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7.8 %
表2008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收入构成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2008
11299
1454
387
3928
1854
4302
148
397
2009
12382
1529
432
4515
2061
4404
167
483
2010
13708
1714
520
5092
2431
4937
202
549
2011
15412
2210
649
5709
2963
5940
229
701

材料二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财政、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
材料一 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下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 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C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3)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方面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与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分)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图

注: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169元、7627元。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收入人均倍增不等于人人倍增,请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GDP平均增速(%)
10.78
7.92
12.00
8.26
9.8
11.2
7-7.5

注 “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 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材料二 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 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1)上图和上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下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 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就业:中央财政投入42亿元帮和促进就业。
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
材料二 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华商盛会,齐聚蓉城,投资四川,四川走向世界。成都市某校高三学生以“走向世界的四川,走向世界的成都”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其中三个学习小组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收集的材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同学: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助推四川经济发展】当前,劳动者就业难;收入与其付出相比;农民工得不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到老了没有保障;在劳动者更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中,随时被炒鱿鱼的担心,劳动保护不足,强制加班、拖欠薪水等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依然存在。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让每个劳动者公平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为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二组同学:
【增强企业竞争力,让世界了解四川】同学们去调查了我国空调行业竞争力最强的格力电器,发现了有许多值得四川企业借鉴的:格力电器把自主创新打造成一把“金钥匙”,开启“中国创造”的大门,在全球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格力特色的道路:
一是坚持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战略。只有当格力的产品在当地市场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才会去考虑建工厂。二是坚持通过领先科技和优质产品打动国外的消费者。创造绿色环保的高科技产品,用产品质量打造品牌美誉度。三是坚持在发展中国家建厂要展现社会责任。在全球空调企业中首次提出“变频空调一年免费包换”的承诺。四是坚持全球布局,整合优势资源配置。企业经营依存于全球市场,并逐步建立整合全球科技资源的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格力电器在“走出去”方面的经验对四川企业打造“四川创造”品牌的启示。
第三组同学:
【筑巢引凤,美丽成都】随着成都经济的发展,气候也发现了很大的变化,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成都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浓浓雾霾遮蔽美丽的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研究其中的原因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3)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成都市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建设美丽成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统筹区域,缩小收入差距,增加收入,扩大内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图3
(1)分析图3所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外向度高,经济增速整体放缓,东部各地纷纷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受益于产业转移、政策倾斜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步伐加快,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稳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中西部地区应如何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材料三 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高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通过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带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增加居民收入的必要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广东是国内第一经济大省,也是第一富省。但广东老百姓还不能称为“富民”, 近几年广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增长率也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分享广东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得到实惠。
材料三 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位,作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广东必须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为此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以企业和行业的转型,引领打造升级版的产业集群;必须以内需为主推力,以区域协调拓展空间;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营商环境,形成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材料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如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广东省打造经济升级版的理论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山东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  2013年山东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加大民生投入,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健康、文化、食品安全等十个方面办好民生实事,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l)描述图表显示的经济信息,并揭示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项 目

 



年 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历届五年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注: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明显。
材料二:在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
材料三:《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 分)
(2)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相关措施。(6 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针对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民生领域“欠账”多的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逐步转向“民生”财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2012年尤其在社保和就业方面支出最多。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中央财政部也将会逐年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通过改善民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方向转变的必要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记者奔赴全国各地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街头访问。下面是一部分人在回答记者时给出的答案。
甲:每天都能买到便宜的、放心的肉和菜,就是幸福。
乙:个人收入稳定增长、差距合理,就是幸福。
丙:顺利找到稳定的工作,最好轻松点,就是幸福。
(1)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国家应该如何让百姓幸福。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材料反映的消息,完成下列表格
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1992
2011年
经济学依据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非公经济对GDP贡献率(%)
7.1
<1
28
60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化程度(%)
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26.0
66.5
60
76.4
(1)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率(%)
≈0.5
2.7
(2)
2001-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

注:“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