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科学发展观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材料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中国文化产品输出仅占引进的30%,中国文化价值、中国理念输出还很弱;我国真正具有创意、研发、制作水平的文化企业不多,创造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有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
材料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2013年12月末播出的经过精心策划和广泛宣传的企划剧。受到中国观众的强烈追捧。韩剧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韩剧在继承自身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不断借鉴国际影视成功的经验,创造出亚洲式的不同风格的新文化;韩剧制作过程精细,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韩剧始终把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剧情和演员。随着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使得《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刺激了文化消费,从而带动韩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文化创新意识,敢于突破成规,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文化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韩剧的成功对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启示。
(3)结合材料二和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树立文化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徽省在创新上下功夫,采取多项举措,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创新消费 激发潜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省消费已经进入了个性化、多样化为主流的新常态。在消费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成了新的消费亮点。随着消费升级由基本的生存消费、健康消费到享受型消费,转换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些消费增长点是我们未来消费增长的基础,随着市场消费潜力的不断激发,未来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创新驱动 推进发展】
安徽省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紧抓创新型省份建设契机,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增强创新活力,推进安徽发展不断升级。
(2)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建设创新型省份。
【创新作品 共筑梦想】
安徽省文化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文化创新,开展了千名文化工作者下基层采风活动。在活动中,文化工作者们以“采”向人民汲取创作营养,以“创”为社会催生优秀作品,以“送”为群众丰富文化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情感真挚、生动活泼的文化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3)根据材料,说明文化工作者下基层采风措施的文化生活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规定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分,实现城乡自由流动,深化户籍改革。为了落实《意见》,国务院各部委要求,必须立足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规范有序,坚持统筹配套,要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坚决防止把农民“拉进城”、“被落户”;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以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材料二:某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视文化建设,针对在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娱乐化”、“低俗化”等现象,坚持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当地文化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加大文化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让群众享有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其蕴含的哲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二对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启示。
(3)试举你所在的地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节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民间发起的“光盘”行动(即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莱打包带走), 使倡导节约、抵制浪费的风气日益浓厚,也彩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二 目前,越来越多的网民不但将自己吃剩的“光盘”拍照上传网上、更有网民开始“随手拍”他人的浪费行为,但有人认为,随手拍下他人的消费情况,也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网络民意调查显示,对于近期越来越流行的“光盘”行动,大部分网民表示认可,愿意借鉴并从自身做起,也有网民认为养成节俭的消费意识不是靠一次集中行动就能解决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崇俭抑奢之风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12 分)
(2)哲学使人聪明给人智慧。请运用矛盾观对材料二中网民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 (5 分)
(3)假如你参加了“光盘”行动,请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应该怎样做到节俭? (9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最终“小悦悦”还是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
2011年11月20日,宝山四岁女孩“小苗苗”遭遇车祸,私家车主潘先生在第一时间主动上前及时救助,挽救了她的性命。潘先生的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
请用哲学常识中“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和评价上述两个事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深圳乘客将装有折合人民币537.85万元的行李箱遗忘在出租车上,梅州籍 “最美的哥”李东英完璧归赵的新闻在微博中持续发酵,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 “正能量”。“微时代”下,微博在问政、反腐、打拐、抗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一些领域中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也有所暴露。微博的管理者当进一步压缩谣言等负能量的存在空间,让微博在“释正减负”的格局中继续成长。
材料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但是它的推行却困难重重,像酒楼做出的一桌饭菜,成本要素的价格是隐蔽的和不稳定的,税务部门要对一个服务产品的增值额进行核算很困难。为此,国家把上海作为先行试验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推广,采取“分档分行业税率”等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使这项改革在曲折中得以前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利用微博等现代媒体传播“正能量”。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地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该市是如何构建新模式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材料二: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转方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对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2)请分析材料二中所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并写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所包含的内容。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说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社会公平正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公平观是怎样发展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盘点2014年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新常态”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新概括。从动力层面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分析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二“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改革。
(2)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
材料三:旧常态,是指长期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状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旧常态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累积,旧常态就会出现矛盾和混乱,这就进入了非常态。非常态既有旧常态的成分,又有新常态的因素,是新旧常态的转换期。新常态是对旧常态和非常态的超越,是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长期稳定发展的状态。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简析如何把握“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之间的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强化了民生优先的导向,推出了“改善民生十大行动计划”。 比如,在就业方面,5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 500万人,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在收入分配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以上,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在社会保障方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 600万套(户)。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水平”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列举的三大“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是怎样影响居民消费的?
(2)根据所学“影响消费水平”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共创人民美好幸福生活?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战略目标。1954年,从“摆脱落后和贫困”的实际出发,首次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深入认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继承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大量剩余农业人口、效率不高的传统工业等实际,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些内涵不同的目标彰显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其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改革方面已成共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动员令,表达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与信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断的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材料二:近十几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提升,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材料三: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如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严重考验,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同时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滞后。城镇化进程对资源消耗过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重。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产业与居住配套不合理,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建设无序,既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又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园区的生活配套功能缺少,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城镇化速度太快,新增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需要健全,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尚需改进等。这些矛盾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妨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悖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旨。因此,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城镇化建设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历经13年“申遗”成功。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海拔2000多千米的山坡地上自然耕种的一种梯田文化,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自然景观和人文相结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是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帽天山之后的云南省第五项“世界遗产”。 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实践,这里形成了以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河流、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四素同构的独特景观。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具有令世人震撼的历史、科学、美学和实用价值。红河哈尼梯田,是申报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得到世界的珍惜和保护。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激增,年游客量达百万人次。 栉风沐雨千余载的“大地雕刻”,这一珍藏于群山深处的古老山地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这片秘境仙境,可否经受滚滚人流和巨大利益考验,能躲过动机复杂的破坏性建设和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压力吗?以前菲律宾就有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然而因为没有重视保护而引起梯田垮塌,最后被联合国下发警告通知。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人认为:要积极开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开发是最好的保护。有人则认为: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要保护梯田文化,保持原生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2)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对文化遗产的开发?请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菲律宾的教训,对我们在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分)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我国的苏绣生产者创新意识不够,表现在各家产品图案基本雷同、款式基本一样,整体质量不高,且呈下坡趋势。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苏绣艺术的发展。
为传承我国传统苏绣技艺,中国苏绣研究所以思维大于技巧的理念为指导,走传统刺绣与现代艺术、传统刺绣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之路,在各个时期成功探索和创作了一批批刺绣精品。同时,苏州市通过开办苏绣商城姑苏网上商城,将现代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零售模式进行创新性融合,让世界了解苏绣,让苏绣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实现让世界了解苏绣,让苏绣走向世界的。(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苏绣艺术得以发扬光大的理论依据。(10分)
(3)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为我国苏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漳泉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资源环境空间管理措施,出现了城镇建设挤占生态空间、工业园区发展成片、污染排放监管不严等现象,引发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生态失衡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不断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环境问题正倒逼三地进入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新型区域治理阶段。环境保护一体化对环保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材料二: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也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厦漳泉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更是厦漳泉三市的民心所向 和迫切要求。三市签订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先后在厦门和漳州召开了两次党政联席会,制定《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提出到2015年,厦漳泉大都市区要初步实现同城化,2020年基本实现同城化。四大定位面向海峡两岸,布局“一核、三带、两轴” “一核”指大都市核心区;“三带”指绿色山地生态保育带、沿海产业城镇聚 集带、蓝色海洋保护与开发带;“两轴”指厦漳 -龙岩- 赣州发展轴和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在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下,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加速。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如何破解资源环境问题?(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战略部署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战略部署的理论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学发展观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