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5年内新增33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微型企业15万个、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50万个;从2011年4月起,重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较全国提前4年完成全覆盖,每年将拉动数百亿元消费;2012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5.5%和22%.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43%提高到50%以上;衡量全市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降至0.421,城乡差距缩小到3.15: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重庆市是怎样实施扩大消费需求战略的?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资源要素成本长期被低估,而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在强化,经济的增长加大了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深化能源资源价格势在必行。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的理论依据。
当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在“低碳生活方式”下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提合理化建议。
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说明“低碳生活”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生产能力的提升,家庭轿车已走入平常人家。目前我国家庭轿车需求量等于全球年产量。新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城镇家庭中大约有2600 万户有购车的欲望,这相当于全球汽车厂商一年的总产量。
请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 (12分)
惠州市民张先生一家在市区一小区购买了住房一套(一次性付款)。在中秋国庆黄金周,一家三口租了一辆舒适旅游车外出观光旅游,家中的杂务请保姆打理。
请简要分析张先生一家的消费类型。
小明是一名大学新生。在开学前,他打算买一部手机,以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准备】小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手机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距也比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手机的性能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出手】小明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手机只是为了联系方便,所以,功能没有必要过多;其二,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明终于买到一款性能较好、价格适中的手机。
(1)分析产生上述价格现象的原因。
(2)请你对小明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进行评价。
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刺激消费拉动生产是国家2009年宏观调控的任务之一,目前中央和地方都在大力刺激消费,加快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降低个人买卖住房中间环节税,利用税收政策支持居民购买首套自住房,积极引导汽车消费,特别是积极拓展农村消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为什么扩大消费需求。
材料一 2006-2011年某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37.7 |
36.7 |
35.8 |
35.3 |
35.1 |
34.8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0 |
45.6 |
45.5 |
43.0 |
42.5 |
42.0 |
41.7 |
注;一般说来,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贫困;60%-50%之间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1)图表(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二 该市GDP(国内生产总值)六年来持续上涨,居民收入连年增加,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在当地政府的有效调控下保持了基本稳定。
(2)结合材料二分析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被称为”90”后。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发展进程的洗礼,他们中的一些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求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追求品牌和享受,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强。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9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
(2)针对材料中一些“90后”的消费现象,向该群体就“做理性的消费者”问题发出倡议。如果让你执笔写这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
材料一 近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率
注:受到“家电下乡”等刺激政策到期影响,2012年5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继续呈放缓态势,增速从去年的21%大幅下跌至0.5%,几近零增长。
材料二 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慢,人均收入水平实际增长速度仅为8.4%,低于GDP9.2%的增速。而他们却占据了消费比重的绝大部分,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高达86.6%,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比仅为13.4%。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居民消费率偏低一直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之一。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汇总,在今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0.9%;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4.4%。旺盛的旅游需求大大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请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材料一: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
2000年 |
2005年 |
2008年 |
0.21~0.27 |
0.4 |
0.463 |
0.469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2010年6月3日,据人民日报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谈到导致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时说,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环节不合理造成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成为收入差距不合理的主要根源。二是经济社会体制存在弊端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扩大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差距,成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深层次根源。三是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问题的制约和影响。收入分配体系涉及一次、二次、三次分配领域,时至今日,该系统还存在不少缺陷。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4分) “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稳定经济来源的人群的流行活法,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得纤毫毕露。然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现代大学生也潮流般地加入到了“负翁”一族。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已经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有些学生年消费2万多元,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已经越来越被众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在家庭条件允许、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预支一点也无妨。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观点二:当正常消费变成超前消费甚至负债消费之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然会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各种大学生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
请运用消费观念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经济学家指出,我国现阶段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你认为我国应如何促进居民消费并简要说明原因。
材料一: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材料二: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数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经济的科学发展成为重要的话题。
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现象加剧,老年用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开拓老年人消费品市场。
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开拓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