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
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纯种玉米杂交,得到F1在生产上种植且能获得稳定产量。若种植F2产量会下降,其原因是( )。
A.F2生命力下降 |
B.F2出现性状分离 |
C.F2高度不育 |
D.F2发生基因突变 |
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
下列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艾弗里将S型细菌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分别加入到培养基中培养R型细菌 ②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③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⑥禽流感病毒感染家禽细胞的实验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④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
D.HIV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
B.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 |
C.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 min左右 |
D.若搅拌4 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
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只贮存在DNA分子中 |
B.HIV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 |
C.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
D.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所以连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是有限的 |
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
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的基因型是EE或Ee,表现型为晚熟 |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
C.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
D.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
B.要分离DNA和RNA |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
D.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