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9.72%、8.86%。
材料二:浙江要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摘自浙江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1)描述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联系材料一,对“国富民必富”的观点作一个评述。(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浙江的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8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材料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进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3)结合材料,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导致目前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
(2)针对人们把传统节日当作普遍假日来过的现象,综合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出建议。
(3)端午节即将到来,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
“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以汉字“人”和国画 “中式民居”及
英文字母“C”为主要图形元素,以国旗颜色为主要色彩。书画风格的“人”字抽象化为万
里城图形,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两条环绕的彩带源于英文字母“C”,代表“CHINA” 和
“CENSUS”,在体现了“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主题概念及与国际接轨的普查概念。(census
人口普查)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志的设计理念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
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
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
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
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无
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社会心态是社会状态的“睛雨表”和“风向标”
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
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一个原本只能卖1元钱的普通瓷碗,经设计师的妙手,成为价值几十元
的抢手货;几张看似简单的景观设计图,带动了数千万元的销售收人……2009中国杭州文
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依托于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底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正发挥出强烈的
全球集聚效应,吸引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设计单位等海内外创意力量落户西子湖畔。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创”出杭州经济新引擎。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
亿元,同比增长17.6%,比全市GDP增速高出6.6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比重达12.1%,一举超越商贸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坐上服务业的“头把交椅”。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杭州市的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12年元旦期间,宁波市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元旦这天,市领导和市民近万
人一起参加健身长跑活动迎接新年;在庆安会馆,你还可以看到庄严热烈的妈祖祭祀仪、清
越悠扬的宁波走书、精致绝伦的工艺精品、妙趣横生的少儿陶艺作品展……;一首首悠扬悦
耳的民乐在逸夫剧院飘荡,由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领衔,为甬城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新
年民族音乐会;一部以世界著名大桥建设为背景的大工业题材的五幕音乐剧《告诉海》正在
紧张排练,该剧由宁波市歌剧舞剧院有限公司倾情打造,于元旦期间在鄞州艺术中心首演四
场。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宁波市政府重视开展各种健康有益文化活动,会对
宁波市民产生什么影响?
(2)结合《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请你为宁波市歌剧舞剧院《告诉海》
创作组提些建议。
材料一:2011年12月4日,广东志愿文化节以“粤志愿 粤幸福”为口号,以“培育推广志愿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培育具有广东特色的志愿文化,着力发挥共青团社会服务组织的作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引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于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2011年12月5日,佛山市“志愿者名人堂”揭幕仪式暨“微志愿”文化展在佛山创意产业园隆重举行。佛山志愿服务提出“微志愿”理念,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用每一位市民的力量去激活整个城市的文明基因,通过“弘扬志愿精神、推动社区关爱、爱心圆梦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材料二: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介入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特点,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广东志愿文化节活动对公民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意义。
(2)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为什么“接地气的新闻才有影响力,走基层的文化才能走进民心”。
2011年9月23日,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青蒿素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这能刺激国际医药界用传统药物寻找全新化学结构的药物、发现已有化合物。国内和国际对中药的努力可能将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把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下图:
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
材料二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材料三: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基层政府在城乡民主管理中应如何“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开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该项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远涉边疆山寨,“一头汗两腿泥,拉近与群众距离。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新闻战线文化创新为什么强调“走基层”?
(30分)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材料一:2006年至2010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海洋经济示意图。
注: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GDP的近48%集中在广东、山东和浙江三省,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7%、17.8%和12.9%。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GDP比重达到20%。
材料二: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天时、地利、人和。全省海洋岸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和近海渔场均居全国首位;浙江涉海院校15家,直接从事海洋科技研究的科技人员1.32万人;“十二五”期间,2000亿民间资本或将投入与海洋经济相关的行业;省政府将在温州、台州开展改革试点,清理不利于民营资本进入海洋开发的政策性障碍。
材料三: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贯通,都展示了浙江人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随着岁月流逝、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这样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富含特色的海洋渔业、名人文化和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等等。这些海洋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成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
(1)指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分析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14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10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