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面对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网友们用灰色幽默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希望国家尽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网友[小鸭笨笨]说:我们一线职工工资低,行业间收入差距也大,自己的工资跑不赢CPI啊。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评析“要解决公平问题就在于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这一观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就业:中央财政投入42亿元帮和促进就业。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材料二 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材料三 城镇化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必由之路。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推动1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动居民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推进城镇化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跨区域重组,促进城乡产业集群发展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也将为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带来广阔的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
(3)结合材料三,说明推动城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
(12分)材料一 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下图所示。
图(a)
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b)
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a)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从图(b)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
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
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材料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农业技术人员的地位至关重要。因此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激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转换机制,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条件,落实岗位责任和绩效工资,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办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辨析: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比落实考评办法更重要。
材料二: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2)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2分)
材料一:如下图。
2006-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凭借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材料二: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个重大政策导向之一。对于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它反映出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2)请简要分析“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 6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税收总收入完成89 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 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材料二: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中向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如下图: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说明拉弗曲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
材料二:在发达国家,企业内工人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在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列举两点即可)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一 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60%左右,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大约为40%,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低于4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一:2012年8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京发布了《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2010年,农民家庭户均现金收入34080.34元,2011年攀升至38894.38元。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在2011年已达到0.3949,正在逼近0.4的国际警戒线。数据显示,收入最低的20%样本农户,与收入最高的20%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有10.19倍。
材料二:务工与务农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收入扩大的重要因素。最高收入的20%样本农户中,务工农户占比88.9%,务农农户占比11.1%;在最低收入的20%样本农户中,务工农户占比17.5%,务农农户占比82.5%。报告指出,中国农民过去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土地,土地的多少决定了农村社会分化的程度,在改革初期通过均分土地、土地流转来缩小差距。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务工,这就意味着在农村地区需要更加强调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发展现代农业防止贫富差距的恶性扩大。
材料三:除日常消费外,教育支出、人情支出和医疗支出成为农民支出的主要内容,成为农民支出的“三座大山”。2011年农民支出中,教育支出占22.42%,医疗支出占9.95%,而人情支出则占12.27%。人情支出3092.51元,占当年家庭收入的7.95%,医疗支出2506.86元,占当年家庭收入的7.28%。而教育支出规模更大,人均教育支出达1518.63元,占当年家庭收入的17.79%。
(1)请分析材料一中表达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挥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1)结合材料,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经济措施。(8分)
(2)分析材料蕴含的辩证法思想。(8分)
(12分)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较
时间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国内生产总值 |
|||
可支配收入(元) |
增长率 |
可支配收入 (元) |
增长率 |
总值(亿元) |
增长率 |
|
2011 |
21810 |
8.4% |
69977 |
11.4% |
471564 |
9.2% |
2012 |
18427 |
9.8% |
6778 |
12.3% |
353480 |
7.7% |
注: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和外需,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以及内在联系。(6分)
(2)结合材料一、二,阐述中央强调增加居民收入的依据。(6分)
我国按照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2012年中央财政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做出相应安排,中央和地方教育财政支出比上年均有所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教育财政投入有什么意义。
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社会公平正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公平观是怎样发展的?
材料一
Z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
年份 |
工资性收入 |
家庭经营收入 |
转移性收入 |
财产性收入 |
1990 |
32.6 |
6.5 |
0.5 |
0.4 |
1995 |
31.4 |
65.7 |
1.1 |
1.8 |
200 |
40 |
53.9 |
2.3 |
3.8 |
2005 |
43.3 |
49.3 |
3.3 |
4.1 |
2012 |
48,6 |
37.8 |
4.5 |
9.1 |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 z 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l)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8 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 12 分)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以下为部分国家法律条文摘要: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保障本法的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相关市场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坚持依法办事的意义。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解放思想的理论依据。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