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 简答题
高中政治

2013年11月13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这就需要“变”。“不变”就是坚守原则。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为什么应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依然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氨氮、氢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目标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要求。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目标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制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正确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测算,我国老年人口2025 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老龄化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给老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并且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积累了丰畜的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对1996年制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了全面修改,2013年7月l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新老法)正式施行。
根据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过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运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请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的历史,就是灾难与发展共存的历史。尽管包括强烈地震、暴风橫行、疾病肆虐等许多灾难已经过去百年之久,它们给我们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依然在隐隐作痛。尽管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人类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然而,人类正是在灾难面前和与灾难的搏斗中,不断地步入更高的文明时代——因为地震,我们不断发明更好和更先进的预测和预报仪器;因为瘟疫,我们发明了一种又一种的疫苗和新药。
我们深信,无论怎样的灾难,都不能令人类退缩。灾难只能令我们思考,赋予我们更高级的头脑和更坚强的毅力。而人类,也在与灾难的斗争中,一步步走向新的文明。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类尚不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的原因。
(2)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说明我们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谈谈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多地交通受阻,工地停工,学校停课,呼吸道疾病高发。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材料二:2013年的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成为北京天气的写照,甚至“霾尽江南”上海,杭州也纷纷中了“霾伏”。雾霾不由让人们反思应对措施。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也深受雾霾污染困扰。英国人痛定思痛,大力整治环境,终于实现了从“雾都”到“生态之城”的蜕变。从工业革命先驱到生态文明的领跑者,英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2)有人认为:“英国的成功经验是解决我国雾霾难题的现成良方。”结合材料二,请你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建党93年、执政65年来,多次修改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的表述,及时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在党章内。

1945年,七大
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阐述群众路线问题
添加了“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群众关系,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
1956年,八大
第一次出现了“群众路线”的提法
在原“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982年,十二大
 
首次在党章中加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992年,十四大
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反映在党章中
提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阐释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长期坚持“质量第一、实用至上”理念的W洁具公司,曾经取得骄人业绩。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需要有新的突破。2013年初,W洁具公司提出了“为用户打造有品质的生活”新理念;调整了产品结构、停止滞销品种的生产;通过市场竞聘录用创意和设计人才包装企业品牌、对产品外观、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优化生产要素使用,增加价格相对便宜的合金用材,减少纯铜的用量。经过努力,2014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
根据W公司扭亏为盈的事例,谈谈你对人与规律关系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立足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促使中国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今年“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步伐稳健有力。
“法治中国”36年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87十三大
提出“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的思想。
1997十五大
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002十六大
提出“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大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2012十八大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注意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
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
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党建设“法治中国”的历程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分析下面素材,完成表格。(根据你对下面表格左边素材的理解,在右边的空格内填上对应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素材
世界观
方法论
瑕瑜互见,瑕不掩瑜
(1)
(2)
黑暗掩不住太阳的光辉
(3)
(4)
“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
(5)
(6)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7)
(8)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9)
(10)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1)
(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庆市市区原始森林破坏严重,区内大片分布的是人工种植的各种灌丛及农业植物,且城市绿化率很低,主城区人均绿地4.6m2,只相当于全国人均绿地5.3m2的86.7%,在全国35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居中下等地位,远没有达到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目标的要求。由于绿地缺乏,水土流失严重,主城九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796.4km,占国土面积的69.08%,大大高于全国38.2%的平均水平,由于人多地少,市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1公顷,仅为重庆市人均土地0.27公顷的37%。修房盖厂、滥砍乱伐等直接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的常见原因。
(1)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重庆市水土流失的原因。
(2)重庆市如何按规律办事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壁虎属于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对环境有益的“三有”动物。 2014年9月10日,家住河南周口扶沟县的田某等6人,自制捕捉工具,到河南许昌鄢陵县捕捉壁虎1600余只。因涉嫌非法狩猎犯罪,田某等6人被鄢陵警方刑拘。据悉,我国驻马店市的9县3区全部被划为禁猎区, “三有名录”中的麻雀、青蛙、壁虎、蟾蜍等1700多种动物都不能捕捉了。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禁止捕捉壁虎、麻雀等动物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的亮点之一是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实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的。它将成为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为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
材料二:人类的生产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界生产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环。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的?
(2)上述两则材料对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哲学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有人说:美丽中国应该是山清水秀,空气清鲜,但在最近几年,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  材料中体现了规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简答题