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央视首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它以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 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相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乡、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2014年6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本次对这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法律的修改,主要集中在“理顺机制,用法律终结‘分段管理’”、“启用重典,罚款额度大幅提高”、“填补空白,网购等监管盲区将弥补”等多个方面。因此有专家表示,食品安全是靠信息公开、媒体扒粪、行政监管,以及法律为无辜者伸张正义而艰难获得的成果。企业的诚信是市场秩序逼出来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请你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市场秩序如何逼出企业的诚信?
习近平主席2014年10月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引起广大青年学生的兴趣,某校高三(13)班同学在校园内开展“学习座谈会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学习会议精神]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用文化相关知识,回答广大文艺工作者怎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讨论会议热点]
习近平指出,有些时候艺术与市场是一致的,优秀的作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好作品有好市场。流行市场多年的中外经典名著就是证明。但更多的时候,市场背离艺术,湮没精品,排斥经典,走俏的只是俗品、艳品。尤其是在当下,资本的介入和各种人为炒作的干扰,导致文艺作品的市场境遇更加复杂,“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屡见不鲜。
学习材料后,同学们围绕“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文化市场“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现象的原因,并向国家或政府提两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落实会议精神]
面对文化市场有喜有忧的复杂现象,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决贯彻座谈会精神,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从公民的角度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材料二:李克强在国家科技教育颌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1)结合材料一,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3)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但是,仅靠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就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吗?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材料二: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开发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机、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阐明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的理由。
(2)珠算是否回归小学课堂的分歧折射出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谈谈如何认识这一分歧。
(3)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
材料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材料二: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价值。
(3)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理解。
(共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2020年后各自的行动目标,并表示将共同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于2015如期达成协议,以及加强清洁能源、环保领域合作。美国媒体对此予以积极评价,称中美在北京亚太经合会议期间,在投资、贸易等多个领域明争暗斗,最终在减排方面找到共同点,实现了重大突破。
材料二:11月10日晚,在“水立方”举行的2014北京APEC领导人会议欢迎晚宴上,各经济体领导人统一穿特色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被称为“新中装”的中式服装一经登场,立即让世人眼前一亮。在APEC领导人会议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新中装” 具有中式的鲜明特点,很好地贴合了会议的主旨,将时代元素、发达的西方服饰文化和工艺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得到了各方高度的评价。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知识,分析回答我国应该奉行怎样的对美外交政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回答发展我国文化应从“新中装”的成功中获取哪些有益启示?
2013年10月26日,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徽州往事》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后吸收了青阳腔、徽剧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近代,黄梅戏借助荧幕大放异彩,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1)结合材料,简述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材料二:黄梅戏虽为观众喜爱,但不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审美取向。为了让传统黄梅戏焕发新生,以韩再芬为代表的一些人正努力前行。树立品牌——“再芬黄梅”,革新内容,打乱精品;唱腔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用交响乐、电影手法等现代元素嵌入,用市场化动作传播等推动黄梅戏新发展。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努力让传统黄梅戏焕发新生做法的依据。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以韩再芬为代表的一些人如何推动黄梅戏的新发展?
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问题: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材料二: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开发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机、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阐明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的理由。
(2)珠算是否回归小学课堂的分歧折射出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谈谈如何认识这一分歧。
(3)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
材料二:2014年中国文化创意领域呈现以下新趋势:政府政策加大鼓励,民间资本深度介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在文化产品中的作用被进一步认识,创意将越来越值钱,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对知识产权利益的保障诉求。结合地方优势的文化旅游将会成为地域文化创意开发的一个核心要素,国际间合作和“走出去”要求会进一步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快餐式阅读”的利与弊。
(2)请分析材料二中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同其它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理解我们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1)联系材料,分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推动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必须做到: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大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积极拓展海外文化市场;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所采取的措施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日前,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
材抖二:自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合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以来,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古往今来,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官民,只关德行。家庭是杜会的细胞,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国风。以家风为基,民风做本,基本坚固,国家才能昌盛。当下,求解困扰全社会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困境,重新发现并挖掘家风文化的价值,无疑是一条非常现实的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相关知识,谈谈挖掘家风文化的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但是,当前存在一些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的现象。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背离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推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建设中如何用好权力。
材料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中国文化产品输出仅占引进的30%,中国文化价值、中国理念输出还很弱;我国真正具有创意、研发、制作水平的文化企业不多,创造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有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
材料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韩国SBS电视台2013年12月末播出的经过精心策划和广泛宣传的企划剧。受到中国观众的强烈追捧。韩剧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韩剧在继承自身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不断借鉴国际影视成功的经验,创造出亚洲式的不同风格的新文化;韩剧制作过程精细,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韩剧始终把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剧情和演员。随着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使得《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刺激了文化消费,从而带动韩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文化创新意识,敢于突破成规,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文化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韩剧的成功对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启示。
(3)结合材料二和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树立文化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和国人引以为豪的国粹代表,京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20世纪初,京剧创作进入辉煌时期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沙家浜》等剧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但是,“文革”后,京剧迅速失去观众。21世纪初,一场保护京剧的运动在全国展开,但是,与受众广泛的流行文化相比,京剧仍主要局限于中老年观众,“小众”现状未根本改变。
材料三:时下盛行一种观点,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维护其原生态。京剧经过了数代人的传承,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大众审美需求,不断地进行了适应性调适、创新、完善乃至重构。京剧的保护不能将其完全“冷冻”起来,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活态”保护。所谓“原生态”应是在今天的历史横断面上认定的“原生态”。
(1)结合材料一,说明弘扬京剧艺术的意义。
(2)有人认为:京剧虽经典但“小众”,与色彩斑斓的流行文化相比,它将逐渐失去市场。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3)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我们应如何对京剧进行“活态保护”。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