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上半年,我国共遭受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53起,涉案金额52.9亿美元,分别较2013年同期增长20.4%和136%。总的来看,上半年贸易摩擦形式总体保持平稳,立案数量前低后高,G20国家是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体,发达国家强化贸易救济调查措施运用和执行力度,案件金额趋大,涉案产品高端化。发展中国家对我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趋多且呈现反补贴调查措施的苗头。
材料二:能源是支持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是各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虽然中国人均能耗水平比OECD国家(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少很多,但是我们仍然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消费的理念,崇尚节约,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材料三: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影响人们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伦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应对贸易摩擦提出自己的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观念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阐释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地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该市是如何构建新模式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
(34分)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资料显示,2010年开始,尽管我国制造业产出占到了全球的19.8%,但是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目前受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稀缺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还存在核心技术薄弱等问题,中国制造急需升级。我国政府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1)结合材料,简述我国政府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经济原因及其战略措施。(12分)
从钢铁、水泥、平极玻璃、电厂等基础设施,到核电、高铁、电信、港口等高端装备;从石油炼化、成品油加工、煤化工等能源加工,到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项目,总理不遗余力地为这些“中国制造”代言。因此,李克强总理又被媒体称为“超级推销员”。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总理做“超级推销员”的理论依据。(12分)
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物质的力量;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创新等精神的力量。中国制造必须要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升级。
(3)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10分)
2014年4月10日,英国国际传媒ITV集团宣布,从中国灿星制作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专家评论说:这是“里程碑式的交易”,中国综艺节目在苦心探索多年后终于实现了第一次逆袭,意味着中国电视界开始从购买洋节目模式发展到出售本土节目模式,结束了只“引进来”不“走出去”的历史。这提振了中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能激励更多可被海外借鉴、复制的中国节目的出现。作为首档走出国门的节目,《中国好歌曲》从模式、赛制到宝典均为原创,这也是它能获得国际市场版权认证的根本原因。灿星制作副总裁尹晓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曾经成功制作了很多优秀节目,在积累经验之后,是时候研发自己的模式了。”
(1)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角度,谈谈材料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的。
(2)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好歌曲》的成功给中国电视人发展原创节目的启示。
2015年8月25日,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也倍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指标对比表
注:据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意义。
材料二:“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拓展复制到更广阔的非经济领域,“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文化”也在相应领域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域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形成合力。
材料三: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受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冰桶挑战……。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4)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智者的观点。
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 |
会议 |
内容 |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
1997年 |
十五大 |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007年 |
十七大 |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 |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盘点2014年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新常态”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新概括。从动力层面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分析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二“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改革。
(2)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
材料三:旧常态,是指长期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状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旧常态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累积,旧常态就会出现矛盾和混乱,这就进入了非常态。非常态既有旧常态的成分,又有新常态的因素,是新旧常态的转换期。新常态是对旧常态和非常态的超越,是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长期稳定发展的状态。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简析如何把握“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之间的联系?
回眸2014美好安徽建设。阅读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出更高发展层次的状态。对于我省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省份来说,主动适应新形势尤为重要。但当前,安徽经济仍然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而且同样面临多挑战。从根本上分析,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存在高端缺失、低端过剩问题,可以概括缺创新、缺技术、缺人才、缺设计。如何应对“新常态”,创造安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这是我们经济成长中的烦恼。
(1)结合信息一,运用企业经营的知识,回答如何消除经济成长中的烦恼。
信息二:踏上改革发展“新征程”
踏上改革发展“新征程”,更为关键的是要主动作为。只有结合安徽发展实际,因势而谋,科学布局,精准发力,才能赢得发展先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用足用活政策,把安徽特有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把一切有利于创造创新的要素充分调动起来。在创新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在创新中创造安徽美好明天。
(2)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角度分析信息二所述观点的合理性。
信息三:塑造时代精神“新内涵”
感佩“安徽好人”,他们为我们这个时代塑造7价值的内核。一个时代不能缺失自己的核。价值。时代好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实践者、生动传播者、最有说服力的检验者。在他们身上,世界看到中国在转型期定位的精神坐标。深,¨之掘好人的精神特质,放大好人效应,用社会主义核.m价值观定向导航,人生将更精彩。
(3)结合信息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人生将更精彩。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逐步激发内需潜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广泛关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材料一:2013年7月,安徽省某市政协调研发现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常居城镇而户籍仍在农村的“人户分离”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给人口管理和统计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对进城农民利益保障带来一系列问题。为此,该市政协建议: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农民土地和宅基地使用享有可转让与可收益权。
材料二:城镇化的主体是谁?城镇化的方式是什么?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有那些?------安徽省两会上,围绕着城镇化的话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建议地方政府打破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瓶颈,释放制度红利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委员们认为,实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
生活都会带来严重影响。
(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市政协关于城镇化发展建议的合理性。
(2)联系材料一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说明搞好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3)联系材料二的内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城镇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的原因。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材料一: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文化市场消费潜力依然巨大。要挖掘本地的化消费潜力,必须增强本地的文化自信。湖南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一方面根据党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建设文化强省;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丈化强省提供强劲动力。湖南历来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省委省政府对内注重深挖湖湘文化的思想内涵,对外提升“湖湘文化”品牌度,今年春节期间,湖南省文化厅调派精兵强将,安排数支小分队分赴澳大利亚、意大利、葡萄牙、保加利亚与捷克等地进行文化交流,通过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让更多的海外人士感受到中华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措施推动了湖南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
材料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要靠改革。过去30余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仍处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不深化改革,发展就难有活力、难以持续。因此要坚定不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还要继续抓好户籍、财税、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
(1)结合材料一,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谈谈湖南省在文化强省过程中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材料一: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11月29日颁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当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放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扶贫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知识,说明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
(3)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设性报告。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统筹兼顾。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试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哲理,分析材料一。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全局,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新部署。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2)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
材料三:2014年在经济运行发展呈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之所以还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和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的欧洲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区域大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城镇化所处阶段不一致,当部分地区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后,另一部分地区还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可以利用具有强有力的调控能力的有利条件,维持我国保持超出一般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来赶超发达国家。我国经济之所以不能和以前一样高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全球经济的增长乏力降低我了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其二,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过去三十年速度型粗放型增长带来的危害,从政策导向上刻意引导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速度和规模的阶段向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阶段转变。以适应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3)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所作分析的合理性。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材料一:我国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大众创新创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力推进改革,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再次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材料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针对科技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分类资助。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材料三: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物质的力量;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创新等精神的力量。中国制造必须要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升级。
(1)结合材料一,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3)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
“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哈罗德·罗森堡《荒漠之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对于新一代,似乎许多人都乐于来褒贬一番,或是忧心忡忡,或是赞扬嘉许。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我们可以记起的词语有过去的“迷茫的一代”、“愤青”、“垮掉的一代”,到现在的“新新人类”。但不论怎么说,每个人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只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
材料二:“90后”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和创造力”,但缺乏对他人的理解;普遍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能力弱、嫉妒心强等问题;他们自信但比较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他们不是完美的一代,但他们有自己的可爱之处,然而谁在年轻的时候又没有犯过错误呢?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 “对于新一代,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90后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
(3)结合材料,就如何塑造“90后”形象,请至少写出两条行动措施,并分析其哲学依据。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