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石家庄市春节期间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燕赵晚报》组织了一次社会讨论
材料一 支持春节禁炮的人认为:“放炮虽然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但它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当时地广人稀,人们居住以平房为主,冬季的农田空旷,因此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今天,我们的城市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燃放烟花爆竹必然会污染环境。”
“放炮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还可能导致伤人、火灾的发生。”
“燃放电子炮、社区演节目,贴对联、挂灯笼也挺有年味。
……
反对春节禁炮的人认为: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燃放鞭炮是千年以来的传统,应该允许放炮,否则就没有过年的气氛了。”
“空气污染不是禁几天炮就能好转的。”
“有人担心安全问题,这应该增强安全意识,不能因噎废食。”
……
材料二2014年1月15日发布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春节期间销售和有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告》规定,2014年春节石豪庄市区允许放炮4天,分别为除夕、初一、初五、十五,每天允许燃放的时间均为7时至24时。
(1)对于春节禁炮,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针对上述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根据材料,请指出石家庄市政府上述规定体现的两种矛盾分析方法。
( 2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寻重自然,保护耕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做到“五谷实,草木关多,六畜落息,国富兵强” (《管子》)。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和轮作制,来解决因土地持续耕作、利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土地肥力降低问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度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l)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角度分析,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如何发挥“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作用。(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5919元,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达到3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应达到12000元。
材料二 以孝道伦理为核心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塑造封建社会理想人格、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移孝为忠、崇尚老年本位、维护封建统治等一些非理性、非人性的因素。当前,要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孝道,应该是以“爱”为核心,以平等、民主、互爱为主要特征,以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主要内容。
(1)根据材料一,为实现人均收入倍增目标,你认为在经济上应采取哪些重要措施?(至少写出五条)
(2)党在十八大上提出人均收入倍增目标,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方面的道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孝文化。
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绚丽花朵。在百余年的追梦中,中国梦被过度“功利化”“物质化”。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文化不自信、不自觉和不认同,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充实中国梦,文化不可缺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首先意味着先进性文化总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代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表现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发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使核心价值观念植根于历史传统,穿越不同时代,为时代变革提供最基本最稳定并富有吸引力的文化认同。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归因观点进行佐证。
(2)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但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粮食安全与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的推进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威胁。土地、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出粮食生产领域;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粮食污染;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为此,2013年1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二: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 在漫长的岁月中,W市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反映古城变迁的地名。这些老地名,展现的是历史记忆,凝聚的是民族情感。然而,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空间急剧扩张,老地名不断消失,洋地名泛滥。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广泛争议。为此该市民政部门强调要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保护老地名,清理洋地名,确保地名命名更具科学性。
材料三:社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民进城,如何促进社会融合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W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村居民进一步市民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怎样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说该市民政部门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保护老地名、清理洋地名”的文化生活依据。
(3)结合材料三,说明促进农民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熊出没》是一部现在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他用熊大、熊二为保护森林和伐木工光头强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出品者是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隶属深圳华强集团。华强集团建设运营了方特欢乐世界,拥有强大的创意研发能力,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高科技结合起来,拥有创意策划中心等九大研究所,环幕4D影院系统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动画片累计出口15万分钟。专家称之为“想象力经济”“创意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企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总结该公司成功的经验。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创意经济的挑战?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这种人生理想不仅影响从古至今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深刻影响国家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比如,古代仁人志士崇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忧后乐”“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仁义礼智信”的为人操守,“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坠青云之志”的奋进态度;践行“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省吾身”“君子慎独”的修身之方,“孝悌忠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信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理政之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致中和”的经世方略,等等。这些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传统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尊崇。
材料二:小马、小孙是援藏队伍中的一对博士夫妻,均毕业于北大。小孙是法学博士,做涉外律师时每小时有300美金收入。她说自己全是读的公费,国家培养她这么多年,当然应该为国家出些力。小马出生在云南偏僻的彝族山寨里,村民接济让他得以求学。他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由于英语底子较差,为考硕士、博士,曾屡遭挫折。在选择服务去向时,他们认为西藏比北京更需要人才和知识,在那里,他们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他们怀着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貌的理想和为国效力、奉献社会的激情来到雪域高原,以实际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与国家民族的需要融为一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国家治理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分析博士夫妻的先进事迹在价值选择和实现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寻重自然,保护耕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做到“五谷实,草木关多,六畜落息,国富兵强” (《管子》)。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和轮作制,来解决因土地持续耕作、利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土地肥力降低问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度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l)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角度分析,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如何发挥“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作用。(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12 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一 贾思勰出生在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爱读书,特别是农业书籍。成年后的贾思勰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对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尤其是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于是励志撰写一部农业书籍。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批判性研究前人著作,创造性地探索遗传、变异的关系和人工杂交、定向培育原理,开发出许多农业新品种。晚年,贾思勰全身心梳理总结自己收获的知识经验,撰写了综合性的农业宏伟巨著《齐民要术》。
材料二“古有《齐民要术》,今有系列农学专著。”为撰写这套专著,近500位顶尖农学家走遍山东所有农业生产基地,实地考察新时期条件下每个地方的气候、水土、种苗、肥料饲料、生产技术等各种生产因素的变化,精确记录、对比分折、系统总结各项考察和试验数据,纠正古代农业书籍中的不妥说法,极大丰富发展了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这套十年一剑的专著涵盖粮食和经济作物、林果蔬菜、家禽家畜、蜂蚕水产等十大农业生产领域,被誉为“当代的《齐民要术》”。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贾思勰能够撰写出《齐民要术》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说明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3)材料二是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报道,请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主旨,为这篇报道添加一个不超过16个字的标题。
2014,农历马年。这一年,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换挡降速”,面临严峻挑战,但改革依然“快马加鞭”,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好戏连连。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到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从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两孩”,到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住“车轮上的铺张”;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到加大环保指标考核权重;从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着眼全方位,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一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让2014年成为成色十足的“改革年”。
材料二: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多年,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30多年,是中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多年。30多年来,我国文艺创作日益繁荣,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1)请从规律和矛盾的角度任选其一,谈谈要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的30多年,能够成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30多年
(3)请你运用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在“新常态”下,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有风险、有挑战,更有灿烂的前景。
材料一:2008—2013年浙江省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
注:2013年全国R&D经费占GDP比重为2.08%,北京、上海和天津分别为6.08%、3.6%和2.98%。
材料二:2010-2013年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成绩单”(部分)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GDP增速 |
% |
11.9 |
9.0 |
8.0 |
8.2 |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43.5 |
43.9 |
45.2 |
46.1 |
|
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 |
22.6 |
23.5 |
24.4 |
34.4 |
|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
元/人 |
75846 |
87759 |
93912 |
101536 |
|
资源集约利用率 |
万元GDP能耗 |
吨标准煤 |
0.61 |
0.59 |
0.55 |
0.53 |
万元GDP用水量 |
立方米 |
79.4 |
73.5 |
68.1 |
63.7 |
|
单位建设用地GDP |
万元/亩 |
— |
— |
17.7 |
19.0 |
注: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指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运行向更优、更高级形态转变。
材料三:这些年,乌镇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关注:乌镇人不仅把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当成最重要的财富精心呵护,而且把古老文明与扫码支付、网络营销、免费无线WIFI、智慧旅游有机融合。今天,乌镇已成为享誉国内外风情旅游古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落户地。在2014年11月举行的首届“乌镇峰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专家针对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带来的新挑战,达成了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等一系列世界互联网治理的共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浙江省应怎样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
(3)结合材料,说明乌镇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4)世界互联网治理为什么要尊重各国网络主权?请结合材料,运用主权国家的知识给予说明。
2014年入冬以来,我国东北及华北大片地区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雾霾天气的出现,既有气象原因,更有排放污染原因。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进行工业革命后几乎都经历过环境的恶化,深受过雾霾之苦。他们在治理雾霾问题的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通过制定科学的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关闭污染企业、减少煤的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强化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管理、加强环保宣传等措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1)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借鉴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治理雾霾问题?
材料二:由于雾霾严重,空气质量不佳,北京2014年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但“年味”不减,天坛、地坛两大庙会上的民俗文化风情展受到市民热捧;微信拜年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新马泰旅游过春节,感受异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市民的做法对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文化中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思想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源自中国这块土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面向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核心价值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课程)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专家指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制度的改革只是改变教育模式僵化的一部分,真正要盘活整个教育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教育理念转变才是关键。如果教育理念不发生转变,制度的改革,只是为学生换了几把困住自己的“枷锁”,学业压力依旧巨大,成绩依然是家长和老师判断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个性与兴趣依旧被压制,那么,创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难以形成。高考制度的改革已先行,模式也开始逐渐踏上科学的探索之路,唯有理念及时转变,让教育的形式与内在同时符合教育规律,方能拨得旧有制度的“云开”见到改革成效的“日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高考改革及教育理念转变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中专家的观点,请你为推进高考改革提两点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葆玖是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派艺术的传承人。
2014年11月,在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由他担任艺术指导的参演曲目《梅兰霓裳》在天津海河剧院上演。该剧由中国戏曲学院出品,在保留梅兰芳大师经典唱段的基础上,运用三维虚拟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将梅派名剧《太真外传》以创新形式再现。
三维影像技术的使用,虚实结合,很漂亮,也很时尚,但又不失传统。从现场观众的反映来看,这个戏的创新是成功的。演员的表演和这些科技手段的配合也很协调,把梅派的“端庄大气”很好地展现了出来。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做了最传统的民族文化。
“我父亲活着的时候一直不忘继承,学了很多戏。正因为有这些戏做基础,他才能在京剧这条大路上一直不断创新。”梅葆玖说,在创新的道路上,一切现代手段都是为正统京剧服务的,京剧的“根”是不能变的,华丽服装、舞台景致、立体音效、三维影像,这些都可以用上,但都得为京剧的主题内容服务,不能让这些手段把京剧的内容淹没了。“京剧不论如何创新,它都要姓‘京’,不能姓‘歌剧’‘芭蕾’,否则京剧就走样了。”
(1)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京剧《梅兰霓裳》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京剧不论如何创新,它都要姓‘京’,不能姓‘歌剧’‘芭蕾’,否则京剧就走样了”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说明梅派名剧《太真外传》以创新形式再现对艺术创作的方法。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