。
②取培养器若干套,并编号。向1号皿中移入10 mg/L2,4-D 溶液10 mL,然后移出1 mL到2号皿中,加9 mL蒸馏水并混匀,如此稀释至6号皿(浓度为0.0001 mg/L)。
③在各皿中放置一滤纸圆片,选取萌动的种子10粒,合理排放于皿中,盖上皿盖,放在22℃温箱中黑暗培养3 d。
④测量并记录                                      
(3)2,4-D的调节效应一般用一定时间内器官长度的增长百分率来表示。计算增长百分率(%)需要获得的参数除了处理组长度以外,还应该包括                           。请将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用曲线图表示其走势。(假设对根、芽的最适促进浓度分别是0.001 mg/L和0.1 mg/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质谱等现代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
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表

器官
实验数
IAA分布(%)
测定方法
向光一侧
背光一侧
黑暗处理
黄化燕麦胚芽鞘
3
49.5
50.5
50
分光荧光法
3
51
49
48
免疫法
向日葵下胚轴
5
50.5
49.5
50
电子俘获检测法
萝卜下胚轴
3
5l
49
49
电子俘获检测法

 
(1)材料l说明,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的转移方向为                 ,而且生长素具有                 的作用,所以,胚芽鞘                 生长。
(2)材料2中的黑暗处理在实验中起               作用。
(3)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观点?                 ,原因是                   
                                                                        
(4)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根据材料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图中胚芽鞘D发生的现象是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回答下列小题: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
Ⅱ、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 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三次(g/L)
35
29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              ,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         与氧结合。(A.肺泡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D.肺泡处毛细血管)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两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    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⑴ 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⑵ 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⑶ 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
⑷ 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⑸ 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甲为顶芽,乙为侧芽,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经一段时间后,甲会优先发育,乙发育受限制的现象称为            ,这充分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           ,另一具体实例是          
⑵ 解除上述现象的措施是             。
⑶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依据这个原理可把生长素类似物制作成        
⑷ 在促进生长方面,生长素与       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种子萌发方面,后者与         又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某植物幼苗的胚根及芽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l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均保持在25℃。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
2天后的平均长度(mm)
胚芽
胚根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切去胚根及胚芽的尖端部分的目的是                                  
(2)为什么要以10条一组而不是l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3)从表中可知,胚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多少?      
(4)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卷上作出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生长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其中生长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生长。图一是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长素是由植物生长旺盛部位产生的,例如                        (写出两处);
②图一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中培养的幼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激素调节。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茎尖
+++
+++
+++

幼叶
+++
+++


伸长茎
++
++


侧 芽




成熟叶



+++





根 尖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①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②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其原因是                                                           。
③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                            
④比较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从细胞水平上分析植物的生长,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           ,从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           ,而促进生长。
(2)分析上表可知,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可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的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                                                   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                             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的局部位置涂上             ,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                                                                       
③实验结果预测: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乙组长。
④实验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A=B=C=D,则支持观点三。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将蚕豆的幼苗横向放置一段时间后,根将___  _生长;茎将__  __生长,这是植物对重力发生的反应,称为_  ___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燕麦胚芽鞘实验”中,发现生长素由胚芽鞘的__  __产生。然后运输到__ __,促进这个部位的生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