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二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1)写出图一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
(2)图一中B和D之间的信息传递种类可能有 。
(3)已知在某一阶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图一中生物C的灭绝:
①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较弱。
②请用箭头和文字(字母)表示此时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途径(生物的呼吸耗能不做要求) 。
(4)若该生态系统用a表示,由图二可知,对生态系统a和另一个生态系统b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xa<xb,说明这两个生态系统 稳定性的关系为a高于b。
“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的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 。
(2)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特点是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3)科学家通过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一个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模型分析,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是 和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 |
Ⅰ |
Ⅱ |
Ⅲ |
Ⅳ |
分解者 |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
|
140.0 |
16.1 |
0.9 |
221.7 |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
501.2 |
79.1 |
13.2 |
0.5 |
192.6 |
(1)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 (填字母)。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
(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 中的能量。
(3)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 稳定性逐渐增强。
(4)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时,取最小样方面积为1m×1m,若调查的是森林植物类群丰富度,则样方面积至少为5m×5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 。若要调查的是草原土壤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则可采用 (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示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影响藻类太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3)试解释“绿潮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的死亡,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来判断。
(6)在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域内种植了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这一现象体现群落具有_________结构;芦苇等挺水植物能净化水体污染,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具有______价值。芦苇等挺水植物除了能吸收污染物外,还可以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这放映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池塘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只依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每增加体重1千克,至少该生态系统内的浮游植物的量为( )
A.50千克 | B.125千克 | C.625千克 | D.1000千克 |
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
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果蚁与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
B.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 |
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 |
D.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食物残渣的形式传递给真菌 |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 (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 传递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 (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 。
(4)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第 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 营养级。
(5)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3/5,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2/5,则河蚌增加10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 g。
(6)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图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 。
下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图2是某同学绘制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图1种群数量变化呈现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
(2)若图1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3)图2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2所示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某小型湖泊旁边有很多荒地,下图甲表示某荒地在春季时主要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乙是图甲相应的能量金字塔。
(1)在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的是 ,蛇在图乙中属于 (字母)营养级层次。
(2)由于新农村建设在此选址修建,部分荒地或被房屋、道路代替,或被用于种植、放牧,使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
(3)上图丙表示污水排放量对湖泊中各生物的生物量的影响。在污水排放量较小时,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随着排污量增加,最终生态系统崩溃,说明 。
“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的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 。
(2)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特点是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3)科学家通过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一个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右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模型分析,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是 和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在微山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作为生态系统的微山湖,其循环的物质是____。
(2)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
(3)微山湖中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4)沼虾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除排泄物外还有____。
(5)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kg。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
(16分)在微山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 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
(2) 微山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
(3) 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 。
(4) 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 kg。
(5)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目前已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 发生基因突变。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 ,理由 。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填字母),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_____(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____(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蚕沙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_形式流向鱼。
(3)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从而提高能量的___________。
(4)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______(是、否)能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关系是 。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_________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捕捞露斯塔野鲮鱼供人们食用。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________。
(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
粪便中的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51.6 |
27.0 |
1.5 |
23.1 |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