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

2013年,某商品单价120元,A企业一天能生产100件。2014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A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若不考虑其他情况,2014年,A企业一天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是(  )

A.9000元 B.16000元 C.12000元 D.24000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某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l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3%。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A.多支付人民币1.5元 B.少支付人民币1.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语句中与此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下列古语蕴含这一思想的是( )
①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②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④国因法而昌,法因人而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四幅图像中正确描述二者关系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漫画哲学寓意相一致的诗句是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李商隐
B.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唐代·刘禹锡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北宋·苏东坡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我国2003—2013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下图),下列选项选择正确的是

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在M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必然处于营利状态
②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在N点,其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③粮食的价格在N点时需求弹性较大,在M点时需求弹性较小
④从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是等价交换,M点、N点离价值较远,但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货膨胀有良性与恶性之分。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当社会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并对经济增长有较为积极的刺激作用时,就可以视为良性通货膨胀。下列图示(P为物价总水平,Q为社会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s为社会总供给曲线,s'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d为社会总需求曲线,d'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能够正确表示良性通货膨胀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以下哪种情况可导致出口到非洲某国的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①该国内其替代品价格升高       ②该国内其互补品价格上涨
③该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④该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我国生产某出口商品M的价格为260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5元人民币。如果2014年底,我国生产商品M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人民币兑美元贬值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底商品M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为  

A.41.2美元 B.19.4美元 C.20.6美元 D.38.8美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盈利降低
②B-C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增加财政支出
③C-D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 
④D-E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漫画《习惯》的哲学寓意是(   )

A.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B.要解放思想推动实践创新
C.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制造国和消费国。由于我国城市管理对电动自行车的迅猛发展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加之部分骑行者规则意识、安全意识淡薄,致使电动自行车的骑行给城市交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闯红灯、超速行驶以及串道行驶是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规则的三大主要现象,所引起的交通事故占市区交通事故的30%以上。针对上述现象,全国多个城市加强了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力度。一些电动自行车厂商片面迎合部分消费者对速度、载重性能的要求,生产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为“遵守”国家标准,这些电动自行车出厂时,车上都安装了限速装置,但这种装置很容易拆除,因而形同虚设。据报道,2014年底国家将出台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新国标”对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带来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大变局。
材料二:近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在国家强大的信贷、财政政策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光伏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稳坐世界头把交椅。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建或拟建的光伏产业园约100家,全国600个城市中,约一半的城市计划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品,如太阳能电池,因多晶硅提纯等核心技术被国外大企业垄断,国内企业需支付高额专利费用,推高了生产成本;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继2012年美国对部分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后,2013年欧盟委员会决定对部分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公民应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