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B.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使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需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格里菲斯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
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成功的表明了( )
A.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失去活性而蛋白质仍具有活性 |
B.DNA是遗传物质 |
C.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 |
D.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⑤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
A.①②④ | B.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不是格里菲思实验的意义?( )
A.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 |
B.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
C.奠定了艾弗里实验的基础 |
D.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 |
下列结构中的遗传物质,能形成染色体的是
A.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 |
B.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 |
C.细菌、蓝藻中的DNA |
D.病毒体内的DNA或RNA |
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
D.HIV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方法,进一步表明________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存在________(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5)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能导致实验误差?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
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增殖过程中所需原料和能量均来自宿主菌 |
B.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体内的DNA病毒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D.实验过程中保温时间过长、搅拌不充分均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
B.只有35S |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
D.只有32P |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 )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有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
B.有少量的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有部分完整的大肠杆菌 |
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