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人类营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质、蛋白质在人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只要摄入其中任何一种物质提供能量就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
B.米每淘一次就会损失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和脂肪,所以做米饭时米淘洗的次数不宜过多 |
C.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都要从食物中直接获得 |
D.青少年时期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会导致大脑皮层突触数量减少 |
关于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肠系膜、大网膜等处储存起来 |
B.分解![]() |
C.直接转变为蛋白质 |
D.可以转变为糖元 |
据图判断,下表中正确的组合是( )
|
(1) |
(2) |
(3) |
(4) |
A |
脱氧基作用 |
物质转化 |
呼吸作用 |
氨在转换作用 |
B |
呼吸作用 |
氨基转换作用 |
物质转化 |
脱氨基作用 |
C |
脱氨基作用 |
呼吸作用 |
氨基转换作用 |
物质转化 |
D |
呼吸作用 |
氨基转换作用 |
脱氨基作用 |
物质转化 |
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
误的地方分别是( )
A.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
B.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
C.①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
D.①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
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
测定值 |
单位 |
参考范围 |
葡萄糖 |
223 |
mg/dL |
60—110 |
甘油三酯 |
217 |
mg/dL |
50—200 |
总胆固醇 |
179 |
mg/dL |
150—220 |
促甲状腺激素(TSH) |
5.9 |
uIU/dL |
1.4—4.4 |
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
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下列人体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时,人体会出现脂肪肝 |
B.人体内血脂的主要去路是合成特殊的脂类分泌物 |
C.当![]() |
D.脂类代谢中合成的磷脂是构成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主要成分 |
据表分析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在氧化分解的差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部分元素比例 |
氧化分解时 |
||||
C |
O |
耗氧量 |
释放能量 |
产物H2O |
产物CO2 |
|
脂肪 |
75% |
13% |
较多 |
较多 |
X |
Z |
糖 |
44% |
50% |
较少 |
较少 |
Y |
W |
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脂肪分解释放能量较多与H的比例高有关 D.X<Y,Z>W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
B.人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
C.人大量出汗时应多喝浓盐水 |
D.Pb2+对生物体来说不是必需的 |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
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 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③葡萄糖脱水聚合 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的水分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不能确定 |
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营养物质 |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
体内燃烧释放能量(kJ/g) |
耗氧量(dL/g) |
糖 蛋白质 脂肪 |
17 23 ![]() 39.8 |
17 18 39.8 |
0.83 0.95 2.03 |
据上表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
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D.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